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2023-02-07 12:48户江萌
体育师友 2023年2期
关键词:智育体力恩格斯

户江萌, 张 峰

(1.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2.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湖北 孝感 432400)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导师的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轮, 更是引领人类思想求真探实的集大成者。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要求方面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 “自由发展的条件”[1], 还从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片面性发展条件下指出 “只有通过体操这种体育方法才能消除这种弊端”[2]。其深入探究体育对人的重要作用, 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以真实案例和历史场景的方式论述了体育的重要作用。

1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体育思想是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加以自身实践创新所产生的, 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体育的部分成果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有着重要启迪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在体育方面的重要成就, 认为其观点充满了天才的火花和人性的舒展, 特别是在 《资本论》 与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马克思以欧文的教育观点和实践为例, 深入研究体育对人的重要作用, 对欧文的教育实验进行了高度肯定和赞同[3]。

夏尔·傅立叶 “协作制度” 下的智体共同发展理论指出: “协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4]。傅立叶认为原有的教育是单一、 不健康的, 只注重智力的发展忽视了体力的增长, 导致孩子们身体虚弱, 各方面才能发展单一。 因此, 在他的选集中提出了协作教育, 即体力和智力, 家庭、 学校和工厂共同发力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傅立叶将孩子们按照年龄划分为若干等级, 不同等级将会分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劳动来实现体力的增长。 此外, 傅立叶认为, 相比于奖金, 吸引力以及刺激力更是促使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动力: 几个幼儿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体力生产活动, 孩子们在比赛过程中将会获得一套对自己极具吸引力的、 安全的设备, 并且根据比赛结果颁发相应荣誉称号和勋章。 比如: 剥豌豆学士、 火柴硕士等。这些勋章和称号作为吸引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 “诱饵”,同时是向下一等级晋升的依据。 孩子们在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生产知识与劳动技能, 还有体力的锻炼、注意力的集中以及秩序的遵守。 按照傅立叶的设想, 在9岁时, 孩子们的体力教育基本上是达标的水平。 可以看出,傅立叶的体力与智力共同发展的思想主要建立在生产劳动之上, 希望幼儿通过体验生产劳动的过程增强身体健康状况, 锻炼坚韧品格。

罗伯特·欧文指出 “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 才可以建立起来”[5], 其他把体育运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认为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而且在维持自律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 欧文指出人的幸福只有在保障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才可以拥有。 要通过体育锻炼将人们积贫积弱、 面黄肌瘦的状态调整为身体健康、 生机勃勃的水平, 只有身体状况达标才能够进一步进行精神层面的升华。 为此, 欧文作了很多规定, 比如要求年龄较小的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待在室外, 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 学习体操、 进行各种舞蹈、 户外活动比赛等, 同时在各个厂区开展有名的 “运动” 比赛, 来增强孩子们锻炼的兴趣。 其次, 欧文认为体力活动、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儿童养成保持自律、 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对此也进行多种规定, 比如要求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军事训练, 不仅可以防止外敌入侵、 增强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强身健体, 在军事训练中形成注意力集中、 行动便捷和遵守秩序的好习惯。欧文将体育放在重要位置, 以超前的眼光敏锐地发现了体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层面的重要作用, 在儿童的智育和体育双重发展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总之, 傅立叶和欧文关于体力发展的天才见解打开了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的天窗。 正是傅立叶的智体同时发展的思想促成了马克思恩格斯 “体育属于教育一部分” 的思想成果; 正是欧文的体力发展帮助孩子身心愉悦健康、幸福的思想促成了马克思恩格斯 “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的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体育思想。

2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体育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 具有助人强身健体、 提升精神内涵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体力发展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提出 “劳动对于身体健康犹如吃饭对于生命那样必要, 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 的观点[6], 并根据已有成果和深入的探究实践从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人权保障以及社会变革的角度阐释了其体育观点,形成了系统的体育思想。

2.1 育人之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体育锻炼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在 《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 中认为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智育。 第二: 体育, 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的内容。 第三: 技术教育”[7]。 这就确定了教育的轮廓边界, 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青少年在接受智育、 德育的同时, 不能忽略体力、 身体上的锻炼, 只有身体健康、 精神状态饱满才能为德育、 智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 恩格斯也指出: “教育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 工作也是教育的一部分”[8]。他将教育划分为体力教育、 智力教育以及社会劳动三部分。认为体力锻炼在精神层面能够增强孩子们的意志力, 专注力, 促进智育、 德育更好吸收; 在身体层面, 能够强身健体, 发掘潜能, 释放德育、 智育方面的压力, 维持良好的体魄。 此外, 自1802年开始, 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关于儿童教育问题的法案, 其中重点内容是减少童工的招收,缩短童工工作时间, 童工工作多元化等, 要求儿童只有在接受包括体力、 生产劳动、 智育以及德育在内的义务教育的同时才可以被送入 “吃人” 的工厂做工。 马克思肯定了条例的积极作用, 认为其能够证明 “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9]。

2.2 发展之要: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 马克思曾揭露“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 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 这一观点将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 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所指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体力的发展, 更是健康人格的成长。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力所能及的、 以体力消耗为主的生产劳动不仅能增强社会知识与劳动技能, 拥有健康的体魄, 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 面对问题时冷静对待的心态; 行动的敏捷、 力量的增长; 遇到问题永不退缩, 勇于尝试的韧性以及身体器官、 各方面潜在才能的挖掘, 从而促进儿童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这是目前仅仅智育所难以传授的。 然而, 杜林否认马克思的观点, 漠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主张用技术教育将体育取代。 随后,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中对其进行严厉抨击, 认为杜林的理论完全保留了旧式分工, 即每个人仅仅发挥身体某一方面才能, 忽略了全面发展的分工,那么技术教育的学习将失去了任何意义, 而技术教育存在的意义仅仅为了代替体育, “关于体育, 我们这位根本的变革家是什么也不愿意知道的”[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体育、 智育以及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三者结合才能促进健康思想、 健康体魄、健康人格的发展。

2.3 权利之本:体育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体育锻炼不仅是大众休闲娱乐的方式, 更是人权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在 《经济学手稿 (1857-1858)》 中指出, 由于资产阶级的压迫, 工人们 “失去了健康、 家庭快乐、 闲暇和童年时有益健康的户外游戏……他们除了下流的娱乐之外, 不可能有任何体育、 智育或精神方面的消遣”[12]。 工人阶级本应当同样享受体育锻炼、 休闲娱乐、 挖掘才能、 强身健体的时间和权利, 但是在资本主义金钱的笼罩之下, 其被机器 “绑架”, 不得不终日在枯燥的工厂、 机器、 流水线上摧残意志, 消磨心灵, 毁坏身体机能, 工人阶级在工厂主的压迫下失去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 失去了个人自由支配的休闲娱乐权利, 受尽身体和精神的摧残。 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要求缩短工人阶级劳动时间, 给予充足的、 基本的体现人权的自由支配时间, 而不再是为资本控制的傀儡。 事实上,自由可支配时间的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的积极存在, 是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空间。 马克思恩格斯倡导工人阶级拥有进行休闲娱乐、 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 帮助工人找回“真正的人”。 认为现实的人只有在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中才能够体会到作为社会中主体的人的存在价值、 发展空间和精神上的超越。 此外, 恩格斯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也表达了对工人阶级失去体育锻炼权利的愤恨, “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 发展肌肉力量, 增进肌肉纤维的弹性和强度,而且从小就被剥夺了在新鲜空气里活动的机会”[13]。 工人们失去了放松、 休闲、 生存能力的权利, 这是实现 “现实的人” 的 “有意识地生命活动” 的基础, 却被万恶的资产阶级掠夺。

2.4 军事之备:体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准备

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是增强战斗力、 向新社会过渡的重要条件。 恩格斯在致保·拉法格的信中,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 指出 “对男性青年一代实施体育和军事的训练” 是 “向新制度过渡的重要条件”[14]。 将青年的体育训练与军事相联系从而对新社会的到来有重要作用。 认为,体育和军事训练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一代青年的身体素质、磨练坚韧的意志, 还可以在战争中大范围地增加军队后备军。 同样地, 马克思也认为 “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 他们阶级的未来, 也就是人类的未来, 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5]。 只有把体育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才能使青少年保持充沛的体力, 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随后, 恩格斯就军事训练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军队》 中, 以希腊和罗马为例, 指出体育对于青年一代精神斗志的重要激励作用, 军事训练 “目的在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增强兵士的体力”[16], 还对罗马青年士兵进行体育军事训练的形式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不仅进行战场上利用武器增强战斗力的常规训练, 还进行发展身体各方面才能、激发全方位力量的体育训练。 在此基础上, 恩格斯曾大胆断言, 在罗马全方位的军事体育训练之下的士兵 “能够征服世界”, 可见恩格斯对罗马的军事训练持高度赞同态度。此外, 在 《欧洲能否裁军》 一文中, 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体育军事训练的重要看法, 强调新社会的到来依靠新一代的青年, 军事训练也要向青少年靠拢, 将体育军事训练重心向青年教育转移。 更重要的是, 其以法国为支撑, 指出 “法国的学校也像军队一样处于革命改革状态,所以那里也能比任何地方都迅速得多和容易得多地安排青年的一般体育训练和专门军事训练”[17]。

总之,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体育的重要性, 认为体育具有多重作用。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 体育是其得到体力锻炼, 获得良好身体状况的基本前提;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而言, 体育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对于被资产阶级压迫的无产阶级来说, 体育锻炼是其人权的基本内容; 对于社会变革的条件而言, 体育是向新社会过渡的重要准备。 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专注于全面的人的发展需求才能够做出如此创造性发现以及创新性发展, 并为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根基。

3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把毕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创造性地提出了体育锻炼对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人权以及新社会过渡的重要作用的突破性观点, 将体育提升到重要位置, 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体育思想, 将体育与国家发展前途联系在一起, 战略性地指出: “体育强则中国强, 国运兴则体育兴”[18], 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 体育行业、 社会风气方面调整改革的重要指向标。

3.1 学校层面:坚守正确办学理念,智体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不仅要促进思想境界的发展更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开齐开足体育课,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19]。 学校教育要将体育放在第一位, 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然而, 部分学校歪曲理解素质教育本意, 将分数作为学生成长的唯一指标, 夸大分数的重要性,忽视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因此,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 正确认识体育作用, 扭转智体失衡局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21年对六大城市将近5000 名学生进行了实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持否定态度, 认为体育运动不及学习成绩重要, 甚至认为运动占据大量学习时间,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调查结果表明, 当代青少年对于运动的作用认识不全面, 忽视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重要观点, 一味地追求成绩的提升, 这显然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各大学校应增设体育课, 扭转学生低估体育运动作用的局面, 通过运动形式多元化、 增添运动奖项、 扩大运动活动范围等形式,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其次, 多重学科联动教学, 增强体育运动热情。 传统教育机械地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是孤立、静止互不联系的关系, 然而马克思主张多学科共同发力,交叉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各学科联动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成长为身体健康、 意志坚定、 勤奋好学、 全方位成长的人。

3.2 国家层面:弘扬科学体育精神,凝心聚力体现大国风范

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体魄、 增强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体现大国力量的活动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 “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弘扬体育道德风尚, 推动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0]。 参加国际体育比赛不仅可以展现我国人民运动技能、 专业水平, 而且可以展现中华文化、 传播中国精神, 塑造东方大国良好形象,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女排多次登上领奖台, 高高扬起的五星红旗在国际上一次次体现中国力量, 顽强拼搏、 团结奋斗的女排精神向世界一次次地展现了中国精神, 从容应对、 永不言败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形象。 良好的体育赛事对外提升国家形象, 展现民族力量, 对内提升民族自豪感,凝聚民族团结意识,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因此,更加关注专业体育运动人才培养、 物资支持、 战略安排以及精神依靠, 在体现出中华体育精神特色的同时, 追求奥林匹克的 “更快、 更高、 更强、 更团结”。

3.3 社会层面:秉持服务人民初心,强身健体永葆人民本色

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民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初心, 贴切群众生活需求, 为人民健康着想,指出 “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强身健体是体育运动最基本的功能, 保障全体人民身体健康是为民服务的基本职责。 因此, 采取各种措施, 兴办公共体育项目, 保障民众健康水平。 首先, 改变群众娱乐观念,增强运动热情。 “体育明星” 在调动民众运动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游泳女将傅园慧凭借 “洪荒之力” 一举夺冠并迅速红遍网络, 在 “洪荒之力”的引领下, 群众改变过去对于游泳的偏见和抵触, 到游泳馆进行健身锻炼的人突飞猛进。 运动健身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应抓住机遇, 更多关注益于人民身体健康的活动, 增强关注度, 提升民众性, 带动群众的良性效仿。其次, 加大对体育器材、 场地的支持力度。 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是民众进行体育锻炼、 休闲娱乐的基本前提, 要保障体育器材的广泛性、 全民性, 增加体育器材投放地点;扩大活动运动场地范围, 避免 “广场舞占地” 类似事件发生, 让民众拥有良好合理的体育运动环境, 提高体育运动容易度, 从而达到 “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 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体育的重要作用, 牢记马克思恩格斯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的创造性观点, 本着为民服务初心, 在青少年教育、 体育行业以及全民健身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力求发挥体育在增强体质、 完善人权、 展现精神、 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凝魂聚力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4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注到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的重要作用, 指出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体育思想, 根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重要现实要求是对 “以人民为中心” 思想的重要体现。 青年一代是体现国家力量的核心力量, 对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做出全面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体育事业是弘扬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广大体育运动者做出科学体育精神要求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现实要求; 广大群众是国富民强的根基, 兴办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千百年的事实告诉我们, 始终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飞跃。

猜你喜欢
智育体力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