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对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2023-02-17 06:16包金花廖素梅李玲张韶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肛管熏洗肛门

包金花 廖素梅 李玲 张韶忠

混合痔为临床肛肠科多发病、常见病,多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常用手段,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肛门功能,但因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创面不易愈合,且术后疼痛、水肿、感染等发生率较高,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临床实践证实,术后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康复进程[2]。中药熏洗借助热力直接作用于患部,可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发挥消肿止痛之效[3]。热敏灸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其利用温热刺激机体敏化腧穴,促进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散瘀的作用[4]。本研究将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应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探讨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均符合混合痔相关诊断标准[5],且经直肠指检、肛门视检等确诊;无手术禁忌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既往有痔手术史;肛门功能或形态异常;处于经期女性或孕妇;合并肛瘘、肛裂、肛周脓肿或其他肛周疾病;伴有肠道感染性疾病;精神或认知异常,交流障碍。按照基本资料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2~63岁,平均45.23±3.14岁;病程0.8~4年,平均2.69±1.23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5.43±3.26岁;病程0.9~5年,平均2.81±1.3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①认知干预。术前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目的、预期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强调手术治疗重要性,提升患者手术配合度。②饮食指导。术后48 h叮嘱患者以无渣流食为主,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同时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禁食生冷、刺激等食物。③疼痛护理: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若患者疼痛较轻,可采取注意力转移法(深呼吸、播放舒缓音乐等)帮助其缓解疼痛,若患者疼痛较重,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④创面护理。术后定期更换创面敷料,并时刻注意患者体温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避免切口感染。⑤康复指导。待患者疼痛减轻后,根据其自身情况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以加速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同时叮嘱患者便后及时清洗肛门,确保肛门周围卫生清洁。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干预,具体如下。

(1)中药熏洗组方:蛇床子18 g,红藤、蒲公英、虎杖各30 g,黄柏、苦参各27 g,五倍子12g,将诸药置于锅中,加3000 ml水,煮沸后煎煮半小时,直至药液浓缩至1000 ml,而后将其倒入盆中,指导患者坐于盆口熏蒸肛门处,待药液温度下降至皮肤可耐受时,直接坐于盆内熏洗15~20 min,熏洗完毕后叮嘱患者缓慢起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熏洗1周。

(2)热敏灸: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及肛周皮肤,而后点燃艾条,取患者关元、天枢、腰俞、长强穴及局部疼痛部位,距皮肤表层3 cm处实施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表层不热深部热、传热、透热、扩热等感觉,若患者出现≥1种感觉,即说明腧穴已经产生热敏化,每次施灸15~20 min,每天1次,以患者感觉肛周透热或扩热为宜,连续熏洗1周。

1.3 观察指标

(1)肛门功能: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肛门功能,测量并记录两组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

(2)疼痛程度: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测评两组疼痛程度,满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重。

(3)术后康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创面愈合、肛门水肿消退及住院时间。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均高于干预前,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VAS评分均大幅度降低,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水肿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混合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感染、饮食习惯、不良排便习惯等均可诱发该病,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转变,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虽可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但因手术位置比较特殊,切口距离肛缘至齿线较近,易刺激齿线下部组织或手术创面神经引起疼痛,进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创面愈合[7]。因此,术后如何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是护理干预的关键。

常规干预措施多依据疾病或临床经验所制定,干预措施相对统一,缺少针对性,护理预后一般。祖国医学认为,混合痔术后发生疼痛、水肿等并发症多因湿热下注、气血不畅以及经络受阻所致,而术后水肿消退、创面愈合是瘀滞渐化、正胜邪退、经络减通、邪毒渐除的过程,故术后应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活血祛瘀为主[8]。中药熏洗中黄柏有祛腐消肿、清热燥湿、解毒泻火之效;红藤、虎杖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效;苦参有燥湿、清热之效;五倍子有解毒止血、敛疮之效;蒲公英有解毒清热、散结利湿之效;蛇床子有活血燥湿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止痛祛腐、收敛止血之功[9-10]。现代药理证实,虎杖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具有抗病毒、镇痛作用,对创面有防感染、收敛和消炎的作用[11-12];黄柏有小成小柴碱可阻断化脓性细菌,发挥抗菌作用,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五倍子中含有的鞣质和没食子酸等有效成分可沉淀蛋白质,有止血作用;同时在患者熏洗或坐浴的过程中,药液可直接接触创面内组织,药物分子经皮吸收发挥药效;还可保障肛门局部清洁,有助于减少刺激,进而促进水肿消退、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在热力熏蒸作用下,患处气血经络得以温通,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局部组织免疫力,加速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功能。热敏灸为艾灸的一种,其通过艾条悬灸机体相关热敏穴位,可激发经气传导,使“气达病灶”,进而调节脏腑血气,发挥理气通脉、行气活血作用[13-14];且本研究所选穴位中长强穴位于肛周附近为督脉络穴,配合腰俞有调理气机、清热之效;天枢配关元有增强补益、培元固本之效,诸穴相配,共奏调理气血、疏通腠理之功,不但利于水肿消退,还可促进创面愈合[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均升高,肛管高压带长度、肛门水肿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短,VAS评分低,提示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共同干预,可减轻其术后疼痛,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及住院时间,改善肛门功能。分析原因在于,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具有协同效应,前者通过药物与热效应相结合,发挥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作用;后者通过强化传热、透热、扩热等热敏灸感,发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作用,进一步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或消除局部组织水肿,加速组织修复,改善肛门功能。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可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减轻疼痛,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及住院时间。但因本研究样本数量有限,加之未进行随访,无法评估远期干预效果,故研究结果存有局限,未来临床仍需扩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真实性,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肛管熏洗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