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健康教育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以及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2023-02-17 06:16刘玉娟钟秀英姚玉香魏舵秀杜洪芳段浏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放化疗效能肺癌

刘玉娟 钟秀英 姚玉香 魏舵秀 杜洪芳 段浏华

肺癌放化疗患者由于其治疗周期长、疾病自身及其放化疗的副反应等特点,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1]。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一种常规的疗法,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因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掌握不良反应识别及处理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放化疗的肺癌患者调查发现[2],患者对放化疗期间的营养饮食、运动、用药等知识较为缺乏。临床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患者对疾病认知的需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水平。本研究将赋能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癌放化疗患者中,旨在缓解其疾病不确定感以及自我管理效能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住院的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且接受放化疗;放化疗中疾病不确定感评分≥74.8分,达到了临床界定的中等水平;年龄≥18岁;理解问卷的内容,沟通较顺畅。排除条件:有痴呆及精神疾病史;放化疗过程中断;正在参与其他干预研究。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失访,2例病例恶化拒绝继续参与,2例因经济原因未坚持治疗,最终完成32例;观察组2例失访,3例病情恶化退出,最终完成32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6.25±8.5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5.88±8.14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4例,病例类型:鳞癌8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2例,高中及以上6例,病例类型:鳞癌6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赋能健康教育方法

1.2.1 干预方案 在文献回顾[3-7]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在预实验以及函询专家的基础上,将干预内容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干预方案如下:干预内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应对、放化疗日常生活及心理护理、PICC的常规维护和护理、治疗间歇期的自我管理;干预时间:周一至周五;方式:小组授课;干预时长:放化疗前开始,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每周进行2~3次的干预。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即在放化疗前、放化疗的过程中以及放化疗结束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关于放化疗不良反应、PICC维护、治疗间歇期的管理等健康知识的宣教。

观察组接受赋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相同,干预组进行个性化一对一赋能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放化疗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身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指导。通过实施赋能教育干预,观察患者是否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从而对其疾病不确定感以及自我管理效能感起到积极的作用。详情见表1。

表1 肺癌放化疗患者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续表

1.3 评价指标

(1)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由Mishel[8]在1981年初次制定,并在随后修订和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MUIS-A)。该量表由许淑莲[9]翻译为中文,并进行验证后应用于患者。量表为自评量表,进行自我评分,包括正向计分,随着患者认同程度的增增加,评分从1~5分;反向计分,则相反,最终将各个条目分数相加。总分介于32~160分,根据自评分数,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32~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水平、117.5~160分为高水平,量表得分越高,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

(2)自我管理效能感: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原由美国Lev教授[10]研制,用于调查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钱会娟等[11]于2011年进行汉化,进行验证后命名为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应用于临床后修订为28个条目。量表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信心的程度评分,1~5分信心逐渐增加,评分介于28~140分。依据评分的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效能。≤65分为低效能;66~102分为中效能;≥103分为高效能。该量表是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唯一的量表。

1.4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级资料组间构成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得分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分)

2.2 两组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其各维度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研究表明,实施干预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偏高,经过5周的赋能教育干预,患者得分由92.06±8.08分到72.94±4.15分。这表明赋能教育干预对于缓解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性有明显的效果,类似于舒海燕等[12]研究结果。田文静等[13]将赋能教育应用于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发现,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性。而将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发现[14],赋能教育使脑卒中家庭照顾者从手足无措到知晓如何协助患者进行锻炼等,也更加知晓如何进行居家护理和康复,使家属对脑卒中的照护和康复充满信心。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肺癌患者,有同样的作用。究其原因为,通过床旁个性化教育指导以及集体宣教等形式提供肺癌放化疗治疗、症状管理以及不良反应识别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形成了关于肺癌的知识框架,缓解了对于疾病症状的模棱两可;此外,提供肺癌患者放化疗过程、放化疗不良反应等健康手册以及不良反应管理的相关视频,解决患者不良反应以及疾病症状认识不足等问题,使患者疾病信息充足,缓解其不明确性和不一致性;在正确认识肺癌及其治疗的基础上,使而赋能教育使患者尽可能掌握症状管理以及不良反应管理,为患者提供了应对措施,缓解其不可预测性。由此可见,通过赋能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使患者完成从接受传统健康教育消极被动的情绪到接受赋能健康教育积极主动参与的转变,从而促使其疾病不确定感得到缓解。

3.2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提高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

自我管理效能感是用于评价患者是否有能力和信心去进行自我管理疾病以及改变生活原有生活习惯[15]。调查发现[16],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较低。经过5周的赋能教育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由70.13±4.99分提升至92.50±5.29分,类似于钱立芳等[17]研究。Zhang等[18]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赋能教育干预发现,患者的不仅对肝硬化有了更多了解而且也更加主动践行健康行为(如禁食咸菜等),对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照护起到积极作用。赋能教育使鼻咽癌患者主动意识到功能锻炼较为重要[19],使其主动进行锻炼。在本研究中通过对肺癌患者进行赋能教育,使患者更愿意学习和了解肺癌相关知识,促进其健康信念的改变,从而推动患者做出生活方式的改变。研究指出[20],慢性疾病的管理的关键在于行为的改变,通过健康赋能使患者能主动整合、利用资源参与疾病管理。赋能健康教育通过对决策的放权,使肺癌放化疗患者明确自我管理的责任,促使患者调动自身积极性进行主动选择和行动。同时,医务人员从患者的督促者转变为患者的合作者,为自我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本

研究中之所以赋能健康教育有如此效果,是因为赋能健康教育针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的不同治疗周期和疾病分期进行不同的指导,协助患者意识到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使患者建立自我维持健康的意识并积极改变吸烟等不良行为,并切实知晓自身管理在于放化疗的饮食、不良反应以及PICC维护等的方面管理,使患者成为自身健康的管理者。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仍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放化疗效能肺癌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