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路径干预对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3-02-17 06:16金文李亿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毒副恐惧循证

金文 李亿芳

宫颈癌是妇科疾病中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发展趋势[1]。精准放疗是经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对治疗该疾病具有一定优势,疗效明显,但长时间的放疗增加了白细胞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痛苦[2]。同时,在放疗过程中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认知度不高、毒副反应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自我感受负担[3-4]。为改善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治疗期间的癌症恐惧、缓解自我感受负担及降低毒副反应,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以获取临床护理的证据,将有益于患者的护理措施集中起来,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其准确地应用到临床护理中的一种护理模式[5]。本研究将循证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中,分析对其癌症恐惧、自我感受负担及毒副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患者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首次在我院行精准放疗治疗;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为I b~II a期[6];无精神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排除条件:伴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癌细胞已转移至盆腔或其他部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认知、交流功能异常者及文盲。在保证组间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各因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循证护理路径干预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分别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对应护理人员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落实宫颈癌精准放疗工作的会议组织、工作职能划分,明确不同护理人员所需负责的工作任务,总结既往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循证护理内容,定期展开学习。

(2)明确循证问题: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涉及的相关护理内容较多,对护理操作规范化与及时性有较高要求,而宫颈癌精准放疗后患者受毒副作用、癌症恐惧等困扰,故需明确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①护理调查。制作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护理工作调查表,针对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进行护理调查,基于患者角度了解其日常放疗中存在的问题,精准掌握患者需求,记录患者精准放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高、癌症恐惧及自我感受负担发生的原因,包括护理工作及时性差、护理操作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疾病认知不足、自我指导缺乏等。②循证问题讨论会。护士长组织相关循证问题讨论会,会议内容为护理人员护理环节自我检查-互相检查-护士长评价,立足于护理角度下确定影响宫颈癌患者精准放疗后的问题。③专家征询。向院内该疾病领域专家征询意见,指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护理规范化、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认知不足造成的恐惧、自我感受负担。

(3)寻找循证支持:以“宫颈癌精准放疗”“宫颈癌放疗”“毒副反应”“癌症恐惧”“自我感受负担”等为关键词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对应研究资料、文献,为提出循证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4)循证护理路径:①规范化护理路径。为提升宫颈癌护理规范性,提高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水平,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癌症恐惧,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对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进行规范化护理路径培训,包括疾病知识、放疗机制及常见毒副反应、循证护理理论、情绪护理、自护指导等。②多维健康宣教。下发宫颈癌精准放疗自护知识及技能手册让患者学习;充分利用病房电视设备宣传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的健康宣教素材;同时,护理部建立公众号,引导患者与家属关注,定期推送疾病知识、放疗知识及护理小技巧等。③情绪护理。针对宫颈癌患者精准放疗时常见的焦虑、失落、抑郁、烦躁及恐惧等情绪进行分析,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小组,选择放疗后恢复良好患者作为帮扶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诉说,抚慰患者的情绪。此外,还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法邀请患者院内散步、与外界接触、播放轻快的音乐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调节焦虑、抑郁情绪。④毒副反应护理。定期观察患者放射野皮肤、口腔黏膜变化;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水平;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黏膜出现破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由专人评估患者癌症恐惧、自我负担感受、癌因性疲乏及放疗后毒副反应情况。

(1)癌症恐惧:采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7],FoP-Q-SF包含生理健康、社会家庭2个维度共12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总分12~6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恐惧程度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0。

(2)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CP)进行评价[8],SPBCP由治疗负担、心理负担、照护负担以及家庭负担4个维度共21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取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满分为10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0。

(3)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9]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3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总分27~135分。分值越高提示疲乏症状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2。

(4)毒副反应:包括腹胀、腹痛、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

1.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FoP-Q-SF评分比较

放疗前,两组生理健康、社会家庭评分及FoPQ-SF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放疗后,两组生理健康、社会家庭评分及FoPQ-SF总分均低于放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FoP-Q-SF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SPBCP评分比较

放疗前,两组患者治疗负担、心理负担、照护负担、家庭负担评分以及SPBCP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放疗后,两组患者治疗负担、心理负担、照护负担、家庭负担评分以及SPBCP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SPBCP评分比较(分)

续表

2.3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PFS评分的比较

放疗前,两组患者PF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放疗后,两组PFS评分均低于放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放疗前及首次放疗后PF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首次放疗后,观察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绝大部分癌症患者伴有癌症恐惧心理,担忧疾病转移和重大治疗;而超过半数以上的宫颈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由于自身疾病及治疗时的不适身体变化,使患者癌症恐惧感骤增,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10-11]。循证护理路径是针对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找到循证依据作为支撑,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解决问题[12]。本研究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从护理问题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征询等路径寻找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整理前人的研究资料,并制订护理措施。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FoP-Q-S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路径干预可缓解患者癌症恐惧。原因在于,通过找到患者癌症恐惧的缘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针对性的展开多维度健康教育,分别通过疾病健康手册及视频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干预来降低对宫颈癌治疗及恶化的恐惧。

宫颈癌患者作为较特殊的疾病群体,一方面承受治疗所致的生理痛苦,另一方面由于治疗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增加了心理压力,使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加重[1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PBCP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路径干预可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黄欢等[14]研究结果报道相符。自我感受负担是癌症幸存者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增加焦虑、内疚等情绪,导致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5]。本研究的循证护理前经小组讨论发现了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通过情绪护理来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癌因性疲乏易在患者长期处于癌症恐惧、自我感受负担等情况下出现。本研究发现,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在放疗前均伴癌症恐惧、自我感受负担,护理干预后患者上述情况皆改善,其中观察组PF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实施高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可能是由于循证护理通过循证问题讨论会逐步提出护理问题后,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适度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自信心,适度的情绪疏导,有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

宫颈癌精准放疗治疗时,恶性肿瘤细胞被杀死的同时,健康细胞同样会受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会出现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等情况。循证护理从综合方面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分析,提供准确护理方案,从而降低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降低患者毒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与既往罗琳等[16]报道宫颈癌放疗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2%这一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癌症恐惧、自我感受负担及癌因性疲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尚存在选取样本量较少和观察时间较短等不足,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可行性,为临床制订宫颈癌精准放疗患者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毒副恐惧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