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作用*

2023-02-19 12:19陈双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协同音乐建设

陈双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理念等精神内涵,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不同民族及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媒介。地域音乐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标识,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相结合,体现了该地区人民的生活、工作、情感、成长等不同的内容与情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风格。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对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外来思想与文化对我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应对文化侵蚀,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重视地域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在地方文化建设中融入地域音乐文化,构建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发挥二者的协同推进作用势在必行。

一、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

地域音乐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富含当地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地方文化,也叫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地方人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方文化包含但不限于地域音乐文化,两者均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满足当地人民精神文化追求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将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相融合,在丰富地方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地域认同感

地缘关系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地缘关系,即同一地域的人们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能够回忆起共同的生活经历,并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地缘关系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地域音乐文化作为特定的情感纽带,地方文化作为营造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实现二者的协同推进,可以在传播与建设中,激起人们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进而增强对家乡地域的归属感,一方面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与助力。

(二)构建地方文化名片与符号

地域音乐文化具备强烈的地域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其内容多半由地方社会的生产生活内容为主题,体现了地方乡土文化意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有着强烈的生活力。作为承载着地方历史演变的艺术形式,凝聚着当地民众深厚的故土文化情怀,反映的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在民族文化觉醒的今天,将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与符号,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增长速度、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均得到显著的增长,在物质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增高,一方面人们愿意将可支配的收入投入到地域音乐文化方面;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地域音乐文化具备强烈的生活力,将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能够催生出更具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成为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在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激发社会大众对地域音乐文化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带动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发展,为地方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东北二人转为例,作为东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地方文化的建设中,重视并发挥东北二人转的作用,在创新地方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地方文化内容的同时,将其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构建完善的地方文化产业链,从而为东北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四)提高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于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文化自信,就是要有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大限度降低西方文化思想对民众的影响,以文化自信带动民族自信。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延续与精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与灵魂中,在讲述地方历史故事的同时,记录着地方的文化变迁。将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推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进而激发全体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

三、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作用的构建路径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独的发展某一方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充分发挥二者协同推进作用,才能提高地方文化的建设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提高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及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一)地方相关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

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作用的发挥,不但要为地方民众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民族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方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居中统筹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保证协同推进机制的顺利实施。地方相关部门制定科学明确的工作目标,对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为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奠定基础。以当地的地域音乐文化发展情况为基础,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以多元化的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困境,从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强调多部门协作的同时,推动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地方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另外,文化部门要立足于地域音乐文化传播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以资金支持、政府扶持、人才培养、音乐创新等形式,为地域音乐文化注入活力与动力,进而丰富地方文化形式,提高对民众的吸引力,以地域音乐文化为支点,深入挖掘地方其他的特色文化艺术形式,组织以地域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并为其提供演出场地,提高民族的热情,激发群众的参与性,推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支撑必不可少。因此,需要政府为引导,加强与高校的深入合作,将这一理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任务之一,以专业人才的活力与创新性的思维,进一步推进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地方文化的建设。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与互联网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其具备敏锐的互联网思维,信息化素养良好,更了解互联网的运行模式与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对新鲜事物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较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更能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与高校深入合作,共同为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支撑,完成专业人才的储备。高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以课程体系为基础,结合地域音乐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激发大学生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兴趣,深入了解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在感受地域音乐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地方文化责任感,并自主的为地域音乐文化及地方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另外,高校可以与地方文化机构进行深入合作,积极组织学生以参加演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体验感,在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提高自身的地方文化素养,为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注入力量。

(三)发挥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时代,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大规模的普及与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为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传播,拓展了范围与渠道,增强了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因此,构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传播平台,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是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例如,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可以积极邀请网络达人,通过拍摄宣传片的形式,将地方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纳入拍摄范围,并通过抖音、快手等APP 进行宣传推广,在利用网络达人庞大粉丝数量的同时,实现地域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地方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模式。

(四)打造数字化地方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地方相关部门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共享,提升地域音乐文化传播的力度,带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地方文化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地域音乐文化,作为相对专业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资源支撑必不可少。

首先,需要对磁带、光盘、纸质书籍等存储地域音乐文化的载体以数字化技术进行转换,形成以图片、视频、音频为主的播放形式,在平台上进行呈现的同时,方便用户点击、下载、收听、收藏,实现地域音乐文化资源的网络共享。其次,积极邀请与组织地域音乐文化传承人进行各种视频的录制,通过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处理,在实现信息转化的同时,进行上传、保存与传播,增强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为二者的协同推进提供支撑。另外,还可以组织线上宣传、推广,积极地与用户进行即时互动,扩大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实现流量变现,以文化带动地方产业与经济的发展。最后,要重视对数字技术的创新升级,广泛吸纳数字化人才,加强对现有技术人才的培训,以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能力,为地方文化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功能完善与作用发挥提供人才支撑,推进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

(五)对地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

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共建的协同推进,需要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对当地的地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与分类,如此才能夯实协同推进的基础,在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保护的同时,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信仰,诞生的地方文化种类繁多,地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具备不同的性质,这既是构成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音乐文化的先天条件,又是其后天发展传播的重要内在动力。地方相关部门要对地方文化及音乐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保证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与丰富性。首先,通过对书籍、期刊、光盘、论文、磁带、录像等蕴含地方文化及音乐资源的载体进行收集,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保证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其次,在收集地域音乐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音乐资源的完整性,既包括传统的地域音乐文化,也应当将富含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纳入收藏整理的范围。内容上要包括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诞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影响,另外,也应当将地域音乐文化的表演形式、授课视频、教学标准等纳入其中。这样一来,一方面为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大众深入了解地方音乐文化提供途径。最后,对地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作为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化资源平台是实现二者协同推进作用的关键。在对地域音乐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完成之后,需要根据用户的习惯、需求等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平台的价值,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建设与发展。其一,可以对资源进行整体分类,按照地区、民族、种类、题材、时期进行分类,提高用户的搜索精准度。其二,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的模块设置,方便用户进行个性化的搜索设置,提高用户的体验,提高用户获取数据信息的精准性,更好地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平台的服务功能,提高用户的体验与满意度,为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用户基础。

(六)重视并发挥社会力量

在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并发挥社会基层的力量异常重要。以社区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媒介,在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与参与性的同时,还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度与范围。地方主管部门要积极吸收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在探索二者协同推进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大众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实际需求,发挥社会大众在二者协同推进作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社区作为沟通交流的第一渠道,有着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具备社区晚会、社会比赛、社区表演等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大众对地域音乐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实现地方文化传播的同时,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自信心。另外,相关部门要积极地鼓励大众自发的组织与弘扬地域音乐文化,深入挖掘不同形式的地方文化,增强地方文化的公益宣传力度,营造地方文化建设与地域音乐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实现地方文化事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七)将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和流行文化对接

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需要与现代流行文化对接,在保留地域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从而满足新时代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吸引当代年轻人的注意力,实现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首先,文化部门、社会艺术机构等可以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地域音乐文化演奏的具体场景中。如在社区文艺晚会中,通过利用现实虚拟技术,为观众带来体验感与视觉冲击力。其次,在地域音乐文化的创编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进一步提高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追求,以此来充分发挥二者协同推进作用,实现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最后,将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与时尚领域相结合,拓展地方文化的受众群体,提高地方文化的时代性。

四、结语

地域音乐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优秀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在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对丰富地方文化表现形式,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地域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发挥两者1+1>2 的效用,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社区为媒介,激发地方居民对地域音乐文化的认同,提高地方文化建设水平。同时,提高人才的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并科学分类,构建地方文化数字化资源平台,在发挥互联网传播效用的同时,为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支撑,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地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协同音乐建设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音乐
协同进化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