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
——以广西壮族铜鼓文创设计为例

2023-02-19 12:19朱润彬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广西壮族铜鼓壮族

朱润彬(广西艺术学院)

如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文创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思维相结合,文创设计可以将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品牌、产品和体验中,以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同度和经济价值。在文化消费语境下,如何平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商业利益的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创设计的方式和手段如何真正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神,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呈现,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以广西壮族铜鼓文创设计为例,探讨在文化消费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广西壮族铜鼓文化特点和文创设计实践的深入分析,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具体建议,尤其在文化消费时代,我们期望通过研究和探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文化消费与文创产业的关系

(一)文化消费的概念与特点

文化消费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购买、使用、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文化需求的行为。它涵盖文学、电影、音乐、体育等领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文化消费在西方,约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1945 年之后,随着消费重心的变化,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随之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兴起。在文化消费中,人们追求个体和社会心理上的满足,它不仅是被动接受和消费的过程,更是人们参与文化创造、传播和交流的过程。

文化消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样性和个性化。不同人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喜好有所差异,这导致文化产业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消费;另一个特点是娱乐性和体验性,人们通过消费文化产品和参与文化活动来获得愉悦和享受。无论是观看电影、欣赏艺术作品、阅读书籍还是购买周边产品等,都是通过享受文化产品和活动来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参与性和互动性也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特点。如今,文化消费已经从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参与,人们可以积极参与文化创作、互动交流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文化消费更具有个性化和社交化的特点。文化消费作为一个大众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现象,不仅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追求,也满足了个人娱乐和体验的需要。

文化消费具有参与性、互动性、数字化和创新创造的特点,同时,也受到多领域融合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是推动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文创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融合文化、艺术、创意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设计、艺术、媒体、影视、音乐、出版、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互联网、智能科技等新兴领域。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其次,跨界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不同领域的融合和交叉创新,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意和价值。例如,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设计与科学的融合等。人们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国际化合作和交流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与国际市场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在不断演变和变化,文化创意产业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体验。

(三)文化消费与广西壮族铜鼓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文化消费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我们消费的方式和习惯,也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广西壮族铜鼓文创产品设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消费虽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终端行为,但通过消费的行为,消费者也被文创产品所影响。丹尼尔·米勒认为,文化消费就是一种创制文化的过程,文化消费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反过来优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又带动文化消费的市民。

对于广西壮族铜鼓而言,其文化消费的核心需求,即寻求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深度的产品。设计师需要借鉴铜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将其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和期望吸引消费者,并满足他们对于文化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来说,设计关注现代消费者的文化体验,尽力提供愉悦的购物环境和过程,让消费者亲自体验和感受铜鼓文化的魅力。广西壮族铜鼓文创产品设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创新实践,它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注入和再创新。其成功和引人之处,不仅在于设计的独特和新颖,更在于产品所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有故事、有深度、有价值的深层次文化需求。

二、广西壮族铜鼓的艺术价值

广西壮族铜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铜鼓凝聚了壮族人民丰富的历史和生活经验,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铜鼓也是人们娱乐、交流和庆祝重要节日的重要媒介,能够传递情感、激发共鸣。通过保护和传承壮族铜鼓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一)广西壮族铜鼓的纹样特征

广西壮族铜鼓独特的纹样历史可以追溯在公元前2000 多年。纹样包括动植物、人物等形象,寓意丰富,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广西壮族铜鼓纹样传统独特而丰富。纹样以白铜制作,铜鼓的面板上铸有形态各异的图案。经典的纹样有龙、鸟、虎、鱼、蛙等,造型生动、各具寓意。纹样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还融入了壮族的信仰和民间传说。

(二)广西壮族铜鼓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广西壮族铜鼓纹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铜鼓纹样的形态各异、富于创造力。纹样包括各种动植物等多种形象,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它们经过雕刻和铸造工艺的精细处理,展现了民间手工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铜鼓纹样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将纹样表现成高低起伏的立体效果。这种表现形式使得纹样更加立体而生动,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观赏性。铜鼓纹样的艺术特色还融入了壮族的信仰、民间传说等元素,寓意深远,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纹样的设计和制作,壮族人民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信仰的崇敬之情。

广西壮族铜鼓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而闻名。它们形态各异,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艺。同时,铜鼓与壮族文化紧密结合,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特点使得广西壮族铜鼓成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广西壮族铜鼓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广西壮族铜鼓文创产品设计,设计原则的确立不仅对于维护和传承壮族铜鼓文化,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文化消费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设计

在文化消费视角下的广西壮族铜鼓文创设计,尤其是以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设计原则为基础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壮族铜鼓的文化价值,对于促进广西及中国更广泛文化市场的繁荣非常重要。

在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学习,理解壮族铜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种理解不仅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如铜鼓的形态等,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比如,铜鼓制作工艺、使用场景、习俗等。在具备了深入理解后,设计师需要将壮族铜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融入产品设计中。这是一种创新的过程,需要设计师具备符合时代审美的设计能力,可惜采取现代的设计手法,以创新的形式表现传统文化。

如今,消费者的购买越来越多地受到产品的文化内涵的影响。一款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产品,比一款仅具有实用性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出品壮族铜鼓文创产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传递给消费者,如产品包装上附带的文化背景介绍,产品推广活动中的文化讲座等。这些方式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产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能将壮族铜鼓的历史和文化传播给更广阔的人群,实现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价值的目标。

(二)市场营销价值和价值传播

执行价值传播的设计原则,需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和技术。例如,采用故事化和情境化的方式,将产品的背后故事以及产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寓于宣传与营销之中,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与此并行的是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平台的运用。通过这些方式使产品的传播更具时效性与覆盖面,同时,通过用户互动、共享及反馈,产品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例如,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与铜鼓相关的互动话题,或者建立一个以分享壮族铜鼓文创产品使用经验、感受的社区都可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重视市场营销价值和价值传播的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这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产品在众多的文创产品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壮族铜鼓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形式,有助于广大群众对于壮族铜鼓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对广西壮族铜鼓文创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设计原则的强调,无疑是对其独特魅力的延续与彰显,也是对当下文化需求的答疑解惑。

实施可持续性设计原则,始于对广西壮族铜鼓丰富历史与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并非固守传统,反而包含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重构,从而深化对壮族铜鼓文化内涵的理解,充分释放其潜在的历史、艺术价值。尊重铜鼓的形状、图案和音质等元素,同时考虑生产工艺、原材料的可持续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文化生产与环境保护两者的需求。

创新性设计原则的执行,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开拓创新。广西壮族铜鼓拥有独特的壮族文化符号。创新性的设计可以使传统铜鼓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应用场景,如时尚配饰、家居装饰等。转型用途并在设计上创新,能让壮族铜鼓衍生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延伸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科技手段,比如AR、VR 的应用,也可使本传统文创设计焕发新生。

(四)社会影响和跨界跨领域的合作

广西壮族铜鼓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符号,其本身蕴含着浓烈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而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中,文化消费无疑会促进其形态更加多元和广泛。然而,要从文化消费视角出发,将壮族铜鼓文创设计的社会影响最大化,并执行跨界跨领域的设计原则,需要系统地理解其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并加以实践。

壮族铜鼓文创设计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承和弘扬壮族铜鼓文化的重要性;二是它在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中的关键角色。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新的发展方式,而以文化消费的视角看待壮族铜鼓文创设计,正是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方式。通过创新性设计,壮族铜鼓不再仅仅是民族音乐的载体,它扩展到更广泛的文化生活领域,如工艺品、家居装饰、时尚配饰甚至是新媒体艺术等。而这种基于壮族铜鼓的文创产品,正是现代消费者所追求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元素,可以说,它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执行跨界跨领域的设计原则,是广西壮族铜鼓文创设计创新性和社会影响最大化的关键。所谓跨界,就是打破原有的边界限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而是开放性地吸纳并综合各领域的优点,以达到突破创新的目的。通过跨界设计,壮族铜鼓文创可以与各种元素进行深度结合,发展出新的产品形态和使用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四、文化消费体验和品牌建立的策略

目前,文化艺术并不再是高级的象征或是边缘的领域,而是潜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并且定义了现代生活方式。在这种趋势下,消费产品不再只是满足实用功能的物品,而是被寄予更多的文化、艺术价值。如何将铜鼓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新出有设计感和商业价值的文创产品,这就需要我们用策略性的思维来分析和规划。

创新产品设计是文创品牌建立的基础。设计不仅仅是外形和功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的设计。我们要将铜鼓的艺术灵魂和当代审美融合,创造出具有铜鼓特色和市场差异化的产品。传达铜鼓的精神内涵至关重要。铜鼓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要利用品牌故事、品牌活动等方式,让消费者理解并感知到品牌的文化价值。并且要注重提升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消费不再只是单纯的购买和使用,我们要提供让消费者身心愉悦的购物环境和购物过程。比如,在产品展示、售后服务、活动策划等方面,都需要注入铜鼓的文化气息,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铜鼓的魅力和品牌的服务水平。此外,跨界合作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寻找时尚、科技、美食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文创产品。这样不仅能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还能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进行精细化营销,以及持续的产品研发和升级,也是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新媒体让品牌推广的方式更加多元,大数据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消费者需求。持续的产品研发和升级,才能保证品牌始终走在市场的前沿。

五、结论

在当前的文化消费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手段。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注重艺术灵魂和时尚元素的融合,才能成功塑造具有特色和市场差异化的产品;通过品牌故事、品牌活动等方式来传达其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有故事、有价值的品牌的追求;关注消费者的文化体验,以提供愉悦的购物环境和过程,此外,通过跨界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丰富品牌文化内涵;也需要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并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升级,以保持品牌的市场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设计以反映核心价值观为前提,只有紧跟现代潮流的趋势,认真严谨对待设计,才能设计出能承载历史文化的产品,为促进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履行设计师应有的职责。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铜鼓壮族
广西壮族“尼的呀” 山歌价值功能与 传承发展的研究
浅谈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的审美教育内容和意义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