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的体现

2023-02-19 12:19史静姝哈尔滨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画作中国画民间

史静姝(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国艺术包罗万象,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画与民间美术是中国艺术体系结构中展现民族特色、宣传民族风采、传承民族意志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创作与民间美术元素之间的融合,不仅具有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同时也是我国深厚艺术文化内涵的传承体现,中国画以自身极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绘画形式,在数千年的艺术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画家创作、探索,形成了如今人们所景仰所向往的传统民族精神绘画方式,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重要民族文化传承形式。

在这之中,民间美术则是通过自身独特的价值流传于民间领域,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形成的诸多民间美术元素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之间,将形成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形式。

一、当代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发展

(一)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画本身就彰显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当我们回望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时,呈现在面前的仿佛是一篇篇历史画卷,在历史浓墨重彩的朝代更迭下,中国画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隋唐时期,整个国家国力昌盛、无论是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十分雄厚,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而彼时的中国画也进入了极为成熟的阶段中,绘画者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绘画技艺十分精湛,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或是与信仰有关的画作都展现出了自身极为独特的结构色彩,特别是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时间段中,唐朝国力昌盛、社会包容性极强,大唐与周围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促使海外文化极为密切,这也成为中国画得以延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时间点转向经济繁荣的两宋时期,中国画的发展掀开了全新的灿烂篇章,两宋时期绘画领域发生了重要转变,各地区创办画院,彼时的皇家宫廷绘画艺术十分兴旺,也逐渐形成了士大夫绘画的潮流,而绘画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题材风格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的花鸟、山水画作成熟度提升,从这些层面都能够展现出两宋时期绘画的繁荣程度。

随着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中原,作为少数民族,由于缺少汉化改革,元时期的文人大多处于在失意困境,这也让文人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书画领域得以宣泄,而这一时期的诗、书、画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这也将文人画作推到了新的高度。

当时间线转至明清时期,从明朝时期来看,宫廷绘画得以复兴,这一时期的美术流派增多,特别是在永乐盛世及仁宣之治的繁荣背景下,郑和远下西洋七次,促使西洋文化交流更为密切,而这也是美术流派及绘画创作种类形式增多的重要因素;而通过清朝来看,宫廷绘画创作依旧得以复兴延续,彼时的山水与花鸟画的变革发展极为明显。

随着迈入19 世纪开始,西方的一些艺术思想蔓延至中国,因此中国画受到一些影响。基于民族绘画传统层面融入大量的西方美术观念和美术表现形式,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绘画流派,而这也蕴含着中国画发展的两面性,从较为良好的一面来看,是打开了中国画的新局面,但从不好的一面来看,如果绘画创作者缺少对于本文化的传承和融入,则极有可能导致中国画原有的特色与内涵退化;而从20 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格局变化极为频繁,这种大环境的冲击,促使中国画的发展进入了持续探索与进步的关键时期。

尤其在20 世纪20 年代、30 年代,受西方美术思想观念表现形式的持续冲击,这也深度强调着中西方之间在文化思想,以及绘画创作方面具有明显差别,至此如何保存并传承中国画的精髓和内涵,则成为绘画创作者的重要课题;而在后续20 世纪40 年代到60 年代这一阶段中,随着党的文艺方针领导,再加上普通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国画在此期间发生巨大转变,绘画创作者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不仅笔墨技法更加精炼,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笔墨技巧,而是植根于人民群体,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用一种现实写生的方法,借助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祖国大好山河。

目光转向如今,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在日益增强,而这也体现出振兴民族精神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下,中国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艺术思想或表现形式的冲击,而中国画本身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珍宝,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创作者都要更加重视在中国画创作中,将民族精神进行体现,但同时也要注重与新时代的创新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传承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美学内涵,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画的特色,确保中国画的内涵与绘画技艺得到传承延续。

(二)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

所谓的民间美术包含广泛,长久以来,其艺术创造的主要群体为劳动群众,民间美术的形成是各个时期劳动群众为满足日常生产和活动生活所需以及审美需要而创造形成的,劳动群众所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作用,同时也具备着实用价值。

从本质上看,民间美术一直围绕着人类生命以及繁衍意识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发展的贯彻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并一直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领域,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这些极具丰富民族底蕴、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元素更为显现。可以说,民间艺术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也是物质生产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见证者。

当回望民间美术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我国魏晋时期起至唐朝年间,诸多文人群体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在这一时间阶段中,民间艺人为了能够满足普通群众的需求,也在竭尽全力、代代相传的展开艺术创作,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从阶段性角度分析,大唐盛世降临后,民间美术的技艺在经济发展条件的支持下不断提高,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唐代的壁画艺术,不仅色彩饱满,壁画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肢体动作极为细腻,巧妙的构图彰显着当时人民群众的信仰与生活姿态;当时间线转至宋代时期,在两宋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商品的经济繁荣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增强了,当时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极为盛行,彼时的民间美术与文人美术、宫廷美术共享齐名,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

当时间线来到明朝时期,此时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这期间最为显著的便是木刻年画以及木刻版画的发展。在当时,明时期的版画可以称之为中国版画的盛行时期,在版画题材内容上十分丰富,表现形式多元化,通过不同类型的版画,人们似乎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版画中所传递的故事、情感与人物细节,代入感极强;而到了清朝时期,木版年画的题材不仅继承了传统,也通过经验融合与文化融合创造出了更多的新画样,在刻画内容与类型上变得更加潮流丰富。

当迈入到农耕文明时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灵感源泉,特别是在19 世纪末期,西方文化与工业发展的迅速蔓延,当时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市场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这也让当时的民间美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对着巨大的冲击压力,但将目光转向乡镇农村地区,当地的民间美术元素依旧保留完善民间美术,依然散发着它原有的活力价值;当来到20 世纪50年代到80 年代期间,这一时期是我国对民间美术关注度最高的时期,诸多学者开始对民间美术进行大量的收集和整理,而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新时代来临,原有的乡村文化也在时代发展下持续演变,呈现出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不过,在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发展影响下,传统的人类劳动力不断被智能机械所替代,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也导致该时期的民间美术,一直所依赖的小农经济受到影响,而此时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随着时代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甚至在某一时期传统美术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不得不承认,民间美术拥有着它别具一格的色彩和魅力,人们不应该让民间美术成为埋藏时间的尘埃,而是要通过多领域多渠道的融合传承,将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与民间美术元素,尽可能地展现出它原有的魅力和价值。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体现

(一)造型丰富性特征

在探寻中国民间美术风格特征时,造型丰富性特征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一点,民间艺人在展开创作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极为独特的设计理念、审美情趣、视觉感知、创作技法等构建起一个完善而又与众不同的造型艺术结构体系。

如果是从民间美术的多元功能性与审美性作为出发点,所呈现出来的是极为显著的集体表象思维的类型特征,这其中就包含着完美性造型、象征性造型、随意性造型以及概括性造型。

(二)构图独特性特征

从本质理论层面来看,民间美术中的透视法与西方艺术中所尊崇的焦点透视法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但是却与中国古代所流行的散点透视法较为相似,这种方法在自成一派体系的基础上,强调着外观服从内在这一规律,而民间艺人在美术创作期间,并不会过于强调所谓的规律,而是更加重视画面关系之间的融洽感,促使在民间艺人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感受自然的过程,对于时空限制并未重视,这也将作品融入了极为特殊的内涵,呈现了十分独特的构图形式。

(三)色彩意象性特征

我们通过了解西方的色彩学时不难发现,在西方的色彩学中,主要以牛顿七色光作为基础性的科学色彩观,而这种色彩观念的形成与艺术模仿起源说法,具有一定关系。

但在对东方美术色彩观分析时能够了解到,东方的美术色彩观建立在意象文化的基础层面,是具有象征文化内涵符号的重要体系。在这之中,民间美术色彩不仅源自现实世界的仿照,更多的是源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它更像是一种人情感的抒发,在色彩使用时,不循规蹈矩的讲究物象条件色彩与固有色彩,也并不会事先考虑所设定好的色彩方案,而是依照人的心情随心所欲地去展现物象色彩。

此外,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中也能够了解到,色彩的组合是由创作人的主观意识感受与体验所决定的,进而产生出民间美术色彩的意象性特征。在我国的民间美术色彩中,一方面会以传统的五色观念为基础,凭借传统五色观念为基础的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境与喜欢选择色彩或是随意将各类色彩进行搭配组合,从而将为人们呈现出极具创造性极具鲜明特点的作品,而随着创作者自身主观思维的颜色筛选,在循序渐进的思想意识中,则成为一定的行为准则,进而有了独特的色彩风格与艺术创作习惯。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色彩,也被贯彻着象征性的意义,通过这种象征意义,可以引起人们更多的情感情绪转化,这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们在视觉上获得感受,在内心上获得满足。而这也是创作者通过颜色所散发出来的一种感官刺激,通过这种感官刺激将更好的呈现视觉传达效果。

三、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的重要体现

(一)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的雅俗共赏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雅和俗之间的分化就得以显现,但随着社会阶级划分,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雅和俗之间的审美观念开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别,并在后续社会层次的发展变化下不断转变。

因此,人们常说俗套的文学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并不为学士大夫所看重,更多的流传于民间、盛行于民间,受大众群体所喜好所喜悦。但通过身份、地位、文化差异的不断呈现,雅与俗之间的分化也越发显现。在这之中,中国画所追求的是淡雅孤傲的意境,这与民间美术所追求的质朴以及烟火气息感,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雅俗对比。

但从实际角度分析,雅与俗并不是天然分野,这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精神联通。在当代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的过程中,创作者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能够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民间美术元素的雅俗共赏,要真正让雅和俗之间流通,将俗文化引入到高雅的范围,世俗文化的引入能够使雅文化更具烟火气息,让普通群体也能够欣赏高雅艺术。由此可见,人们提倡雅俗共赏,不仅仅是为了引导艺术修养程度的提升,更是为大众追求雅文化提供全新的渠道,这也意味着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的体现,应以雅俗共赏作为重要核心。

(二)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的精妙艺术

当对中国画展开分析时,中国画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受世俗影响,更多的会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与自我追求进行绘画创作,这也表达出绘画创作者更加重视精神层次,重视呈现画作所体现的精妙神韵。在此期间,民间艺人也会随心所欲地根据自身情感与思想,塑造出符合人们心中所喜的各类形象,而并不局限于单一感官的描绘,这也使得民间艺人在创作时,不会单一地去呈现出自然和质朴的单一物象。

通过上述对于中国画创作以及民间美术之间的对比能够发现,两者在艺术表达层面上都具有不拘于外在的相似特征,更关心的是概括、取舍,传达的是超出生活临界点的艺术效果,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不重视物象的形式,所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精妙艺术,更多的是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内心自然、坦然、随心的感受。

可以说,艺术家会通过深入思考来呈现自身精湛的创作技巧,他们会将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原本深邃而又幻象的内心世界得到释放与呈现,这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画作不同的情感内涵,而这也是两者融合过程中极为精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实,中国画与民间艺术也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画中个人情感的表达,民间艺术则更多的会注重群体共同的意愿场景,两者之间相同却有差异,却又相同,但所秉承并追求的都是精妙艺术的体现。

(三)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的时代风貌

当谈论当代中国画创作在中民间美术元素的重要体现时,人们更多的是想到对于中国画创作的一种革新,但其实不然,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民间美术元素,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并不是现代化的独有革新,而是自古以来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的一种融合形式。

从发展角度来说,中国画创作中的主观、客观继承与创新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古人更多的会局限一些画作的创作技法,而后人在学习古人的画作技法时,却缺少对于前人画作精髓的掌握,更缺少对于当前绘画的创新,但这种现象并不能一概而论,只是缺少对于当时所处环境创作背景风格特色的呈现。因此,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的融合,要时刻遵循着时代发展的环境转变,作为绘画创作者要具有极为敏锐的洞察能力,并注重画作与元素融合的创新,不仅要将中国画原有的特点呈现出来,更要将民间美术元素恰到好处的融合其中,使得当代中国画能够通过融合创新,形成全新的风貌,展现出当前时代的画作特色。

当我们在深入分析古人作品时,不管是堪称经典的《清明上河图》,还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簪花仕女图》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经典画作依旧能流传至今,并在人们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画作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点就是将作者的创作灵感立足于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让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与画作,这所体现的正是一个时代的风貌特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传统单一的绘画形式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画作审美的各项需求。对此,绘画创作者及相关领域的艺术家,应重视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有益元素,形成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而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元素之间的融合,能够促使当代中国画创作展现出更为深厚且独特的魅力色彩,这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更能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实现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

猜你喜欢
画作中国画民间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行走的时髦画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