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器乐中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

2023-02-19 12:19杨雯斐兰州文理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器乐跨界乐器

杨雯斐(兰州文理学院)

高校民族器乐,作为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肩负着传承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也需不断适应并迎接现代音乐发展的复杂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平衡传承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高校民族器乐中,巧妙地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音乐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传统文化传承需求和现代音乐创新的迫切要求。通过深入探讨和细致分析,我们将探寻如何找到这一平衡点,从而有助于塑造高校民族器乐的未来方向,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一、传承性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民族器乐课程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承中国丰富多元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史,各地区的音乐传统均丰富多彩,包括了古琴、二胡、琵琶等多种传统乐器。这些乐器不仅承载着千古绵延的历史,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高校的音乐课程,年轻一代能够深入学习并传承这些宝贵的音乐传统,将历史的珍贵财富传承给下一代。通过学习传统音乐,学生不仅仅是获取音乐技艺,更是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成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这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民族认同感

传承性的民族器乐课程,不仅仅是音乐技艺的传承,更是培养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习传统音乐,学生们更能够深刻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从而进一步巩固对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自豪感对于个体学生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今多元社会中,文化多样性是宝贵的,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传承至下一代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展壮大。这不仅对中国文化有益,也有助于推动文化多元性的全球发展。

二、时代性的挑战

(一)社会文化变革

时代性的挑战包括社会文化变革、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变革对高校民族器乐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使得学生需要具备应对现代社会变革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器乐课程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中,音乐课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要求。社会文化变革包括了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互动模式的变化。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学生需要学会将音乐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相结合,创作和表演能够反映当代社会需求和情感的音乐作品。这对于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校不仅传授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跨界融合

现代音乐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音乐风格和流派。跨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许多音乐作品融合了不同文化和音乐元素,创造出新颖的音乐形式。高校民族器乐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学生应当被鼓励去探索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汇点,以创作和演奏能够跨越传统界限的音乐作品。

跨界融合不仅拓展了音乐的创作领域,还丰富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通过跨界合作,将不同音乐元素和文化特点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音乐环境,为未来的音乐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因此,高校民族器乐需要积极迎接这一变化,以确保学生能够应对现代音乐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挑战,成为具备广泛音乐素养的杰出音乐人才。

三、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合

(一)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成功融合传承性与时代性,高校民族器乐的课程内容需要重新精心设计。传统音乐可作为学习的基石,但同时也需要引入现代音乐元素,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其中一种创新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使用民族器乐演奏流行音乐,实现这一平衡。

1.民族器乐演奏流行音乐

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我们鼓励引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学生运用传统民族器乐演奏流行歌曲。这种创新方法将传统和现代音乐相互交织,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演奏和表演机会。举例来说,学生可以通过演奏民族乐器如古筝或琵琶来表演现代流行歌曲。这种跨越时代的音乐表演不仅传承了传统音乐技巧,还赋予了传统乐器新的生命,使其与现代音乐相契合。学生可以在演奏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从而创造出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通过演奏流行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音乐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保持对传统民族器乐的深刻了解。这种多元化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胜任不同音乐领域,满足现代音乐市场的需求。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经验,成为出色的音乐制作人,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创造出引人入胜的音乐作品。这不仅推动了传统音乐的传承,还使学生具备了适应音乐产业的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

2.演奏技巧的跨界应用

除了演奏流行音乐,我们还应教授学生如何将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应用到不同的音乐流派,包括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扩展其演奏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多元化的音乐领域,同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潜力。例如,学生可以运用二胡的弓弦技巧演奏爵士乐曲目,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的爵士音乐风格相结合。这样的跨界表演不仅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技巧,还为观众呈现出新颖的音乐体验。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为音乐注入创新元素,同时深入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要素,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多元化素养。

旅游危机事件爆发于线下,相关负面信息经由网络媒介的传播形成舆情危机。线下的有效治理主要取决于相关管理部门对事件的妥善解决,线上的协同治理则是对相关管理部门治理方式的网络化延伸。对于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而言,线上线下的协同联动式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3.探索不同音乐曲风

除了流行音乐,我们还鼓励学生学习和演奏不同的音乐曲风,如民谣、电子音乐等。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元性和时代特点,为他们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广泛的视野。举例来说,学生可以通过演奏民族器乐如竹笛来探索中国传统民谣的演奏方式,或者运用古琴来创作电子音乐的独特声音。通过这一多元化的音乐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时代的音乐潮流,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统一。学生将学会如何融合不同音乐曲风,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展现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例如,学生可以创作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电子音乐的作品,以呈现出融合古老与现代的音乐风格。这有助于培养具备广泛音乐素养的学生,使他们在不断发展的音乐领域中具备竞争力,同时保持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了解。这种多元化的音乐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音乐领域脱颖而出,还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为世界音乐贡献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声音。

(二)跨界合作

1.与舞蹈领域合作

与舞蹈学院或舞蹈团队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可以共同创造融合音乐和舞蹈的综合演出。这种协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互动,还促进了跨界合作和创新。举一个例子,学生可以合作创作一场现代舞蹈演出,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呈现出协调的视听表演。音乐家和舞蹈演员必须共同协作,以确保音乐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无缝衔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表演。

这种合作不仅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还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和协调能力,拓展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必须理解舞蹈的情感和动态,以创作音乐,将其与舞蹈完美融合。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互动。通过与舞蹈领域的合作,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和舞蹈的无缝融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演出作品。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多样艺术形式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演出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够跨越不同领域的杰出艺术家。

2.与戏剧领域合作

以一个实例而言,学生可以参与创作一部音乐剧,结合音乐和戏剧表演,将故事通过音乐和角色的表演展现出来。音乐不仅成为情感的表达方式,还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将音乐与戏剧情节相融合,以确保音乐元素与角色的发展相互协调。这种跨界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戏剧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通过与戏剧领域的合作,学生将学会如何为观众呈现音乐与戏剧的完美融合,提升了他们的戏剧感和表演技能。

3.与电影领域合作

合作电影学院或电影制作团队为电影制作音乐配乐或音效,是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另一个有价值的合作领域。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将音乐与视觉媒体完美结合,还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创作领域。

学生可以参与为一部电影制作音乐配乐。例如,他们可以创作原声音乐,以适应电影的情感和情节。这种合作要求学生紧密与导演和制片人协作,以确保音乐与电影的情感相契合。学生必须理解电影的节奏、情感和情节,以创作出引人入胜的音乐作品。这种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跨界音乐创作的机会,还拓展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领域。学生将有机会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为音乐创作贡献他们的才华,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技能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电影音乐领域获得成功。通过与电影领域的合作,学生将学会如何为不同类型的电影创作音乐,满足影片的情感和氛围需求,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功。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创作领域,还为电影产业注入了新鲜的音乐创意,提升了电影的音乐质量。

(三)科技的应用

1.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全新的音乐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进入音乐演出场地,或使用增强现实应用与音乐互动。这种技术的运用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音乐,并与其互动。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视听元素,培养出对音乐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还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在高校音乐课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式学习体验。通过身临其境的虚拟音乐场景,学生将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2.人工智能(AI)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音乐教育。AI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提供定制的内容,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和提高技能。这一定制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学习音乐。通过AI 的协助,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并实现更高水平的表演和创作。个性化的音乐教育将成为未来音乐发展的重要趋势,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满足他们的学术需求。AI 技术的应用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实现音乐领域的潜力。

3.在线平台

创立在线平台,以便更轻松地获取音乐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随时访问相关资料,与导师互动,并与其他学生合作。这一虚拟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学习,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能够更便捷地学习音乐。这种虚拟学习环境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创作,促进了音乐学习的发展和多样性。在线平台提供了学生与导师互动的机会,促进了远程学习和合作。通过在线学习,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访问相关资源,扩展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虚拟学习环境将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为更广泛的学生提供音乐学习的机会。

(四)乐器制作与维护

在课程中引入乐器制作和维护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乐器的深刻理解。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制作和修复民族乐器,这将有助于传承这一技艺。同时,了解乐器制作过程也能增进对乐器音色特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乐器的尊重和保护。通过传统中国乐器制作工作坊,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像二胡、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这不仅使他们深入了解乐器的独特结构和音色特点,还培养了乐器制作的技艺。此外,维护和修复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乐器如古琴、琵琶需要经常地保养。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更换弦、修复木质部分、清洁和调整这些乐器,以保持其音质和性能。这有助于传承乐器的技艺,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尊重和保护。通过乐器制作和维护,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他们将亲身体验到制作和调整乐器时的决策如何影响音乐的表达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声音特点。最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保护。通过了解乐器的制作细节和历史,他们将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珍贵性和独特性。此外,建立乐器制作和维护的工作室,提供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以及数字化资源,将丰富资源,使学生能够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和教材。通过引入特定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乐器制作和维护方法,高校民族器乐将更好地融合传统与时代,培养具备更深入理解和尊重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的学生。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技能,还激发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情,促进了音乐传承的可持续性。

(五)学生实践和演出机会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和演出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演奏和表演技能。学生应该被鼓励积极参与学校乐团、室内乐队或进行独奏演出。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生将有机会将所学技能付诸实践,提高他们的演奏经验、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技能。参与学校乐团或室内乐队,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与其他音乐家一起演奏的乐趣,还有助于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在这些集体演奏中,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不同乐器和声部相协调,如何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学生将深刻理解团队协作对于音乐演出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出互相尊重和倾听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音乐生涯至关重要。此外,鼓励学生进行独奏演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锻炼他们的独立表演技能,提高演奏自信心。学生可以通过独奏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同时培养音乐会演技能,这对于他们未来的音乐生涯至关重要。独奏演出不仅仅是展示技巧的机会,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表达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通过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学生将建立起坚实的演奏经验和舞台表现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生涯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社会参与和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如民间音乐表演、音乐节和文化节庆,将音乐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与社会进行积极互动,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这种社会参与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实际运用,同时将音乐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文化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民间音乐表演,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民众进行直接互动,并传播音乐文化。这种互动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经验,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学生参与民间音乐表演时,不仅是音乐家,更是文化传承者,他们承担着将传统音乐传递给下一代的责任。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经验,还培养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音乐节和文化节庆提供了学生展示他们音乐才华的机会。通过演出和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拓展他们的音乐圈子,结识志同道合的音乐人,同时为社区带来音乐的欢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还加深了他们对文化活动的理解。学生将学会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中进行音乐表演,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沟通能力。

四、结论

高校民族器乐需要在传承性与时代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传承中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使命,但也需要适应现代音乐的发展。通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跨界合作以及科技的应用,可以实现这一平衡,培养具备传统底蕴和现代创新能力的优秀器乐人才。这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还能为音乐领域的创新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器乐跨界乐器
跨界
跨界
学乐器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乐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