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2023-02-19 12:19刘洁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音乐家声部音乐作品

刘洁(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一、引言

(一)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概念

多声部音乐是一种音乐形式,其中同时存在多个独立的声部或音轨,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隐性知识是指不太容易被表达或传授的知识,通常需要通过经验、实践和深入理解来获得。在多声部音乐中,有一些隐性知识是需要音乐家通过实际演奏和深入研究才能领会的。具体来说,多声部音乐中的隐性知识包含三大类,第一,技巧性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主要涉及多声部音乐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巧。它包括如何运用恰当的演奏方法来表现出作曲家所要求的音乐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声部的组合和互相配合来创造出更加复杂的音乐效果。第二,认知性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主要涉及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如何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以及如何把握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这种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来获得。第三,文化性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主要涉及多声部音乐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它包括如何理解和解释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以及如何把握音乐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这种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对音乐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深入了解来获得。

(二)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重要性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们对于音乐家和作曲家在演奏和创作多声部音乐时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有助于音乐家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情感和意图。对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音乐家传达更丰富的音乐信息。其次,在和声和和谐性方面具有重要性。了解和声的概念和和弦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和演奏和谐的声部运动,可以增强音乐的和声美感,使音乐更加悦耳和吸引人。再者,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对作曲家至关重要。作曲家需要理解如何编写复杂的多声部作品,以实现他们的创作愿景等。总之,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对于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都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增强音乐的质量、美感和表现力,使音乐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深度。因此,音乐家和音乐学者通常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这些隐性知识。

(三)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音乐、文化和艺术意义。首先,从保护音乐传统的角度来看,多声部音乐是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历史时期和文化的音乐表达。通过传承隐性知识,我们可以确保这些传统音乐作品不会被遗忘,而是继续在今天和未来的音乐中存在。其次,从音乐艺术中蕴含的情感角度来说,多声部音乐往往富含情感和故事性,传承隐性知识有助于音乐家更好地传达这些情感和故事。这使得音乐作品能够触动听众的心灵,产生深远的情感共鸣。最后,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音乐传统,还为音乐带来深度、情感和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培养音乐家的技能,保护音乐作品的持久性,并促进音乐的创新。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这一传承和发展的深刻意义。

二、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体系概述

(一)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构成

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音乐理论。在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一些要素和原则,如音韵、旋律、节奏、和声等,是构成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基础。这些要素和原则在多声部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拓展。第二,民间音乐元素。中国民间音乐中包含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和风格,如民间歌曲、舞蹈、戏曲等。这些元素和风格在多声部音乐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形式。第三,地域性音乐元素。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也有所不同。这些地域性音乐元素在多声部音乐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和形式。第四,音乐表演技巧。多声部音乐需要多个声部配合表演,因此,需要表演者具备较高的音乐表演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演唱、演奏、指挥、伴奏等,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中逐渐掌握。第五,音乐创作经验。多声部音乐创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创作思路。这些经验包括对音乐史、音乐风格、音乐心理学等方面的了解和应用,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二)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特点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深度,涵盖了和声、旋律、对位法、节奏、音色等多个方面,在每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音乐家和作曲家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以下是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一些主要特点:第一,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多声部音乐通常由多个独立的声部组成,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旋律和和声线。这导致音乐变得复杂多样,要求音乐家在不同声部之间保持平衡和协调。第二,具有和声规则。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核心,音乐家需要了解和声规则,以确保声部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包括对和弦构建、声部的和声进程和和声规范的深入理解。第三,旋律发展和声部交互。一方面,多声部音乐中的旋律往往需要发展和演变,以保持音乐的吸引力。音乐家需要了解如何在音乐中发展旋律,以让听众保持兴趣。另一方面,声部之间的交互对于多声部音乐至关重要,音乐家需要明白如何使声部相互呼应、对答和交流,以创造富有表现力的音乐等等。

(三)开展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的途径

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音乐素养,拓展音乐领域的职业和创造机会,同时传承和弘扬音乐文化。以下是开展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的途径分析:第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教师团队。教师是引导学生掌握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关键角色。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由多声部音乐教师组成的团队,共同探讨和研究音乐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此外,除了校内教师,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音乐导师来校授课或开办讲座,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更深入的音乐隐性知识。这些导师通常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第二,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音乐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学校可以设计相关的音乐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多声部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比较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与层次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可以开设多声部合唱课程,让学生在演唱中亲身感受和掌握音乐隐性知识。第三,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工具。现代技术工具可以成为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的有力支持。学校可以利用音乐软件、音频编辑工具等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多声部音乐的构成和特点。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音乐教学网站、社交媒体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交流渠道,促进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第四,要重视并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多声部音乐的实践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音乐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加深对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音乐机构或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通过合作,可以共享教育资源,交流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同时,合作机制还可以促进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第五,要重视评估与反馈。开展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教育途径,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承载了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信息

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承载了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备历史传承性。多声部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通过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研究,可以了解民间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传承方式和文化内涵等。第二,是民族文化的特定符号。多声部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通过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等,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第三,具备社会交流的作用。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在社会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多声部民歌往往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这种传承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通过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种社会交流的方式和特点,为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第四,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对于人类学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一方面多声部民歌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形态。通过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的研究,可以为人类学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和视角。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声部音乐作品可能会发生变化,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跟踪多声部音乐的演化过程,人类学家可以了解文化传承的动态,以及文化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下发展和改变。

(二)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可以提升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在提升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多声部音乐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它可以记录特定社群的历史、价值观、传统和情感。多声部音乐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和声、旋律、乐器和歌词,这些元素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此外,声部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帮助弘扬和传播民族音乐传统。通过学习和演奏传统多声部音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保留并传承音乐传统。其次,参与多声部音乐的学习和演奏有助于个体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身份。音乐家和听众能够与自己的文化根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此外,通过表演和传承多声部音乐,社群可以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这有助于树立文化自豪感,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充满信心,同时也能够与其他文化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对话。最后,一方面,多声部音乐常常具有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够触动人心。通过参与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情感内涵,加深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多声部音乐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民族的多声部音乐,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和宣扬等。

(三)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可以促进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对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丰富了音乐的语言。这一知识包括和声、对位法、旋律发展等复杂的音乐技巧,为作曲家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工具。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作曲家能够创作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音乐作品。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使音乐作品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有助于推动音乐的创新,拓展了音乐的表达领域。其次,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促进了音乐的跨文化融合和多样性。音乐隐性知识不受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作曲家可以跨越不同的音乐传统,吸纳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合它们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这种跨文化融合丰富了音乐的内涵,推动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作曲家的跨文化实验在音乐中创造了新的声音和风格,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再次,多声部音乐的复杂性鼓励音乐家和作曲家进行实验和探索。多声部音乐涉及多个声部的互动,这为音乐家提供了实验的空间。他们可以尝试新的和声组合、声部运动、节奏结构等,以寻求新的音乐效果。这种实验精神推动了音乐的前进,鼓励创新。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激发了音乐家的创造力,推动了音乐的不断发展。最后,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有助于创造新的音乐形式和结构。作曲家可以通过组织多个声部的互动来创造独特的音乐结构,这些结构可能在以前的音乐中没有出现过。这为音乐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了音乐形式的不断演变和创新。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为音乐的结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对提升社会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从文化体验的角度来说,多声部音乐演出和欣赏是一种共同的文化体验,不论人们来自不同背景、信仰或社会群体,他们可以在音乐的美妙中找到共鸣点。这种共同的体验可以促进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加强社会中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他们之间的互信和互动,可以建立更紧密的社会联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多声部音乐传承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和声、旋律、乐器演奏技巧等。这些传统的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还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根基。人们可以通过参与和欣赏这些传统音乐来感受到自己文化的连续性,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此外,多声部音乐促使音乐社群的形成,这些社群汇聚了对音乐的共同热爱。这种社群提供了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使人们能够建立深刻的友谊和联系,这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从尊重文化多样的角度来说,多声部音乐不仅传承了本土文化,还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这种多样性的音乐形式鼓励人们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从而建立一种包容和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减少社会中的偏见和冲突,增强社会的和谐性。

(五)多声部音乐隐性知识可以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在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多声部音乐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不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可以跨越文化边界,通过共同的音乐语言进行交流。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从传承进而发展的角度来说,多声部音乐的教育和传承对于文化传统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演奏传统多声部音乐,人们可以传承自己文化的音乐遗产,将其传播给新一代,从而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再者,多声部音乐演出和合作可以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平台。音乐家和艺术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音乐和艺术,与其他文化的创作者合作,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作品。这有助于建立各种文化之间更强的联系,增进文化的共同理解。此外,多声部音乐的交流和融合势必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使得观众有机会欣赏到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这种体验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文化力量。这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论

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是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源,它通过传递和保护音乐技巧、和声规则、旋律构建等元素,有助于保持文化传统的完整性和独特性。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传递文化的历史和价值观,还能够激发新一代对自己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与此同时,多声部音乐的隐性知识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作曲家和音乐家可以借助这些知识元素,创造出新颖、多样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创造出融合传统和现代的音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化艺术,为文化注入新的创造力,还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使音乐能够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为文化活力、健康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猜你喜欢
音乐家声部音乐作品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姚铜(音乐家)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