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效开展
——基于“双减”政策实施两周年的阶段性审视与反思

2023-02-23 23:23陈中文杨航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学校服务

陈中文,杨航琳,李 威

(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课后服务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1]。提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走向。然而,实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迭代升级,必须依靠科学的课后服务标准和模式作指导和支撑。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标志着中小学校内外教育生态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中小学课后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对于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课后服务实施水平明显偏弱。如何保障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效开展,是当前乡村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湖北省黄冈市是位于大别山区、革命老区的教育大市、教育名城,基础教育曾经享誉海内外。在“双减”政策颁布近两周年之际,调研团队走访湖北省黄冈市4个县域11个乡村中小学教学点,拟从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主体责权、保障内容标准、保障经费来源及保障结果反馈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从现存问题的解决中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寻求发展之道,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提供参考。

1 “双减”政策下构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体系的理论意义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村学生多元发展的有效途径。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保障问题涉及“谁来保障”“如何保障”及“保障效果如何”等核心问题而衍生的一系列体系建设问题,包括“课后服务主体保障、服务内容保障、服务时间、地点与形式保障及服务效果保障等复合性要素体系”[2]。当前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在微观上是为满足乡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而提供的教育支持,在宏观上则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对其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向着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1.1 促进城乡良好教育生态构建的必要条件

“双减”政策的实施和深化,是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学生课外辅导乱象、放学后无人看管、学生身心发展错乱[3]、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4]等问题的有效应对,建设健康有序的义务教育环境已迫在眉睫。但是相关研究发现,当前义务教育生态系统所遭遇的问题不仅存在程度上的严重性和广泛性,而且在本质上呈现出根源的深刻性和因素的多维性。特别是乡村教育,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家庭资本相对处于劣势、学校基建相对破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陈旧等原因,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愈发凸显。例如,《2022年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报告》调查显示,我国乡村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明显进步,但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方面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前提。为此,亟须加强“双减”政策的引领和支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以一种新理念、新途径,激活近乎休眠的乡村教育生态,为乡村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质学习提供支持。课后服务的现实功能之一正是能致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扭转功利主义的育人观,它以保障的方式就乡村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课后服务资源、课后服务形式等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实现一体化愿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图景。

1.2 促进乡村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可行途径

乡村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意义与现实需求。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乡村学校如何培养具有乡土情感和现代素养的人才有着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和教育公平的推进,人民对于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有着更多诉求,希望通过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及完备的乡村教育体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当前乡村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来看,虽然整个宏观性的教育政策系统就乡村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师资培养、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等进行大量政策供给与调适,但是由于乡村所处的地域限制,以及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留守乡村的教师、学生大多不能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见,政策上再完善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与实际的乡情、校情和学情结合。例如,浙江省嘉善县丁栅中心学校,该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田歌”社团课,利用非遗“嘉善田歌”的传承资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乡土情感,打造了乡村学校的文化特色[5]。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地方仍存在着文化课程挤占课后服务时间、监管乏力、执行错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能够以一种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的方式,丰富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增强乡村学校的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我国乡村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提供服务动能。

1.3 促进乡村学生文化资本积蓄的有效方式

乡村学生由于家庭和地域的限制,往往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本,导致他们在教育和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据林小英等实地调研走访显示,留守乡村的学生在家庭背景、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投入、竞争意识和职业规划方面确实处于弱势的地位[6]。“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政策推进乡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同样的“服务”课程,进而防止原生差异经由课后服务演变成社会差距,形成布迪厄(P.Bourdieu)所揭示的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机制。调研团队深入田野,与乡村学校校长及学生深入访谈发现,乡村学生渴望多样化、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认为乡村学校开展多样的课后服务可以丰富乡村学生的文化体验、增强乡村学生的文化技能、激发乡村学生的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家庭经济差异等先赋性因素所导致的乡村学生机会受限,保障了乡村学生形式意义上的平等。

2 “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问题审视

由于乡村学校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涉及社会力量干预、教育资源配置、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教育公平认知等方面因素,使得其在实施中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2.1 课后服务保障主体的责任不明确

“双减”政策实施中的课后服务保障涉及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但由于参与的力度和方式不同,加上政策中没有对课后服务保障的目标、对象、内容、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各方在权力运用和责任界定上没有准确的定位,影响整个课后服务保障主体间的协同效应。走访黄冈市4县域11个教学点过程中,S学校的校长反映:“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对受限,向地方行政部门提出各项保障师资支援、保障经费使用、设施维护等要求时,地方政府总是口头上表示配合,但迟迟不见行动。”访谈中多个校长反映,“双减”政策的推行对家长参与课后服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乡村孩子的大多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参与孩子在校教育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并且,对课后服务的理解带有偏差,对课后服务心存质疑,担心课后服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样,作为课后服务保障责任主体之一的学校常常只是简单地或变通地执行规定,认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开展教学既能省事又能提高学生成绩,同时也能提高教师待遇。这样的现象在湖北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适性。有学者在陕西省的调研中提及仅16%的教师反映学校课后服务采取“在校教师和校外教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第三方机构教师参与”的课后服务仅占0.4%;“社区、科技馆等志愿类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仅5.5%[7]。如果课后服务的相关主体没有明确实施细则,不仅会影响其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可能会让各个主体陷入混乱复杂的育人环境中,导致精力浪费和育人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

2.2 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供给不精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8]。但是,乡村学校在实际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时,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乡村学校更多聚焦课后服务的开设,对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供给不精准,缺乏科学研究,课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创新性、针对性缺失。截至目前,调研团队对湖北省黄冈市11个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有44.4%的家长反映,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存在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的现象,且有27.8%的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内容认可度较低。一是课后服务内容多样性不足。受乡村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限制,部分乡村学校以象征性地开设3~4个社团班的形式开展课后服务。此举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导致课后服务内容单调乏味,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二是课后服务内容创新性不足。多数乡村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段主要以“体育类”课后服务为主,学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没有挖掘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自主课后服务课程,课后服务育人功能不强。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供给,主要考察的是课后服务内容与学生需求、教育目标、地域特色的匹配度,包括活动项目、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等方面。活动项目可以通过数量、种类、覆盖面来测量,那么对活动形式的适宜性和活动效果的满意度应该怎样来评判,如“学生兴趣”“学生发展”等无形概念如何通过有形的指标进行明确的衡量,则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2.3 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来源不稳定

“双减”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势推进,政策要求各地政府全力支持“双减”落地,特别是保障课后服务所需经费。但对于乡村学校,经费从地方政府到学校经常会经历层层“截留”,课后服务保障经费去向何处值得关注。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指出:有12.7%的学校反映课后服务教师补贴没有任何经费保障,19.5%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未收到报酬,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来源于财政补助的比例不足20%,且不同学校之间的经费补助金额也存在较大差距[9]。调研团队针对此问题展开调研,发现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补贴不到位。L中学校长反映:“我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经费基本都是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向学生收取合理的课后服务经费,但这部分经费也只够按最低标准支付教师课后服务费用,课后服务的场地、器材等其他经费匮乏,政府补贴经费并没有下达到学校。”二是费用被挪用压缩。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的开支,将本应用于课后服务的经费挪用,导致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有些学校为了节省课后服务的成本,削减教师的课时费、挤占教师休息时间,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从而挫伤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是变相“俘获”教育公共资源。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经费的来源单一、不稳定,监管的力度不够,就会影响课后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从而形成“双减”推进的巨大阻力。

2.4 课后服务保障结果的反馈不及时

目前,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的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方式不灵活、效果不明显,亟待对该反馈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是反馈结果的应用缺乏针对性。乡村学校课后保障的结果反馈应该是为了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为了完成形式上的任务。但是,目前反馈结果往往没有根据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乡村学校的特点和差异。因此,该反馈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还须进一步细化和个性化。二是反馈结果的监督缺乏力度。乡村学校课后保障的结果反馈,不仅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指标,还需要有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以确保反馈结果能够真正落实到课后服务的实践中。但是,目前监督和评估机制往往存在着形式主义、走过场、缺乏参与等问题,导致反馈结果不能反映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该监督和评估机制的严格性有待加强,还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访谈结果表明,目前课后服务反馈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之一就是将反馈结果作为形式化的文件,根本原因在于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主体的意识缺乏,过于注重课后服务的形式而忽视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当课后服务保障结果反馈体系处于一种“缺位”状态时,不但可能使得课后服务不同主体在协同参与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耗散、被曲解与误解、遭遇简单解码”[10],而且也难以及时调整和完善课后服务质量管理标准。

3 “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向

乡村课后服务保障的本质是由需求分析、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环节构成的系统化管理过程。因此,为保障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应坚持质量与效果的核心目标,总结成果和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内容和执行方式,最终建立起符合乡村特色的课后服务保障工作机制,为培养乡村优秀人才和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建立责任共担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分工

推进“双减”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各教育主体优势互补、课后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育人模式。第一,明确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共同目标。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复杂的、变化的和多样的问题,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积蓄乡村学生的文化资本,缩小因地域差异导致的学生群体阶层分化,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目标。需根据不同主体的不同资源和能力,调动高效的公共参与,建立起以乡村学校为主导,多方主体深入参与的课后服务共同体。第二,明确课后服务保障主体责任边界。政府要在整个课后服务保障体系中起到统筹部署、宣传引领、督导监管及空间赋能等“元治理”作用。主动结合乡村的乡情、校情和学情,为其他社会力量全程参与课后服务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和实施适合的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培养和管理课后服务的专业人员,建立和完善课后服务的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后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乡村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服务资源和渠道,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乡村学校可与当地的农业协会合作,开展系列农业科普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时间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业生产,培养农业兴趣。

3.2 创设服务适配环境,提升内容供给准度

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的经济进步、教育的改革创新等相适应。乡村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条件,提供符合乡村特色和学生兴趣的课后服务内容,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课后服务环境,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创新。第一,建立课后服务需求分析机制,了解乡村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和困难,制定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和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做法,提高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乡村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课后服务的期望和建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后服务活动,如辅导、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满足乡村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第二,建立课后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乡村学校内外的课后服务资源,如教师、志愿者、社会组织、网络课程等,拓展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后服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微信群、云盘等方式,搭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方便乡村学校与其他学校、机构、个人进行资源交流和合作,引入更多的专业人员和优质内容,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服务选择和机会。第三,鼓励乡村学校根据本地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开发不同形式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提升课后服务与乡村教育的契合性。例如,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石梁镇中心小学利用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势,开展了“绿色教育”项目,让学生参与种植、养殖、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打造了乡村学校的技能特色[11]。

3.3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稳定经费保障水平

调研团队走访发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和学生缴纳服务费用的方式进行,但在实践过程中资金来源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双减”的落地。第一,构建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机制。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来源不稳定,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容易导致经费的不足和不及时。为了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稳定经费保障水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经费,如:鼓励社会各界对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进行捐赠,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励机制;与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式,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第二,建立动态的经费分配机制。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要根据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后服务的需求变化,合理调整经费的分配比例和使用方式,保证课后服务保障的资金效益。例如,可以根据乡村学校的规模、地理位置、教育水平、课后服务内容等因素,制定差别化的经费分配标准和指标体系;根据乡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因素,制定灵活多样的课后服务方案和预算计划;根据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评价结果、改进措施等因素,制定动态调整的经费使用规范和考核奖惩机制。

3.4 秉持持续改进理念,发挥结果导向效用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完善、规范尚需努力,但要着眼未来,及时制定政策,提高各方对课后服务保障的重视认同,实现有效推进。第一,建立及时的结果反馈机制。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的效果,要及时将反馈信息传递给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团队、家长委员会等,就“课后服务的规模、类型、成本、质量、及时性、公众满意度等一系列过程性和结果性关键点进行考察”[12],增强各方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促进沟通协作,形成共识和合力。例如,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平台或渠道,向社会和家长公布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的效果评价结果,并征求意见反馈;通过教研活动或培训交流,向教师团队分享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的效果评价经验,并进行研讨交流。第二,建立动态的结果改进机制。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保障的效果,要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调整优化课后服务保障的内容、方式、标准等,持续改进课后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乡村学生的满意度和发展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或减少某些课后服务项目,提高或降低某些课后服务标准;根据家长的期待和建议,完善或改变某些课后服务方式,增强或减轻某些课后服务负担;根据教师的投入和困难,提供或取消某些课后服务支持,奖励或惩罚某些课后服务表现;根据社会的支持和评价,借鉴或创新某些课后服务模式,扩大或缩小某些课后服务范围。

猜你喜欢
双减学校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