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策略研究

2023-02-24 15:22
时代商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使用者决策

李 菁

(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财务分析,就是一项基于企业的相关数据与信息,综合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企业经营规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专业性工作。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层、投资者、政府部门等相关信息使用者十分重要,它是企业发展实绩的量化体现,是评价现代企业综合能力的标尺与依据,更是推动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有力支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层重视度不够、财务人员分析能力不足、分析模式模板化、分析方法格式化、分析缺少非财务指标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财务分析质量不高、参考性不强,并没有能为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评判依据,从而也未能发挥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作用。因此,提升财务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分析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有效财务分析的要求,最后总结了现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个人建议。

一、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分析的定义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情况,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进行评价,对企业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财务数据使用者更好的评价企业、更精准的做出决策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现实工作中,财务分析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四种方法较为常用。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同一企业不同时间里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相同时间下不同企业之间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来分析数据之间的规律性与差异性。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在不同时间点下相同指标数据的变化,来了解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变化及其原因,预测企业未来状况。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单独分析某影响因子,来了解该影响因子对整体所造成的影响主次、大小及程度等。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相关指标的比率,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三)财务分析的作用

1.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企业发现不足,从而“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来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掌握企业的经营规律

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历年财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的发展特点,并预测企业的发展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竞争性。

3.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够通过财务分析,及时的掌握和判断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为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对企业风险进行防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各种风险,为能有效的应对风险,就需要利用财务分析来进行风险分析及规避,为企业寻求突破和发展。

二、企业开展有效财务分析的标准

(一)财务分析应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及时准确地反馈财务信息

任何有效的财务分析,都要建立在企业经营实绩中,脱离了企业实际,财务分析就会无任何价值可言。因此,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是进行有效财务分析的基本前提。同时,只有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才能有效的总结出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规律,进而为高质量的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二)将科学发展观贯穿财务分析全过程,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绩效评价

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状态,只有理性的思考企业发展规律,用科学的理念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更要对能够反映公司价值以及成长能力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确保财务分析的结果能够全面的评价企业绩效,有从而助于经营管理层进行长远的决策部署。

(三)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从来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应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联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让财务分析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综合信息,对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研究与思考,进而推动企业全面、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四)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企业财务分析质量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分析工作的主力军,其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分析质量的高低。因此,财务人员需要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打好基础;同时,财务分析人员还需提高自己的格局,跳出账务处理的局部思维,站在整个企业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拔高财务分析的价值高度,为经营管理层的精准决策打好数据基础。

(五)增加非财务指标,多维度进行财务分析

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拘泥于财务报表,运用固定模式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但是,随着新兴经济的不断发展,仅仅运用传统思维进行财务分析则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当今社会也不乏存在许多非财务专业的信息使用者,过于传统的财务分析往往加大了这部分信息使用者的理解难度,从而失去了财务分析为数据需求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的初衷。因此,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经营实绩,不断创新财务分析方法,提供更加全面、易于理解的分析结果,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不够

现实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财务部门就是“账房先生”,只是对公司日常报销、费用等进行简单处理,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更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充当的重要角色。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得来的分析结果并未受到管理者的重视,财务分析对决策的参考价值难以呈现,因此大大的打击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财务工作不受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与认可,公司难以设立专门的岗位全职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因此,根据经营实绩统筹规划财务分析工作,进而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二)相关工作人员财务分析能力不足

财务分析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核算工作,它是一门技术性与专业性更强的工作,需要相当的分析与总结能力,能够站在公司经营全局的角度对公司整体业务进行思考与分析,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财务分析人员除了能做好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之外,还要能从财务数据中找出企业成长的规律、从分析中得出企业的运营实绩、从总结中归纳出企业的发展方向。但在现实企业中,绝大多数的财务人员通常把自己仅仅定位于核算会计的职能,忙于日常琐碎的账务处理,很难做到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全面、灵活的去探究企业经营的潜在规律,这种模式下得到的财务分析结果对企业经营决策也难以发挥充分的参考作用。

(三)财务分析局限于传统思维,分析深度不够,全面性不足

目前大多数公司的财务部门集日常账务处理与财务分析等多项工作于一体,财务分析工作也多由相应的会计兼职完成,在分析实操中难免会局限于传统财务思维。运用传统思维、理论模板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的公式化分析处理,往往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特色性与经营发展中的特殊性;同时,由于过于拘泥于分析通用公式,很可能在分析过程中忽视了经营的全貌及其动态发展状态,因此在此种分析模式下得到的数据结果,往往过于理论化、模式化,难以贴合公司经营实绩,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者对未来发展决策的参考需求。

(四)财务分析缺少非财务指标

传统方法下的财务分析都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运用模式化公式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其中存在一部分财务信息使用者为非财务专业出生,因此过于专业的财务分析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息使用者的理解难度;同时,社会各方对公司评价方向也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甚至对于员工满意度、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指标也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关注。因此,财务分析仅仅依据于财务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财务部门还需要结合社会合理需求,联合内部各职能部门,适当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社会各方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财务分析结果而努力。

四、财务分析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策略

(一)提升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度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者应当改变以往对财务岗位的刻板印象,认识到财务并不是记流水账、报销费用的普通工作,而是能通过日常核算到综合财务报表来反映企业经营全景,再到透过数据寻找企业成长规律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管理层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是提高财务部门财务分析工作主动性的动力源泉;同时,通过将财务工作者日常工作表现、积极取得财务专业职称证书等纳入日常薪酬考核范围,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是鼓励财务部门高效工作的有效途径。此外,企业可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以指导财务分析工作更加规范的进行。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在财务部门专设财务分析岗位,建立专人专岗,全职研究企业经营在财务数据中的反映,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为企业经营管理层进行有效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财务分析水平

财务工作涉及面广,日常工作繁琐、重复,但是每一环工作都对企业健康运转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财务工作者时,注重工作者的责任心与专业能力,尽量引进优秀的财务人员来匹配财务工作。同时,面对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及时的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企业可结合实际,适时的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邀请行家进行技能指导,以帮助会计们及时学习最新的专业领域知识,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身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主动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会计工作能力。财务工作者应该跳出日常账务处理思维,学会总结与思考,提高财务分析水平。企业管理层可结合实际,适当让财务工作者参与到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去,让财务工作者能够更好的结合企业经营特色,打破常规的模板式财务分析思维,进行多角度的财务分析。

(三)创新分析方法,建立科学的分析指标体系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用统一的模板定义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向,并且这些分析方法的运用前提里往往具有假设性,因此完全套用传统方法进行的财务分析,模板化较强、针对性较弱,并不能成为管理层高质量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因此,财务部门应当学会突破思维定式,运用科学发展观对财务分析工作全过程进行充实,并结合经营实际,使得财务分析更加贴合经营实绩、分析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同时,财务人员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科学财务分析方法的指引下,相应的摸索出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指标及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保财务分析报告能够更加全面的反馈企业经营状况、成长规律、企业价值等,提升财务分析质量,为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四)合理引入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传统模式下的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数据来进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不是和经济业务发生同步,而往往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这就使得财务数据的反馈实则滞后于企业的经济业务实际成为财务指标分析的常态,在这种方式下得到的财务分析结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价值也是大打折扣。同时,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不仅仅需要财务数据进行决策支撑,同时也需要客户、员工、市场、政府等多角度非财务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如果仅仅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报告,并不能全面的满足各方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合理需求。因此,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仅要考虑对财务数据的科学分析,更需要考虑如何联动内部各职能部门,在分析工作中注重同各个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共同将关系企业经营发展的非财务指标也融合到分析范畴里,从而保证财务分析报告能够更加科学、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另外,非财务指标的引入,也让非财务专业的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状况,从而便于其更加全面的评价企业。

五、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有效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方财务信息使用者了解、评价企业的有效途径。企业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发现财务分析工作的不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完善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工作者也应担负起提供高质量财务分析工作的重任,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善于思考与总结,共同为提升财务分析质量而努力。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使用者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抓拍神器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