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传播中的双向认同建构与逻辑递进

2023-02-24 07:25童怡源曹琦
传媒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

文/童怡源 曹琦

“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学词汇和社会化概念,有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基于此,认同也存在着层次,即原生性认同和建构性认同。由于认同的结果驱动,当自身之外的事物及情绪与自己有共通之处时,我们就会觉得亲切温暖,并由此建立起长久的情感联系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如果说原生性认同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记忆、神话、历史等形成对自身群体的认同,那么建构性认同则是经过后天有意识的培育和建构,跨区域、跨文化形成的一种新形态认同。从这个视阈出发,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基础的文化认同上,循序渐进地实现了节目的形态认同和传播认同,建构起认同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共生并进。由此,在文化自信、历史主动的前提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和生动传播注入了新活力、新内涵。

向下挖掘、向上升腾,坚定文化认同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遵循。《“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盛装华美的唐宫小姐姐、娉婷袅娜的芙蓉丽人、儒雅逸秀的纸扇书生、翩若惊鸿的水下洛神、刚柔并济的龙门金刚、情牵华夏的客家文化、涅槃重生的浴火凤凰……一个个“奇妙惊喜”穿古越今,跨越山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星辰大海里激荡起波澜,以延续性、期待感吸引受众持续感悟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悠久历史和时代价值。这种共感共知、共情共鸣,在认同上可以理解为分享他者的成功,带来自我的情感满足和信心增强。

挖掘丰厚底蕴,坚定文化自信。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距今8000年前的贾湖遗址、3500年前的二里头遗址、7000年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6800年至3500年前的大河村遗址、3300年前的殷墟写满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盈的文化内涵。植根其中的河南广播电视台文以载道、艺以弘德,在深耕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上笃行不怠,持续发力,以“长期主义”和“长线运行”的思维从文化中汲取能量和智慧,于1994年创办了戏曲文化类栏目《梨园春》,被“世界纪录认证协会”认证为“世界上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于2004年创办了武术文化类栏目《武林风》和文博文物类栏目《华豫之门》,逐渐形成了文化类节目的威武列阵。无形中,文化已经成为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注册商标”和“显性标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溯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特性洋溢的要素,是坚定的文化自信、历史主动。潜藏在自信、主动背后的,则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深度挖掘、宽度呈现。

《今又鸮声起》

《千里共婵娟》

增益文化认同,笃行文化坚持。溯源问踪,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伟岸来源于人民群众内心共同价值观的凝聚。从文化生发,向文化问道。河南广播电视台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多维度寻找与新时代观众的情感互动、文化链接。在文化类节目群的托举下,坚定地将河南卫视的频道定位确定为“文化中国”。从河南广播电视台对文化的主观认同,递进到对文化的客观表现,这其中有宏观的思想引领,也有内容的中观把握,还有精彩的细节呈现。春风化雨和静水深流中,达成了媒体对文化的认同,文化对河南广电传播平台的认同。在认同的“双向奔赴中”形成了文化意识共同体。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从遥远的数千年之前,就开始在四季轮回中按照节气、节日的节奏进行生产生活的安排,年复一年,却又新鲜不断,生生不息。从平常中看到非常,从原生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动作为,从2021年春节开始,致力于打造“中国节日”这张文化名片,两季14期的“奇妙游”节目让“文化真奇妙”感觉洋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营造的文化心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时代魅力。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外,河南广播电视台还以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创作主动,进一步打造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的“奇遇记”,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好评。目前,河南广播电视台正在深度挖掘、艺术升腾,谋划制播《“中国发明”系列节目》《“中国神话”系列节目》。从“奇妙游”“奇遇记”的小系列,再到“中国节日”“中国节气”“中国发明”的大系列,文化的坚持带来“列列成风”,文化的内涵、意境和传播风行天下。

创新范式、持续焕彩,实现形态认同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的向下扎根带来了向上成林,左右舒展带来了满目芬芳。在培养观众黏性、增益收视期待中,用系列化的节目建立起峰值不断攀高的忠实拥趸。节目的高质量、内容的主旋律、表达的新鲜度,借着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形成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我们都知道,单就表现形式而言,许多文化内容都是静态的,缺少与观众直接对话和交流的便捷。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驱动出发,进行文化的表达绝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搬运,更做不到成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范式。为了在相互平视的状态下获得观众的认同,河南广播电视台踩准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的节奏点,从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愿景出发,用形式之美、内容之新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历史传说、艺术审美的钟爱与深爱。

切入熟悉度,端上惊喜感。通常情况下,文化传播的直接受众多为自身群体内的成员。由于他们既有的归属感和文化情结,所以对自己认知视野内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有一种天然的熟悉,在进行电视化表达的过程中如果不撷取内容、提炼形式、凝聚核心,是不可能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同的。《“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在创作上从历史观、时代观、人民观出发,以传统文化二次传播者、时代传播者的使命担当,通过节目的再造性、传播性和话题性,让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了新叙述、新表达。2022“七夕奇妙游”在延续往昔“网剧+网综”的节目编排方式上,以“情景+诗歌”为串联,通过民间传统中的“巧”为关键线索,穿越历史,纵横时空,展现和赞美了女性的勇敢、智慧、勤劳。《今又鸮声起》《七夕》《上善若水》《鹊桥仙》等节目分别映入了殷墟甲骨文、宋代百科全书《梦溪笔谈》、老子《道德经》、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这些曾经抚慰过我们成长经历的文化符号和故事,在创新表达的范式下,生发出焕然一新的神彩。熟悉中的陌生,惊喜中的惊叹,文化的霓裳羽衣“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带给观众全新的内容共情、形态认同。

技术赋新能,创意优形态。内容传播与观众认同就好比一张纸的两面,是互为依靠,共同支撑的,失却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形成传受关系。长期以来,在文化的传播中,为了彰显其本色,尤其注重从熟悉的叙事母题进行开掘,过度强调原汁原味,这固然达到了让文化有滋有味的初衷,实现了有来头、够年头,但是“新看头”却差强人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简单地以艺术表演图解节日文化的方式,代之以内容生产、呈现手段上的锐意创新,先期综合运用抠像、3D、AR/VR视觉等创作手法,后来逐渐采用更为先进的电影机实拍、二次元形象绘制、CG动画、XR特技等技术,通过艺术化表达和青春化解读破译“文化密码”,使得节目在视觉上更具空间真实感。“唐宫夜宴”的古风、“贾湖骨笛”的余音、“洛神水赋”的诗韵、“龙门金刚”的威武在含蓄唯美、张弛有度中跃然眼前、聆听耳畔,实现了将文化基因深植到内容创新之中,再以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生动表达出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目标。自然而然,节目通过叙事体现真实感、沉浸感和临场感,激发出受众的多元认同,引导观众走入节目核心,唤醒共同的节日文化记忆。

接受差异、彼此包容,扩大传播认同

英国著名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对于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一句生动直观的描述:“Culture is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is culture。”在他看来,文化作为一种源自社会生活的符号系统,其肇始、发展、传承都离不开传播。反之,传播的影响力也受制于文化的样态和内涵。没有文化,就没有有效的传播和交流。内容和传播是提升作品影响力的两翼。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传播驱动为核心,助力节目创作的多维领域升级,屡屡“破圈”和刷屏,形成了厚重文化时尚出圈的国潮文化新标杆,展现了跨地域、跨文化传播的包容性认同。

尊重差异化,传播亦有道。由于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不同群体的人们自然会形成对文化认知和接受的差异。长期以来,有些学者把文化差异当成文化差距,以比较的形式,人为地将文化进行区分,这与跨文化传播的要义是悖行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注重从国内国际传播的双通道上进行创作,在传播认同上经历了三个层级的攀升。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和河南卫视的“大小屏”融合传播,新媒体平台早于河南卫视30分钟内播出,大屏端高密度、高频率播出;第二个阶段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的强力加持和多点推送,形成持续性的话题发酵,吸引年轻受众参与互动;第三个阶段是面向海外观众的要素宣推,放大节目影响力,达到“寰宇共此时”的天下合欢的豁达情怀共鸣。

2022年9月9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以一场充满想象力、情感度和科技芯的奇妙旅程,打造了一场古今相融、虚实相生的科技国潮盛宴,引爆全网近31亿次流量,并获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推介。其中,长短视频点击及直播流量13.2亿次,微博端有效触达粉丝11.1亿,带动节目话题阅读17.3亿人次,位居省级卫视秋晚TOP1。其中,晚会节目《千里共婵娟》引发全球华人关注和参与,相关微博话题阅读3.1亿人次,短视频播放532万次、点赞137.5万个。这种大流量与高质量“双向认同”的成就,诠释着中秋文化的浪漫,展现着普遍意义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加强国际化,形成大认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彼此认同的硬核要素。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深厚资源、独特魅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活水源泉。准确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海内外受众的心理状态和接受习惯,就要承认差异,建立共识,积极寻求认同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减少因文化差异或误读产生的隔阂。在国际社交平台上,视频内容是“优秀级”的存在,视听画面呈现出来的人物、场景、故事,更能跨越地域、文化差异而被人们认知与理解。《“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播出后,外交部发言人向全球推介,受到国外媒体关注好评,特别是多家驻外大使馆将其作为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中华文化魅力跨越屏幕、超越国界,触动了各国民众的内心。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就要在更广泛的群体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节目的表现形态和传播渠道,不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拓展节日节气、民俗习俗、诗词歌赋、典籍文物、遗址古迹等“文化符号”的外延,找准国际化语境下话语的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通过文化共情来打造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IP,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在这一点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已经以内容的优质和传播渠道的广泛,在彼此认同的框架下探索了新路。

《上善若水》

结语

没有最高点,只有最新点。在传承传播中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双向认知、双向提升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主流媒体能够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意识,进而迸发以时代审美、大众情趣进行创新表达的热情;另一方面,需要从多元风格、科技赋能的角度,形成传统文化的青春样态、时代风范;更重要的是要在开放包容、融合传播的场景中,用“中国风”“国际范”展示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神韵。在上述三个维度双向认同的层次递进中,无论是作品的形态,还是传播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认同基础之上。实践证明,立足优秀文化资源,唱响“中国风”,展现“国际范”,取得传受双方的相互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密码”和“王道”。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