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基本要义、理论境界、实践图景

2023-03-12 01:55栾云镪李前进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栾云镪,李前进,2

(1.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2.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46)

一、导言

人类社会有共同价值,亦有独特价值;有共通价值,亦有具体价值。“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系到举什么旗以及走什么路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大局”出发,就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理论性认知,成为新时代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方略。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2],这种无声的力量贯穿于中国化现代化各项事业中,在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性作用。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基本要义

(一)论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还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它的提出契合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特征。“三个倡导”的认识阶段体现我们对核心价值认识的新自觉和新高度[3],以“国家—社会—公民”相互支持的价值结构明确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承载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价值内核,体现强基固本和精神引领的双重价值定位,彰显从民族性到世界性的价值张力[4]。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最深沉持久的力量来源

人无德则不立,国无德则不兴。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需要建立在某种共同(共通)的价值追求之上,一个民族长久地凝聚除了相似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和生活习俗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价值体认,以价值体系作为连接彼此的纽带。离开互认的核心价值观便会莫衷一是,失去基本的交流基础,难以维系。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磨难而顽强屹立,就在于我们民族有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代我们迎难而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缩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寄托,集中体现着全社会对是非、善恶、曲直等问题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全体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多股力量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深沉的力量”[5]168。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意志,必须有一套形成广泛共识的价值观,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物质上要富裕,还要精神上富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式提出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发展现代化社会,培育现代化公民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稳定器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效整合多元社会意识,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系统的运行。倘若缺乏相对一致的价值体系,尤其是社会成员缺乏对价值执行标准或普遍行为准则的价值认同,那么社会便会陷入混乱和失范的状况。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为封建君主治国理政提供精神支持。西方国家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形成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犹如壮丽日出,致力于为人类社会寻找出路,“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带领人类开辟历史的新纪元,给人类价值体系认识史上带来一场伟大变革。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7],中国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阿拉伯之春”“乌克兰危机”等事件频繁登场,少数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此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中国是一个超大国家,共产党是一个超大政党,中国发展面临一个超大环境,我们处在一个超大变革过程中。”[8]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信仰迷失等现象,都是转型时期社会价值危机的表现形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些国家出现的政权更迭、社会震荡等严重问题折射出核心价值的松动,教训十分深刻。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内外部环境显得复杂而严峻,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这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基础性工程[9]显得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舆论阵地一旦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10]。对此,掌握意识形态安全主动权必须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1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12],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做强做大网络正面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和重点

文化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反映,体现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决定文化方向和性质的深层要素。有学者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主要资源,更为迫切地需要完善政治意识形态,获得富有竞争力的政治价值体系以此平衡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关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大众化的话语代替了政治化的辞令,讲了很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因而更有利于整合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从中国精神的角度以核心价值观揭示中国精神的内涵,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从民族精神的角度,以渔夫出海需要依靠渔船的比喻,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由核心价值观来承载的”[5]168;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看,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高于天,精神上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首先就是要净化党员思想认识。全党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13];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文化复兴涵养民族复兴,强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使其走向现代化;从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高度,强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14]。此外,党在百年奋进道路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不仅凝聚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反映,同时是中国精神走向现代化的生动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党史中的伟大精神,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并多次表彰先进,勉励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引导广大人民向模范学习,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二)揭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动因

1. 目标导向:凝聚思想价值共识的具体依托

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人民的最大公约数,蕴含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这是宣传思想战线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根本使命。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世界范围内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在开放的环境下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在思想交融,矛盾频发的背景下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关系需保持头脑清醒,富有战略定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5],在先进文化的浸润中实现精神富有,最终走向精神富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百年思想政治工作也总是围绕人、走进人、服务人,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执政规律、建设规律认识不断得以深化的理论结晶都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建设、社会建构、公民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三位一体”强国目标;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四有公民”任务;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专门用“全程践行”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空范围,让其融入法治、社会、生活中,为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思想价值引领。“坚持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自觉”,既上承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史,又下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国家总体发展中人民对建功时代的强烈呼唤,直指人心、简洁明了、振聋发聩,汇聚起凝聚价值共识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全新课题,培育新人的时代话语又蕴含着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资源和新条件,具有更加显著的传播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演进的时代大势下,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筑牢全体人民思想价值根基,旗帜鲜明讲政治,拿出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的常新、常变的时代特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培育人的神圣职责,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将每个人的分力整合为全社会的合力。

2.人的发展: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实践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包括人的素质结构、精神风貌和时代使命等事实性陈述,而且将选择、规范、命令等价值性判断置入其中,形塑人的思想品质,从深层次涵养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气度。人的动机行为并非纯粹的本性使然,“他们是由我们所选择的人的形象所决定的”[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通过满足和引领人的现实性需求实现的,为人的思想意志提供强烈的精神导向性,人与人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分享,生产出一种归属感和集体感[17]最终使人得以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道德认同,摆脱人的主体性困境。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是人主体性的增强。中国传统社会是共同体的社会组织模式,“我”与他者在社会共同体中构成意义的投射,因为有他人的存在,所以感受“我”的存在,每个人在这种共同体中感受到“所在”和“所是”,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并且寻求与外界的秩序。现代性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国社会的主体化倾向日渐明朗,为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提供思想奠基。其中有少部分人从社会共同体中脱离,与公共性相悖的“离群索居”使他们的价值选择多元化,陷入自我怀疑的认同危机。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总是追求社会的归属感,个体总是企图通过正确认识自身和周围世界寻求自身精神世界的慰藉,以确证主体身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体系中最深沉的精神要素,将民众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定义一个社会所支持和所反对的东西”[18],对人的形象塑造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以人格感召为依托,促使主流意识形态不断重复,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变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典型的形象塑造为基础,以调动人的自由意识为着力点,持续不断地产生调动人积极性、创造性的精神力量。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规范,破解人的公共性谜题。现代性进程中,公共性和个体性的张力日益显著。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构成的基础是乡土社会,血缘和地域是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村落单元。这些单元化个体以道德和情感作为社会交往和价值判断的支持条件,“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19]的差序格局主导交往结构。随着现代分工精细化程度提高,公共性占据主流,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权威的削弱,个人中心主义逐渐销蚀了温情脉脉的情感共同体,个体淡出公共领域,公共道德失去了公信力。社会维系的道德范畴逐渐坍塌,私人领域的界限逐渐放大,只要与私人利益无关,公共社会伦理便不会自发延展到个人之外的他人以及社会,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位直接促使个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致的价值分歧。人的现代化总是与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相伴随,这“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20]。每一种社会变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主体,“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21]。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党和国家输送优质人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正是培养现代公民公共理性的最佳范式,实现公共生活秩序由无序向有序转化,让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22],使自私自利的现象受到抑制,利人利己的言行受到弘扬。

3.思想形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诠释

现代性处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互作用的张力中,不过历史的发展不能在哲学话语中假设,不能在想象的空间倒退。审视西方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工具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丰富精神世界上作用显著,但在现代化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原初价值的背面:少数人崇拜工具理性,依靠工具的官能操控世界秩序,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变成了任由资本逻辑主导的异化存在物。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资本的再生产扩张必然导致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被资本主义的框架体系所左右,并且为其扩张提供庇护,人类历史开始成为世界史。“人性中本应有的美与善、情与爱、精神与灵魂、超越与创造等等优秀品质都没有了位置。”[23]资本成为社会的主人,人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资本的力量愈强大,人受到异己力量的统治就愈强烈。弗洛姆提出的“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和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的人”便是西方现代化的真实写照。人本应有的价值追求被理性化奴役、囚禁,这也警醒我们必须有效规避西方“资本逻辑至上”的不良诱导,从而走出西方现代化的陷阱。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进行批判反思,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人的精神需要,始终使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同时拥有现代化的观念和精神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可以与实际生活结合用以指导实际的问题,也同样是处在精神高度的前沿范畴,以筑牢精神高地的价值理性说明核心价值观在形而上精神世界中的意义表征,由此成为新时代中国人价值信仰的构成内核。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层面的价值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得到充分表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4]。中国式现代化究其本质是人本身的现代化,这里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观念、思维观点等要素在内的现代化,最为核心的不是人认识水平的问题,而是价值判断(价值观)问题。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为个人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提供可靠方法论指导,增强道德自觉,提高道德实践。

(三)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

1.以文化浸润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离开了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人民精神世界就无法富足;离开了民族精神力量的增强,“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5]。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形式和主要内容总是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规定下。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保留其抽象的规定性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随之背离其本质规定,失去应有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26]。另一方面,国家、社会、公民的建设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7]。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义利观;“天下大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家国观;“万物齐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理想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强调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理想相统一,又注重将人格自律和道德感化相承接,这些都滋养了中国人的道德实践方法论,在无声无息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传统丢在脑后,不亚于割断文化命脉,“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5]170,要搞清楚“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28]。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坚持古为今用、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扬弃对待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命脉”,更好地让先贤智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平地盖高楼,也不是另辟蹊径、另搞一套,而是始终立足于传统,使之与现代相结合,贴合现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展现。借鉴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化大众化。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话语范式转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经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转化和话语创设,还需要借鉴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知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话语策略,形成了他情理交融、生动形象、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便车”等等,以接地气、有生气的话语诠释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话语模式值得我们不断发扬光大。

2.以机制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9理论越彻底,就越能使群众信服,就越有利于被群众掌握。只有准确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引导人民意识到自身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引发人民对精神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和情感共鸣,化被动为主动,真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赋能。一方面,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需要重视载体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依托一定的规章制度、重大仪式,把其基本内涵凸显在各种行为准则当中,让群众在恪守规章、参加节日纪念、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另一方面,借助一定的文艺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在不经意间欣赏和传播各种价值观。文艺作品作为价值观的承载物肩负着重大育人使命。以好的作品启发人,以高尚的艺术鼓舞人,让文艺作品与人的心灵和思想产生碰撞,让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以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方式宣传与弘扬。此外,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内在包括理论宣讲、舆论引导、思政教育、情境创设、媒介整合、话语转换、培育践行等一系列传播环节在内的社会实践过程。无论是人财物哪一方面的保障,都要以一定的传播制度保障有效运作。一是打造大宣传格局,形成政府、媒介、受众的互信关系,打造优质传媒生态,构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普通大众等不同群体间的对话机制,引导多维主体有序开展价值传播活动,加强舆论主阵地建设。二是以生动可感的现实生活促进话语的有效生成,以“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29]的方式推动话语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那种纯粹主观产生的话语符号,而是有“可以感触到的物质事实”[30]作为思想佐证。除了单纯的传播活动,还要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前景的生动实践[31]彰显,归根结底是在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推进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制度化。主体间的思想认知水平限制传播的内容、方法和路径,掌握信息传播的实际效能,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力和执行力都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多元传播主体不断提高传播的政治能力,理解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创设良好的传播氛围,积极履行各级传播者的主体责任。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网络传播渠道,发挥新兴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优质网络资源,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增强受众粘性,净化网络育人生态,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

3.以议程设置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引发了话语分析流派的问世,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哲学家以哲学、语言学为解释框架,分析了文化语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语境转化和情景创设,需要借鉴隐喻、转喻、互文、拟象、批判、建构等话语分析理论,加强相关议题设置。话语资源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影响力、解释力,创设核心价值对话、商议、记忆语境,通过联想、回忆激发人们对主流话题的关切,置身现实事件中。整合传播议程,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总体性方法论指导,研究现代叙事理论,掌握现代话语体系传播规律,结合重大时间节点、社会事件、舆论痛点,与人民群众的历史记忆、党的蓝图勾勒、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现实议题联系起来,以政治记忆唤醒价值记忆。国家记忆、历史记忆、个体记忆、社会记忆是熔铸文化、凝结文化、培育文化的根本,时代印记、朋辈故事以直观可感的方式让传者和受众一起参与讨论,分享自身价值选择,收获持久的价值记忆。让人们感受“全面脱贫”“美好生活”“不忘初心”“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逐梦人生”“筑梦中华”等这些意识形态话语背后的价值导向。反过来,“全球气候变暖”“黑天鹅”“灰犀牛”等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困扰带来的反向建构,无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提供丰富资源。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理性认识,挖掘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的话语资源,根据传播目标、功能、定位、任务匹配相应的媒介、内容、手段,通过以传播内容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侧的美好追求,畅通高效完备的传播渠道。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理论境界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

我们党很早就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理论与实践命题。事实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在结合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贯通,旨在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具体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时间范畴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沃土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揭示,对扬弃资本主义完成人向人自身全面复归的研究,以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描绘,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人民主体价值取向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伦理追求和价值关怀,这两种文化互相交融,形成解答中国之问的实践样态和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反映社会主义这一本质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在时间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在包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又为它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养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以理论形态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概括总结。从空间范畴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功能正是在于整合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发展的价值观念,“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发展,所以才使之成为改变中国命运“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的不二法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政治设计上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方向性问题;从经济发展上解决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让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社会大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文化思想上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风貌的问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32]理论一旦脱离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不断在发展真理开辟新的道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33]。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够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所喜爱、所拥有。只有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思想状况、行为习惯、经济活动紧密结合,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增强人民对真理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人类历史发展大势,聚焦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伴随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总结提炼形成,在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活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从空间范畴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机统一。党的二十大“两个结合”的正式提出完整准确地概括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关系的关系定位和深刻本质,从理论实践到现实与传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真正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双向互动,产生共鸣。

(二)掌握了社会多元价值中的思想主导和战略主动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人们所处一个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价值分化、价值迷失、价值冲突等问题也相应出现、伴随。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活跃,产生了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当前和长远、价值多样和价值不统一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影响到文明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有力回击了当前出现的一些不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现象,而且实现了对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的统摄、整合与超越[35]。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标榜的“普世价值”仅仅考虑少部分群体利益,排斥非西方世界文明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旨在维护西方文化霸权地位,是一种文化“中心主义”。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严厉批判,指出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文明”[36],主要体现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将所处社会中的个体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相等同,企图以单一文明取代多样文明,以压制、专断、对抗的零和博弈思维方式抹杀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一种不平等的文明关系阻隔其他文明成果的创新,打着民主之名行非民主之实,表现出伪装性、虚假性、唯心性。资本至上的价值立场使得资本固有的剥削性、趋利性以及扩张所捏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谎言不攻自破,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从属资本的异化状态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侵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现代文明绝不只有西方文明。“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37],面对冲突和分歧,协商对话、携手应对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式现代化激励人民踔厉奋发,逐梦美好生活,又为世界的繁荣稳定做出中国担当;不仅为本国人民谋幸福,更以更加博大的胸襟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谋大同、谋发展,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克服西方资本主义抽象价值论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它所提倡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对价值实现的选择,积极拓宽人类共同价值路径的文明新形态。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凝聚了人心,实现党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把握了社会多元价值的思想主动。

(三)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思想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践。唯心主义对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理解总是以理论与实践二分作为基础,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视为一种精神性活动。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功能。“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56,改变世界比解释世界更为重要。马克思将实践作为构建新哲学的理论蓝本,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1]152,改变世界比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社会意识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不是来自别的什么“神秘东西”。社会意识决定社会价值,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悬置,一定有着现实的客观内容。马克思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是社会客观存在和人民主观需要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关系范畴,其价值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更高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比起其他以往任何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都会更加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不折射出社会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核心价值观内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为不同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任何社会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正是在“求同存异”,“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中建立的。尽管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但人的存在总是与国家与社会须臾不分,摆脱不了后者的影响。尽管人始终是从“自我”出发,但人的关系源自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这样才能不断地以自身的智慧洞见国家、社会,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换言之,个人会从自身的经历、背景对国家、社会作出主观评价,这种评价一定基于当下的社会环境,而且会从历史变迁、社会变迁等不同关系维度作出反馈。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经历不同、阅历有异,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虽然持有不同价值观是常态,但归根到底是由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共同形塑的。近代中国受到列强掠夺,国家“硬核”遭受创伤,社会性质随之发生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新政权。随着民族复兴的进程滚滚向前,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每个人提供了丰富的评价素材,个人也会思考“我”之于国家有什么价值、社会为“我”提供了什么价值,“我”应该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最终达成依靠社会的每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实践图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培育和践行不仅符合人的社会化和道德发展规律,合乎现代人的生存样态与实践方式,而且充分契合现代性社会特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思想道德品德的引领作用,需要强化主体教育,达成思想共识、运用形象塑造,产生心理认同、涵养文化沃土,确保内化于心、注重实践养成,实现外化于行、搭建多维平台,建构协同机制,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自身意志品质,从而实现主体内在道德自律。

(一)强化主体教育,达成思想共识

公共性是现代性的共性问题,要在“多”的特殊性、多样性中寻求“一”的普遍性[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思想引领也必须面对这一思想语境,引导个体从“唯一”变为“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属于构建一种共同体,凝聚人心,提高人对社会的黏合度,中心统摄对共同体有意义的东西,从而“提供指引行为的规范,并赋予共同体的生活以意义”[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是自我教育和主导教育相结合的完整过程,主导教育仍然不可或缺,必须发挥学校主导教育对人品德建设的引领作用,通过德育有效传授给学生[42],在内化中增强秩序感、责任感、归属感。但从人思想认同形成的视角考察,人通过自身的切身经历、实践体验,选择与强化,发挥人的主体性由此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其内在核心在于思想涵化和知识内化,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理解和信仰的统一,二者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知识内化本身是主体自在自为的过程。理解先于信仰,需要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认为,人总是以自身价值为出发点,人总是现实的人,以现实作为自身价值的考量。人以需求为本性,“能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43]。布洛赫认为,真正唯物主义的立场在于扬弃异化,实现真正彻底的人性,“把人当作自身关注的中心,把人的自我异化的现实废除当作自身奋斗的目标”[44],“缺少这一未来维度……任何经验的存在都不可能长久持续”[45]。激情和欲望驱使人的生存,作为本质的希望永远指向尚未生成的所在,引导人创造自己的历史。内驱机制的强化决定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强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人的内在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契合。从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出发,逐步构建起符合人的内在需求的驱动机制。从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体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身心理需求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不断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坚持不懈地追问和探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意义、社会意义和审美旨趣,才能更为深刻地洞见、认同并在学习与生活中笃行核心价值观,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共识。

(二)运用形象塑造,产生心理认同

世界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视觉感受开始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注意使其形象化,以视觉性强化可感性,由此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一是要形成理论的形象化表达。以大先生、大平台助力高素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由生硬变为生动,从理论变成形象,更易掌握。二是要运用视觉化技术加工形象化表达。视觉技术的更迭发展助推视觉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将理论转为视觉图像、思维图谱,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视听语言以立体化方式形成于人脑之内,达到人脑的图景化。以网络主流的抖音、小红书、快手等APP为中介进行视觉化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其中,运用素材转化和载体加工,在精神、实践的双向交流中,打造闭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觉化传播过程。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制度承载价值,传递理念”[46],政治仪式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仪式形态[47],是帮助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最终转向“政治人”的重要方式。会议仪式、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授予仪式等常态化的政治仪式操演能持续不断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仪式场合中统一的着装、规范的动作、面貌的呈现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们内心深处自觉接受和认同,更有利于价值观教育取得效果。当然,除了政治仪式的显性表达之外,还要做到“显隐结合”,通过外部命令的刚性管理和校园文化等人性化措施,以刚柔相济的方式有机融入或持续渗透,以此调动参与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从技术层面讲,一方面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内容巧妙隐于政治仪式培养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达到形与质的完整统一。另一方面,注重科学设计政治仪式的象征性文字符号,使符号中抽象的“能指”转化为具象化的“所指”,使其内隐的价值意蕴映入参与者心灵。此外,不断创新政治仪式的教育方法,用好用活新媒体网络空间,做到政治仪式的全覆盖。如在网上开展的“云祭祀”缅怀英烈活动,彰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缅怀、追思之情,激发受教育者以他们为榜样,使革命基因薪火相传,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是加强对外话语传播,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48]并非对立的,可以相互吸收、互相借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能给世人展示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全新大国形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话语传播工作,塑造良好的国际话语形象。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蕴含人类义利观、全球治理观、永续发展观、国际权力观、文化交流观,是人类共同体共同的价值基石,实际上也能作为对外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契机。

(三)涵养文化沃土,确保内化于心

“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49]。文化似空气,无时不在又无处不有。文化基因总是或隐或显地塑造人的思想言行、行为取向。《周易》指出文化“以化成天下”。“文化何来,由人化文;文化何用,以文化人”,学者指出文化的生产效能关键在“化”,在于以何“化”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作用”[50],使之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过程,达到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最终也要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来检验,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要不断创造更好的文化产品,厚植向善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好的文化载体涵养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一是在社会文化建设上,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提炼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将其贯穿国民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发挥传统文化的效能”[51],持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邀请知名国学专家推出一系列读经典讲经典活动,为受众呈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精华;使传统的民间技艺、诗词歌赋、哲学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得到全面展现;推动文创事业繁荣兴盛,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增强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符号元素;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的现代性元素,让国风国韵的传统服饰走进现代化展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向公众展播核心价值观公益视频,引用古文经典述说新时代的榜样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向时代,对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正向示范作用;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培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长久的影响,推进校园文化创新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思想魅力和文化力量,对核心价值观的陶冶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除了硬件,配套软件设施也要有所体现。鼓励学生诵读优秀传统经典,锤炼学生精气神;通过校园景观的审美功能、使用功能产生好的教育功能;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风的凝练,让学生感受先辈创业的不易,培育追比先贤、知恩感恩的思想品质,通过文明校园、文明课堂、文明寝室的创设营造尊师重教、尚文崇德、互助友爱的思想品质;三是在家庭文化建设上,要培育优良家教家风,涵养家庭价值情操。“国如列车,家是车轮”,家庭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影响深远而重大,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培育公民核心价值观,要以家风彰显国风,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要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责任,教知识育品德,做到言传身教相结合,要培养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律精神、道德精神、价值精神的家庭文化,形成遵纪守法、勤劳节俭、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家庭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参照,为家庭价值理念纠偏正位,在耳濡目染中培育稳定从容的社会心态,培养成勇担家庭、社会、民族大任的负重者、拓路人。

(四)注重实践养成,实现外化于行

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实践,道德修养是行为长久积累起来的产物,思想品德一旦形成就会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就有引导道德主体践行道德法则的实践特征。激发人的实践智慧只能在实践中获取,道德律令也只能在实践中为人们所认识、把握,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实现和升华。“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52]。道德规范只有“用”了才“有”,核心是实践智慧。“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53]。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尘世根基在于时代新人的火热实践,培育的落脚点也应该放在时代的实践中,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习惯,最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因此,我们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导向正是为了帮助新时代道德主体将内化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相适应、相促进,不断“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人们文明实践自觉”[54]。另一方面,对人的培养不是要事先预设某种僵化的模式,而是要由经历一定磨砺的实践主体来亲自完成,需要与生活实践相匹配的修养、素质、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每个人必须在实践中对自己的需要、价值、责任、能力、义务等自觉加以调节,引导自身本领和综合素质朝着高层次方向演进。当下,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在朝着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科技化、生态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自身丰富的专业素养、高强的本领修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型。从根本上讲,人自身的主体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规模、速度、程度,促进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完善性、未完成性、有限性,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释放“有为”“创造”“自强”“超越”等主体性特质,实现人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升华。

(五)搭建多维平台,实现机制协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学校教育一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凭某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不同部门、不同单位齐心协力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平台,创设一流团体反馈、课堂教育、社会锻炼、学科交叉的交流平台。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在人,关键靠建设,关键在于坚持,促进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勤学勤做,下苦功夫,求真学问,做到修德、明辨、笃实。行胜于言,必须久久为功,落细、落小、落实,注意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细化、生活化、具体化,构筑多维学习渠道,形成长效化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一是要用好课堂主渠道,尤其是要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阵地作用,大力实施课程思政。思政课在于立德树人,其作用不可替代[55]。只有认识上一致,行动上才会自觉。“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是新时代的育人新常态。落实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要让各门课程围绕立德树人育人总体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内容呈现形式进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发挥课堂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同向效应,形成系统合力。二是要全面提升,在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上下苦功夫。注重教学设计,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注重“术道”结合,尤其要重视对教育理念、教育样式的更新,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是要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平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在主体知识获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教学平台对于知识内化更有促进作用。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文艺展演、志愿服务等,有利于将其内化于心,提高认同实效。四是要注重形成协同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既需要多个育人主体,还要整合多方面的育人内容,积极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机制,完善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联动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增强对民族复兴大任的理解,懂得只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有梦想实现的可能,才会带着满腔热情投身民族复兴时代伟业中。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