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2023-04-05 06:01
科教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师生心理健康

张 皓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00)

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1]。从宽泛意义上讲,高校教育心理学就是要通过开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进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高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优势,按照课程教育任务标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

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提高社会适应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3]。开展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研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大学教育类专业的教学效果,注重其教学质量,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与就业。所以,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1 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是一项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心态为目的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效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压力,缓解自身不良情绪,进而提高适应能力,积极发展自我。高校教育心理学工作应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和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其综合发展,进而实现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同时,将教育心理学融入高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从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入手,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有效实施德育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育人,还有思想育人,高校毕业生应当是政治合格、思想先进、专业娴熟、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是全面优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4]。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并将其上升到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优的地位。历年来,国家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持续高度的关注,重视教师在各学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过程中,教育心理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1.1 教师教育心理影响授课效果

教师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主体,其形象、品德、学识、性格等个人特征,在与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会形成教师的烙印,并成为大学生可能的模仿目标[5]。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估,除了对自身教育水平的认识外,还包括对大学生的测试结果和评估结果的反馈。一个有名望的教师,其学术水准和人格魅力都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因而其榜样效应将会放大,更易于让大学生接受教师的思想文化,通过开设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和知识的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技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知识。

1.2 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得到了觉悟和发展,自我认知和情感经验也在逐步地形成[6-7]。在这一时期,从“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向独立的群体生活过渡,过渡过程中的不适应与成长的忧虑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学习效果。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其自身素质、能力水平、对外界的认知能力,有效转化“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调整大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提高学习主动性,优化学习效果。通过一些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1.3 师生交往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思想需要被认同,进而才能交融,因此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活动。沟通的过程中要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情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使师生交流互动行为具有有效性,达到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注重精讲,重在突出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联系,以保证教学效率。师生讨论要侧重有关主题的教育意义,以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8]。

师生的平等关系可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激发师生之间的沟通欲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课堂中的互动环节,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形成愉快的课堂互动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能够有效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大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其表达能力,加强其自信心。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下进行教学心理学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深师生之间彼此信赖、真诚相待、互相尊重的程度。

2 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路径探究

2.1 发挥高校教师主导作用

心理学的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师授课需求。大学教师要善于辨证应用,充分利用其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当教师第一次与大学生接触时,其仪表、举止和言谈都会给大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既是教师的态度,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9]。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更加深入,教师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第一印象效应。

由于高校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容易导致大学生对心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因材施教,通过需求论的转化发挥高校教师主导作用。例如,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对于爱、归属感和尊重有更多的要求,在这一阶段,教师在进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个人情绪,结合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心理疏导活动配合课下业余活动,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大学生疏通其混乱、迷茫的心理,逐渐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状况。

2.2 开展高校学生专业研讨项目

高校应为大学生开展专业的研讨会或创业项目座谈会,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将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目标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高校还应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优势,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结构布局及引进培养目标、要求与标准,使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接触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进而培养其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展高校大学生专业研讨项目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升其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高校开展的各项专业研讨项目,提升其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为其未来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2.3 建设心理软环境

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认为潜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氛围,应注重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与大学生的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成果。高校教育应做到关心大学生,既要关注优秀大学生的缺点,也要善于发现差生的优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平等,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公平与和谐。

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课堂行为观,尊重大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例如,运用“微电影”的实践教学方式创造教育心理学教学情境,让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微电影,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与自我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理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建设心理软环境,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由“听”向“说”的转变,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3 结语

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及时解决其心理问题,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大学生今后发展负责的表现。引入教育心理学课程,使高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换位思维”和“同向性”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塑造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不断改革,对其运用方式与功能研究也将不断深化,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心理学师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