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破冰让学习成为可能
——基于正视数学困难的向度实践

2023-04-10 02:32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陈六一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平均数正方体困难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陈六一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发展中心 董齐珍

“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制约”,是所有现代学习理论的共识。正因如此,近年来围绕以前测了解学习起点,并基于前测开展精准教学的课堂革新,受到了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热捧。不过,“原有知识与经验”不局限于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准备性知识、在校学习的过往正规知识、可利用的稳定的相容认知结构,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困难。前者能促使课堂沿着教学预设顺利推进,后者则是对课堂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是,如果课堂不能帮助学生消除困难,学生就会陷入被动记忆、套用公式等无意义的活动中,从而逐渐偏离学科本质,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笔者将从正视学习困难的向度,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回应,如何理性对待不确定的课堂。

一、以意义解释填补认知断层

数学史表明认知困难经常发生。如负数的认识,尽管我们的祖先2000多年前就认可了负数,但400年前的欧洲大多数数学家都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就认为,既然0表示没有,自然0-4是胡说;而温度计的发明,破除了这种认知断层,0-4可以解释为比0度低4度的温度,于是负数在认知上就成了正常的数。

实际课堂中也不乏学生能够正确算出答案,但是因为认知的断层,又对答案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就会遭遇这样的认知困难。如在平均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困惑:怎么会用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小数,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案例1:平均数,四年级】

教师课件出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苏州平均每个家庭2.6个人”,提问学生如何理解平均数2.6。

生1:生活中不存在2.6个人,应该改为3。

生2:表示苏州大多数家庭有2个大人,和1个正在成长的孩子。

生3:说明有些家庭有2个人,有些家庭有3个人,但3个人的家庭更多一些。

以上回答,意味着这些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仅停留在先加后除的计算水平,由于2.6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所以第一个学生取了近似值,第二个学生将0.6个人当作了未成年人,第三个学生强调了2.6是在2与3之间的数,默认平均数处于中心位置。如果学生不能以统计意义解释2.6的由来,就无法领悟平均数是比较、推断的“好代表”,心中的困惑就会让他们对数学经验失去安全感。这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返回“2.6个人”产生的背景,在数据分析中,感受平均数作代表可以用到每个样本数据,不反映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它既与总量有关,也与样本个数有关,还与数据的分布有关。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于其中理解平均2.6个人,不是说真的有0.6个人,而是有的家庭只有1个人,有的家庭多达六七个人,甚至更多,但为了便于横向与其他城市家庭人数、纵向与苏州以往多次人口普查家庭人数进行比较,进而做出各种预判,以做好政府人口统筹工作,这样需要在样本中移多补少,或者说为了公平需要进行平分,就不得不创造出一个数——平均数。至此,学生明白了计算是统计的工具,统计是计算的艺术表达。

二、以非人为联系填定“为什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能按照教材给出的规则执行推理或者运算,但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定规则。此时,如果学生头脑中的“为什么”得不到释疑,他们就会认为数学是记忆各种人为的规则,就会滋生“数学是不讲道理的”心理,继而陷入惰于思考的窘境。这时候亟须教师的点拨,来呵护学生理性的思维,帮助学生在思辨中发现规则的合理,如案例2中的教学处理。

【案例2: 整数四则运算,三年级】

师:7+8×5=?

生1:先算乘,8×5=40;再算加,7+40=47。

生2:为什么不能先算加,再算乘?

生3:“棉花基地第一天摘了7吨棉花,接下来加快了速度,每天摘8吨,连续摘5天,刚好摘完。一共摘了多少吨棉花?”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列式成7+8×5,确实是先算乘。“棉花基地上午摘了7吨棉花,下午摘8吨,用同样的速度连续摘5天,刚好摘完。一共摘了多少吨棉花?”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列式成(7+8)×5,那就要先算加。可见,先算乘除还是先算加减,只是一种随意的规定。

综合运算的顺序确实是一种人为的约定,但这种约定不依据数学家的主观意志而决断。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从运算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数学求简的取向中、在人们追求计算简便的需求中,做出应然的规则约定。这就是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一条标准:知识的非人为联系,即这种联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的、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案例2的教学如果止步于案例中的陈述,规则学习就只是主观的、人为的约束。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就“棉花基地第一天摘棉花7吨,接下来加快了速度,每天摘8吨,连续摘5天,刚好摘完。一共摘了多少吨棉花?”列出第二种解题方案:7+8+8+8+8+8,式子中的8+8+8+8+8先行计算,再用7加上5个8相加即8×5的结果,由此可以想象出类似的题型:a+b+b+…+b,得先用乘法计算相同加数的和,以便提高计算效率。至此,学生通过非人为联系,领悟“数学规定,是社会活动的需要,是常识的优化,必须考虑其唯一性”。

三、以逻辑思考填明直观困惑

获得知识至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观感受;另一种是逻辑思考。前者是看出来的,后者是想出来的。直接观察数学对象,往往能给学生带来眼见为实的真切感,但是经实际操作后,又常常出现所见并不真实的情景。有了多次这样的经验之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释这种矛盾。

【案例3:正方体的展开图,六年级】

师:这里有许多六连块,它们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生1:我觉得都是,因为正方体展开后就是六连块。

师:动手验证一下,排成一排的六连块能拼成正方体吗?

生2:不行,有面重叠了。一排最多只能出现四连块,这四个正方形刚好可以围出正方体相对的两组面;如果这一排再增加一个正方形,无论怎样翻折,都和其他的正方形重叠,形成不了第三组相对的面。

师:下面这幅图一排最多只有四连块,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生3:(动手之后回答)不是,但我不知怎样解释它为何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数学困难一直存在,尤其是当直观感受不能自圆其说时,学生会有一种无力感,会烦恼自己智商不够,这时教师要支持学生用逻辑思考去填明困惑,重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面对案例3的情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到起点,回忆正方体的特征之一: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个面。而案例3中教师出示的图形,其“田”字形中间一点连接了四条棱、四个面,与正方体的特征不符,这便找寻到了操作时不能翻折成三组对面的缘由。

以此对照经典的分比萨趣题:“在饭店点了一个12寸的比萨,但12寸的比萨已经卖完了,服务员说可以送两个6寸的比萨,你同意吗?”当习惯于用片面的直观去推断时,便会出现判断错误,在分比萨的情境中,一旦用“直径6+6=12”说明服务员的做法是正确的,便掉进了如六连块都是正方体展开图一般的陷阱。不过,如果教师仅仅判学生错误,而不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困顿,学生将会难以走出错误观念,并在困惑中强化挫败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用逻辑思维去分析:比萨大小,是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面积的大小。于此,方才能走出康德所言的“直观无概念则盲”。

四、以概念生成填充“是什么”

不少教师喜欢开门见山,以告知大家今天所学内容发起教与学,接着便是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企图通过多重练习,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其实,学生尚未明白数学概念是什么的时候,练和不练一个样。学生解题的困难在于不知道新知是怎样依赖于旧知,而后又是因为什么要超越旧知的。

【案例4:平均数,四年级】

师: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老师觉得男生的运动能力强,一定是男生的套圈水平高,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需要看比赛数据才能确定。

师:出示课件,每人套15次,第一小组是女生套中的情况,第二小组是男生套中的情况。

生2:男生最多的套中了10个,比女生最多的9个多1个,所以男生套圈水平高。

生3:男生最少的是套中4个,而女生最少的是套中6个,女生水平高。

生4:男生、女生各组人数不一样,无法比较。

由此可见,学生的困难在于不知选什么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有的学生倾向于最大值,有的学生以为出现了最小值就表示整体水平不好。其实,用任何单个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水平,都存在不足。假如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困难,直接切入“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水平,我们一起来算一算两组的平均数”,那接下来学生就会茫然:什么是平均数?干吗要用平均数来判断?也就屡屡出现如案例1中三个学生的回答,“将平均数停留在算术水平,而不能达到概念理解、统计理解水平”。

面对案例4中的学生学习现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批判,发现所能看见的任何一个数据都不能作为本组学生的套圈水平,从而关注一组数据的方方面面,既要所有数据都参与,又要公平分布到每一个样本,这时“移多补少”方法不是纯粹地先加后除,而是为了关联全部来反映整体水平。这时尽管学生不知平均数这一术语,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了然于胸,继而教师点题即可。

总之,数学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以上行文中若干个教学案例,没有教师的故意刁难,课堂也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但伴随着符合年龄节奏的数学学习内容的扩充,由于认知局限、心理断层等因素,给学生带来了与已知、已学、经验的种种冲突。教师一旦提供相应的支架,学生也就逐步消解了困难,由此也可以说这些困难其实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过教学中的挑战就在于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了解了学生的困难后如何解决。笔者对于以上案例中的解决之道,主要来源是文献研究与课堂观察。基于以上教学实践的反思,可以概括出一条教学道理:学生建构数学,源于教师理性的教,碰上了学生思维无限可能的挣扎。

猜你喜欢
平均数正方体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不一样的平均数
选择困难症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