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教育之石,琢“五育融合”之玉

2023-05-31 08:04刘玉霞王子璇朱军松
关键词:五育融合立德树人创新

刘玉霞 王子璇 朱军松

摘    要:“五育融合”思想注重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与我国立德树人育人根本任务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五育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五育融合;大学生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17-03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与劳动观,并引导学生把劳动作为立身之本。铸造学生靠劳动创造财富、靠劳动成就人生梦想、靠劳动筑梦、靠劳动圆梦、热爱劳动的人格品质,以劳动教育为基石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五育融合”体系“基石”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反思职业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育人模式作出全新探索。面对新时代育人方式的转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劳动是其进入社会的必备生存本领。在校大学生要加强劳动习惯的养成,在劳动过程中提升道德素质,增长才干,强健体魄,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过程中启迪心灵,发现人性的美,提高自身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

高职院校教师要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教导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认同,有什么样的劳动理解,有什么样的劳动成果;教师要以劳动教育课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正确的理论观点、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为内容,以一定的课内外劳动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学校劳动教育而言,要抓住教育本质,明确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探索劳动形式多样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人格特性。

目前,在校高职学生以00后居多,一方面,他们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敢于动手尝试和创新,但现阶段的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对父母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生活给予觉得理所当然,部分学生甚至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生源是中职或者高考失利学生,学业水平有待提高,劳动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拥有专项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劳动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根据高职学生的教育规律,研究职业教育特性把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教育融为一体,通过与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相对比,认识到对在校大学生开设劳动教育课和开展劳动实践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普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准备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青年一代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务须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做好参加生产劳动的准备”[1]。劳动者参与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财富,而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其最终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个性的再造和能力的培养,其着力为社会输出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业技术或技能型人才,这些能力要求最终都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换言之,学生要想在未来职业发展上有所成就要在接受劳动教育过程中勤学苦思、不断探索,利用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来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精神力、意志力,转变思考的深度、高度、宽度、速度,从而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生产劳动做好准备。

二、破解劳动教育难题,提升其他“四育”之间的融合性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智育的发展,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智力活动,其重智育、轻德育、弱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基本被边缘化,而“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2]。劳动融通了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育人功能,在劳动素养和劳动创造素养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亟需破解劳动教育难题,以提升其与其他“四育”之间的融合性。

(一)树立劳模典型,提升道德素养

国家每年对劳模进行表彰以展示其担当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 召唤青年一代以榜样为力量向先进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唤起青年学生的共鸣,大学生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做到个人生活朴素不铺张浪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时刻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2020年新冠感染疫情爆发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劳模,从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护人员被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危难关头挺身而上,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砥砺前行。劳模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产生于中国人民革命之初并通过先辈的不断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不断发扬光大,深耕于中国文化沉淀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劳模精神是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所坚守的信仰、信念、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及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保持一颗勇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初心。在校大学生自觉向劳模精神靠近,自觉提高道德情操,从身边小事做起,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将劳模精神内化为自觉行动,通过不断熏陶使自身道德素养逐步增强。

(二)弘扬工匠精神,增长智慧才干

工匠精神离不开创新精神,其建立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知识、技能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工匠精神离不开敬业精神,劳动者扎根在某个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对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向他人虚心请教。工匠精神离不开文化知识的运用,劳动者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劳动本领提高劳动技能,改变劳动方法,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普通劳动者在工作中始终追求的精益求精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出彩的工作作风。弘扬工匠精神,则是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合格人才,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创新授课方法,还要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变革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开动脑筋,创新学习方法和动手实践方式,在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探索精神的养成。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钻研,坚定奋斗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要主动探求知识世界的奥秘,在汲取知识和动手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此形成实践与知识互促互涨的良性循环。

(三)传承实干精神,促进身心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技能,获得事物之真相,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之甘苦。[3]”由此可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动手动脑和自立的能力,而且要探求事物本质和增长才智,在劳动过程中要有埋头苦干精神。大学生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员,在未来工作或创业过程中会碰到难题和挫折,这时坚定的信心和强健的身体非常重要,在工作过程中有智力和体力的付出,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苦干精神,才能抓住实干精神的核心内涵。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谋求手脑相长,实干不光要求劳动者能开动脑筋、自我剖析,能明确在工作中的位置、角色和职责,还要求劳动者有进取意识并运用自身的智慧才干勇于进取的过程。其次,实干精神要求劳动者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同落后思想作斗争,劳动者在实干中自身技能得到提高,这也是个人在社会安身立命之根本;实干精神要求劳动者有健康的身心,不畏困难,专心钻研。实干精神能磨炼青少年的意志,提高其自立自强意识,使其知晓不劳动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实干精神能促使高职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为人处世,脱离了实干精神容易造成人精神退化,形成好逸恶劳习惯,不利于个人未来发展。事实上,大学时代处于人生的黄金发展阶段,身心健康是提高学习、生活、工作质量的前提。

(四)树立劳动榜样,提高审美观念

社会主义美育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推崇思想美和促成高职学生行为美。中国现今处于转型阶段,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此情况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尤为重要。2021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为美育工作作出更加明确的指示,当代美育工作就是要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紧跟时代步伐遵循美育和学生发展特点,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铸就美育灵魂。在美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袁隆平院士,已经90岁高龄的他依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为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向大众展示劳模的坚持精神、奉献理念,使大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美。大学生通过美育懂得劳动过程的美、劳动结果的美,美育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勞动就是为了创造物质美、灵魂美,大学生借助劳动榜样和美育改变自身道德面貌,提高自身审美观念。

三、夯劳动教育之石,琢全面发展之玉

劳动教育雕琢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其他“四育”,在学生道德情操培养、智力成长、身心素质提高、审美定位等劳动教育过程中起积极引导作用。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区的教育政策,落实学校相关育人规定,心中要有全局观念和融通式思维,整合“五育融合”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依靠政策、规章、制度使人才培养工作落地生根。

(一)确保制度通畅,加强“五育融合”保障

要想“五育融合”育人理念得以实施,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宏观方面,国家政策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是育人体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形成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必备条件。微观方面,高职院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及各省、市、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及时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本校相应规章制度保障其施行;“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是一盘大棋,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合作,这项庞大的工作系统离不开政策制度的制定,每一项工作的有效、高效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的支撑,教育制度合理才能使多部门、多业务融合,才能保障每项工作不被条块分割,才能确保学校与家庭、社会实现联动育人,进一步实现工作内容的合理衔接,教师与教学资源之间合理流动,制度与教学之间相互耦合,使育人环境更加融洽。

(二)以劳动为基石育人观念,夯实“五育融合”的思想保障“五育融合”是现阶段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理念,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不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过程中树立全局育人思想观念和融通式思维,提升各育之间的关联度与契合度,“五育”之间的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简单的叠加,各育之间要相融合,相渗透,互通互融,形成合力,发挥“五育融合”的最大效用。同时,要加强教师对“五育融合”的重视程度,在思想上对德智体美劳平等对待,不厚此薄彼,在行动上转变固有的、狭隘的教育观念,打破学科间壁垒,强化跨学科知识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构建大思政教育模式,坚持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整体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书育人自觉性,并结合教学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将“五育”融入育人实践活动。自此,各育都将在“五育融合”的框架下,重新构建各自的发展方向并形成“系统教育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育人工程,高职院校要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应对“五育”进行深度研究、剖析、分解,要依托国家政策宏观引领、学校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劳动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德智体美劳进行不断雕琢,既奠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稳步发展的基调,又夯实了其全面发展的根基,方成由劳动教育之石,到“五育融合”之美玉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萧勇,杜殿坤,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66.

[2]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451.

[3]陈梦越,孙邦华.生活·劳动·教育: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探析[J].福建教育,2019(6).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立德树人创新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