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多态性及其并发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影响因素▲

2023-06-25 14:29王建忠
广西医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癫痫多态性位点

张 芳 王建忠 刘 金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

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BECT)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良性局灶性癫痫[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0%~80%的BECT患儿在睡眠中出现癫痫发作[2]。BECT患儿入睡后脑电图异常放电情况明显增多,少数患儿表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棘慢波指数在50%~80%之间[3]。当患儿的棘慢波指数在85%以上时,发生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ESES)风险显著升高[4-5]。有研究发现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中的两个单核苷酸的多态性位点rs964112和rs986527与中央颞区棘波的脑电图改变相关[6]。本研究探讨BECT患儿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并发ESE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96例BECT患儿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BECT诊断标准[7];(2)单胎;(3)入院前未进行治疗。排除标准:(1)获得性癫痫失语综合征;(2)癫痫伴非持续棘慢波;(3)围产期存在缺氧症状。其中男童52例、女童44例,患儿年龄5~12(9.49±2.56)岁,癫痫首发年龄为4~8(6.36±2.66)岁,早产36例、足月6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9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单胎;(2)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排除标准:(1)既往合并神经性疾病;(2)合并家族遗传性癫痫疾病。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根据脑电图结果将观察组患儿进一步分组,将出现弥漫性慢波或局限性慢波合并异常放电[7]的患儿作为ESES组(n=21),其他患儿作为非ESES组(n=75)。所有研究对象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抽取观察组患儿入院时、对照组儿童体检时的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浓度及纯度,用PrimeScript逆转录试剂将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体系包括cDNA模板1 μL,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 10 μL,QN ROX Reference Dye 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RNase-free水5 μL,总体积20 μL。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10 s,60 ℃退火30 s,72 ℃延伸30 s,共40个循环。根据GenBank数据库发布的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5.0软件分别设计相关位点的引物。rs964112的上游引物为5′CTCCCTACTTGTAAACTTGT-3′,下游引物为5′ATAGGGTTCATTCCCATACG-3′;rs986527的上游引物为5′ATCTGGAGGAAGCGGTAGTG-3′,下游引物为5′AATAGGTTTTGAGGGCCATG-3′。引物均由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半巢式PCR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样本的基因进行多态性分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Hard-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分析基因位点是否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ECT患儿出现ESES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rs9652490及rs1185680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χ2=0.052,P=0.776;χ2=0.526,P=0.110),说明两组研究对象来自同一个样本群体。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的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n(%)]

2.3 BECT患儿发生ESES的单因素分析 与非ESES组相比,ESES组患儿的年龄和癫痫首发年龄更小,存在高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广泛性3~4 Hz棘慢波、异常放电比例更高(均P<0.05),见表3。

表3 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BECT患儿发生ESES的多因素分析 将是否发生ESES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赋值情况见表4。结果显示,年龄和癫痫首发年龄较小,存在高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广泛性3~4 Hz棘慢波、异常放电均为BECT患儿发生ESES的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表

表5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 论

BECT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其主要病变部位为口咽部及面部,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唾液分泌物增多、喉音,口角抽动及流口水等[8]。BECT患儿的脑电图常表现为局限性放电,多发生在夜间,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增加患儿的死亡风险[9-10]。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BECT症状与患儿的年龄相关[11-12]。随着年龄的增长,BECT患儿的单侧舌头和牙龈麻木及感觉异常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同时可能伴随有半侧颜面抽动等[13]。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的BECT患儿仅发作1次,20%的患儿多次发作,绝大多数患儿的临床症状在青春期以后自行消失[14]。

目前BECT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认为,BECT的异常放电与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15]。蛋白延长因子4可通过乙酰化α微管蛋白调节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对于神经细胞的增殖及神经元的新陈代谢具有积极的意义。当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发生突变时,患儿神经元细胞的新陈代谢显著减慢[16],患儿的语言功能等相关神经网络中断,神经系统兴奋造成环路失能[17]。所以机体的蛋白延长因子4的基因突变与神经元细胞的异常兴奋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的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提示蛋白延长因子4基因的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与BECT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而G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脑部局部病灶的异常放电风险。邢梦楠[18]研究发现,蛋白延长因子4等位基因G、T的突变是造成患儿病灶部位异常放电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BECT可出现在癫痫发作、ESES和认知损伤等疾病中。ESES可出现在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获得性癫痫失语综合征、儿童BECT变异型等疾病中。ESES可导致患儿预后不佳,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癫痫首发年龄较小,存在高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广泛性3~4 Hz棘慢波、异常放电均是BECT患儿发生ESES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ESES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蛋白延长因子4的rs964112和rs9865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了BECT的易感性,而年龄和癫痫首发年龄较小,存在高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广泛性3~4 Hz棘慢波、异常放电均是BECT患儿发生ESES的危险因素。建议对年龄和癫痫首发年龄较小,存在高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广泛性3~4 Hz棘慢波、异常放电的BECT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癫痫多态性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多组元置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项式通项公式在遗传学计算中的运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
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