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及其实践效果▲

2023-06-25 14:25吴红梅
广西医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门诊口腔职业

张 梅 柏 靖 吴红梅

(1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与助产学院基护教研室,江苏省淮安市 223005;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护理部,江苏省市南京市 210029)

《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促进职业院校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指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将课程改革推向纵深[2]。ADDIE模型是经典课程开发理论模型之一,是由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实施)和Evaluation(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循环过程[3]。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典型课程模式,增强了护教“双元”育人的协同性[4-5]。口腔门诊护理是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简称我校)护理专业(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口腔常见疾病诊疗护理配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基于口腔四手操作诊疗模式的临床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自2015年起,我校每年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中开设一个口腔护理特色班,并在该特色班第二学年中开设口腔护理特色课程。为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我校基于ADDIE模型开发了“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并于2019年开始在口腔护理特色班开展该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口腔护理特色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未接受过口腔护理的相关培训学习;(2)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未能全程完成第二学年口腔护理特色课程学习者。将2015级、2016级、2017级口腔护理特色班136名护生纳入对照组,将2018级、2019级、2020级口腔护理特色班146名护生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女生118名、男生18名,年龄18~25(19.79±0.99)岁;观察组中,女生123名、男生22名,年龄18~22(19.54±0.75)岁。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由同一组教师授课。

1.2.1 对照组:根据《口腔护理学》[6],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进行口腔常见疾病和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的理论知识集中讲授,随后开展口腔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的实训练习,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组织实训考核。每章学习结束进行理论测验,开展期中、期末考核。

1.2.2 观察组:根据《实用口腔护理技术》[7],采用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进行教学。基于ADDIE模型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见图1。

图1 基于ADDIE模型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2.2.1 分析:通过文献调研法、现场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口腔护士的实践范畴及国内口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和护生其他学习课程,确定口腔护理特色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为口腔卫生医疗机构门诊护理,主要工作领域为口腔门诊常用治疗技术护理,将课程命名为“口腔门诊护理”,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业能力。

1.2.2.2 设计:根据口腔门诊常见的工作结构和诊疗特点选择和序化8个课程项目,根据口腔门诊的工作需要确定62项主要工作任务,并将其分配至以上8个课程项目中。课程项目和部分工作任务见图2。

图2 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结构

1.2.2.3 开发: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编制课程目标,使课程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8],将“口腔门诊护理”课程目标设置为总体目标和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具体三维目标。借鉴现实主义教育思想的课程知识价值观理论[9-10],依据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围绕口腔门诊主要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知识框架;按照口腔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各项任务的教学内容[11],并将有关知识分配至相应的项目和任务中。编制“口腔门诊护理”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根据项目课程内容撰写导学案(学习任务书)和活页式教材,绘制知识思维导图,制作演示文稿和教学视频,建立题库、学习通教学平台和口腔仿真模拟实训基地。

1.2.2.4 实施:制订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教学法。(1)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下发学习任务书(导学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护生利用学习平台资源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讨论、测验和作业等形式了解护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提前掌握护生在学习上可能存在的问题。(2)课上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护生进行小组汇报。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临床兼任教师组成联合师资团队开展教学,精讲课程重点、前测中发现的难点、医护一体化示范操作要点;依托学校口腔护理实训中心,围绕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口腔门诊诊疗工作情境教学,护生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引导护生进行沉浸式深度学习。(3)课后通过实验报告、实训作品和测验等形式对护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护生进行课后反思,不断完善每个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元素,以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和教师育人职责。

1.2.2.5 评价: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评价。制订课程评价方案及各实训项目考核标准,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注意适时评价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1.2.3 “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评价调查:自行设计和编制“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评价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8个条目,“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是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身份、拓宽就业领域,每个条目有“肯定”和“否定”两个选项。观察组护生在完成“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后填写调查问卷,对该课程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护生在口腔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包括口腔护理理论成绩、实训成绩和总评成绩;(2)观察组护生对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的评价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在口腔护理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口腔护理理论成绩、实训成绩和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在口腔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比较(x±s,分)

2.2 观察组护生对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的评价情况 观察组大多数(>90%)护生均认可“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身份、拓宽就业领域等方面的效果。见表2。

表2 观察组护生对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的评价情况[n(%),n=146]

3 讨 论

3.1 基于ADDIE模型开发和实践“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有利于推动口腔护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与学科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12],其课程模式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主题导向课程模式→行动体系课程模式[13-16],项目课程模式属于行动体系课程模式。口腔门诊护理是口腔学科与护理学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旨在培养护生口腔门诊基本护理技能和口腔学各亚学科常用的诊疗护理技能。该课程专科性强,国内相关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目前鲜见类似的课程模式研究[17-19]。基于ADDIE模型开发“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并付诸实践,是响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而开展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口腔护理相关学科的课程建设,探索更有效的口腔护生培养模式。

3.2 基于ADDIE模型开发和实践“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有益于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充分融合行业和教育的需要,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一致[20-21]。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口腔课程学习结束后,>90%的观察组护生认可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口腔护生职业身份、拓宽就业领域方面的效果。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紧密结合口腔护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护生个人发展需要,对接岗位标准编制课程标准;依据口腔门诊护理的工作结构建设口腔护理实训中心,构建“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结构;依据口腔门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关系组织“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内容。在口腔门诊仿真模拟工作情境中,护生在联合师资团队的指导下,完成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任务;充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注重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符合口腔门诊护理职业能力发展进程的方式获取口腔护理新知识,有利于切实培养护生的口腔门诊护理综合职业能力。

3.3 基于ADDIE模型开发和实践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有助于拓宽护生的就业领域 口腔护理的专业性较强,普通护理教育不开设口腔护理相关课程,护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不能达到口腔护理工作的岗位要求,无法快速适应口腔临床护理工作、满足快速增长的口腔医疗行业市场需求。鉴于以上原因,口腔医疗机构必须对新入职的口腔护士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这不但增加了口腔临床护理管理的工作量,加大新入职口腔护士的工作压力,还降低了新入职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因此,口腔医疗机构亟须招收口腔护理专业的毕业生[19-21]。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创新了口腔门诊护理教学模式,可进一步规范高职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当今就业压力大、专业水平要求高、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有利于拓宽护生的就业领域,同时解决口腔护理行业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ADDIE模型开发的“口腔门诊护理”项目课程付诸教学实践,有利于推动该学科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更好地培养护生的口腔门诊护理岗位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推进口腔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缓解口腔护理人力资源紧张问题。

猜你喜欢
门诊口腔职业
门诊支付之变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