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小儿脑性瘫痪语言障碍的作用分析

2023-07-04 09:00刘彬王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构音语言障碍经颅

刘彬 王东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多因受孕起至婴儿期出现的发育缺陷或是脑损伤引起婴儿的姿势及运动异常,造成本病的病因往往包含先天和后天因素。患者脑部损伤十分广泛,往往涉及到语言中枢以及感知觉系统,患儿往往伴随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出现语言障碍的患儿往往伴有语言交流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主要表现则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约占脑瘫患儿总数的80%。中国儿童的脑瘫患病率约为每1000 活产儿中有2.0-3.5 个,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痉挛型脑瘫患儿约占60%-70%[1]。语言障碍影响患儿的社交及日常生活。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通过皮质脊髓神经元去极化来评估皮质兴奋性及皮质脊髓束传导功能的无创型脑刺激形式[2],通过诱发电位的方法,重建大脑皮质功能区,从而神经递质和基因表达水平[2]。针灸治疗则可以通过刺激血管紧张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代谢,促进脑组织的修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疗法对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及构音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科2020 年10 月~2021 年10月收治的40 例小儿脑性瘫痪语言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按照2015 年版《中国脑性瘫痪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且有病因学依据或者影像学支持的确诊患儿;患儿年龄在13 个月至6 岁之间;患儿家长知情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语言障碍且不能很好配合的患儿;有重度智力残疾者;伴随严重心、肝、肾脏疾病的患者。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治疗组男9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50±0.30)岁,轻度智力残疾者有12 例,中度智力残疾者有8 例;构音障碍轻度有3 例,中度9 例,重度8 例。对照组男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4.60±0.40)岁,轻度智力残疾者有9 例,中度智力残疾者有11 例;构音障碍轻度有5 例,中度8 例,重度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语言训练:①帮助患儿纠正训练的姿势;②引导患儿进行呼吸和发音的训练;③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训练;④反复进行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⑤训练语言理解和发展的学习。(2)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选用YRD CCY-I 型号的磁场刺激仪(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选取右侧大脑半球的相应的语言区域为治疗点。患儿取平卧位,使头皮紧贴线圈,选择1Hz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年龄调整刺激强度。每次治疗20 min,一共600 次脉冲,每日1 次,每周治疗5 次,治疗3 m 为一个疗程。

1.2.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选用安迪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贵州安迪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70026)。

穴位选择:选取双侧头部的语言区和运用区。如果患儿同时伴随有平衡障碍则需要配合平衡区;如果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则配合肩髃、曲池、手三里;如伴有咀嚼困难者配合颊车、承浆,脾虚者加足三里;肾虚者配合太溪、肾俞;心肾不足者加心俞、肾俞;痰浊壅盛流涎不止者,加足三里、脾俞。进针时头针应当斜刺入帽状腱膜下,选用1 寸针将针刺入0.8 分左右,头针留1~2 h,带针进行语言训练。期间可以行针3~5 次,行平补平泻的针法,体针则配合合适的体位,每日1 次,每周进行5 次治疗,3 m 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接受语言能力

根据患儿的语言习惯,给予0~6 评分,所得的分值越高表示语言接受能力越强。

1.3.2 表达语言能力符合患儿年龄的理解能力,给予0~6 评分,分值越高语言表达能力越强.

1.3.3 智力评估选用Gresell 智测法,内容包括语言智商、操作智商等9 大类。

1.3.4 疗效

采用中国版S-S 法[5]及构音障碍[6]评定。显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后提高1个阶段以上,构音障碍轻度者全部纠正,中度以上者80%声母纠正。有效:S-S 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提高 1 个阶段以内,构音障碍轻度者90%纠正,中度以上者60%声母纠正。无效:S-S 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无明显改善,构音障碍轻度者纠正80% 以下,中度以上者声母纠正低于5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针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提高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针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语言功能及智力

治疗后,两组语言功能及智力改变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功能及智力改变对比(n=20)

2.3 针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提高语言理解商

S-S 法评估语言理解商结果显示,治疗后1、3 m 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的语言理解商均显著增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语言理解商比较()

表3 两组语言理解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针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提高语言表达商

S-S 法评估语言表达商结果显示,治疗后1、3 m 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的语言表达商均显著增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语言表达商比较()

表4 两组语言表达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将脑瘫归属于“痿症”、“五迟”、“五软”等范畴,多将本病的病因归属于肝肾不足、髓海不足、气血亏虚、痰瘀交阻、脑失所养。中医认为,语言的发出与心最为密切相关,心开窍于舌,心藏神,主神志,语言的发出需要靠神志的清晰和连贯的思路才能组成句子;脾作为后天之本,水谷运化的后天之精以补充肾的先天之精,精气充足有余则散布于五脏,五脏精气充足功能则恢复正常,因此,治疗脑瘫患儿从脾肾入手为治疗大法[4]。现代医学认为脑瘫患儿因脑部中枢在其出生时受损,往往伴随认知、感知、运动、语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出现变性甚至是坏死,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受损,导致患儿出现发音、音调及音质异常等构音障碍,最终影响了患儿的正常交往及交流[1]。头针疗法作为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在治疗小儿脑瘫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7]。选取语言区和运用区从中医角度分析为近端取穴治疗作用,脑为诸阳之汇聚,近取脑部穴位针刺以达到醒脑开窍、益智调神之功。从其解剖位置分析,语言区分为三块,言语一区位于额下回后部,对应位置在大脑皮质的Brocade 区的44 区,为说话中枢,具有综合语言相关的刺激的作用;言语二区,又被称为阅读中枢,位对应于大脑皮层39 区,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具有理解文字符号的作用;言语三区对应于大脑皮层Wernicke 区22 区和40 区,此区域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儿年龄较小,大脑处于发育阶段,此时选择头针针刺能够直接刺激其中枢神经,提高兴奋性,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善语言中枢功能。头针疗法还能够改善患儿的脑组织血供,给予病变部位充足的营养,从而改善脑细胞的功能[7]。

rTMS 是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8]。rTMS 治疗对于机体的大脑不存在持久、不可逆的损伤,选择1Hz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安全性较好的优点,rTMS 通过脉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调节大脑的组织中的电活,刺激皮质部位的同时,产生动作电位,其机制则是模拟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刺激信号的传导[8]。

猜你喜欢
构音语言障碍经颅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