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教学的有效探索

2023-07-29 10:49施逸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线文本教材

施逸

随着课改的推进,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组织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更是一次创新,能够引领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带给教师新的启发。“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主要是指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进行结合来编写单元内容的组织形式,采用这一教材编写形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人文主题”单一组元中的不足,能够突出对学生语文要素的培养,使学生在梯度学习中实现稳步成长。

一、目标统整,彰显单元核心价值

单元教学目标犹如“灯塔”,指引教师拨开迷雾,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在利用传统的语文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较少注重单元目标的设计,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每一节课上,只进行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使整个单元的教学缺乏一贯性。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下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内容时,教师应明确整个单元的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以便单元目标能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在践行单元目标之时,提升教育实效,充分彰显整个单元的核心价值。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编撰者以“花鸟关情”为主题编排文章,呈现了作家喜爱的动植物,也表达了他们的不同情感,教师便可以基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做好单元目标的设计,精准彰显整个单元的核心价值。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单元教育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文本,能够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2)分析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逐步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3)能够完成自读笔记的书写,依靠自身的力量识记字词;(4)能够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感知。这些目标有效地体现了整个单元的核心价值,当教师基于此进行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能够保持整个单元教学的一贯性,以便在践行单元教学目标要求中,切实提升整个单元的教学品质。

做好单元目标的设计,能够为身处迷雾之中的人指明方向。在现阶段基于“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进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动抓住整个单元的教学要素,细化安排单元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单元教学的优势,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二、双线并行,做好单元整体建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最大特色是融合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果教师仍旧将二者分开进行教育指导,势必会降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价值,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导致整个单元的教学也会与预期相差较远。所以,在基于“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展开语文学科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做好单元的整体建设,抓住每个单元的“明线”和“暗线”,采用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逐步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做好课程的整体建构。本单元主要围绕“幸福和希望”的主题安排了《风筝》《麻雀》两篇文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自由自在的生活,把握文章中的真实情感,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了解作者的具体描写方法,从而基于课文的提示学习写作的技巧,懂得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材料,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获得深厚的情感体验,学习作者描写事件的方法,之后,教师请学生基于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逐步完成小练笔的活动。这样,学生能够顺利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目标,在双线并行中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并基于课文的引导学会按照顺序将事情描述清楚。

双线并行的教育形式,能够真正着眼整个单元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先明确单元教学的语文要素,把握整个单元教学的“暗线”,再将暗线融入每篇文章的教学中,能够将分散的文章串联起来,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教育优势。

三、三位一体,架构单元阅读体系

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下,每个单元内安排的文章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一个整体,能够完美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从建构知识的过程逐步过渡到运用知识的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上的文本进行分析时,教师应按照先教读、再自读,最后延伸的顺序,架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不断递进的教育方式下,完成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从而充分彰显“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内在逻辑。

例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主要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实际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采取“以一带多”“以课内带课外”的方式,让学生先精读课内的文章,积累赏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再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练习阅读技巧,从而更加熟悉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以便他们在拓展阅读中徜徉在神话故事的海洋,进一步感知神话故事隐含的艺术价值,体会中华文化的绵远深厚。

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中,编撰者也有意识地按照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罗列了单元文本。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下开展的单元教学,教师主动地搭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能够呈现语文教育体系的梯度性,促使学生在不断递进中掌握语文知识,并完成对语文知识的运用。

四、方式變革,实现教学有效转型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往往是先为学生讲解生字词,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难以深度建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下的单元教学,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渗透,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育方式的变革,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讨论知识,从而在理解单元知识中训练语文能力,使学生能真正透过单元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通过教育方式的变革,彰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发现本单元是基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写的,其中包含《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等文章,其教育目的是期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内容,并且展开想象,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事件的描写。对此,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边阅读边提问边思考”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在写作指导中,教师也要让学生主动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促使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案例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并请学生主动基于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进行写作技巧的探索,逐步达到本单元的教育目的,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人文主题的同时,强化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更加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教学,让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教师不仅更加关注整个单元的教育价值,也积极保持了整个单元教学的一贯性,促使学生在完成单元文本的解读中,精准发展语文素养,切实凸显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优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能达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双线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