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要求

2023-08-15 13:58谢小飞吴家华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谢小飞 吴家华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期盼和美好愿景,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全体人民追求共同富裕指明了发展方向。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把握其科学内涵、探索其实践要求,无论对于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厚涵养

早在上古文明的原始部落时期,夏禹在《尚书·大禹谟》就开始思考“政”与“民”的关系,并提出了“政在养民”“厚生”等具有深远意义的观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部落共同体进入阶级社会后,随即产生的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剥削阶级始终致力于追求平等富裕的幸福生活。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在王朝兴盛的时期,统治阶级普遍采取了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一系列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在朝代更迭的时期,统治阶级忽视人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在长达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古近代先贤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思想。

第一,富民思想。西周时期,《尚书》中的“周书”部分就已记载了“裕民”“惠民”的表述,而到了春秋后期的儒家学派则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这种富民思想。儒家主张“藏富于民”,要求统治者在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取得民众的爱戴与拥护,使百姓走向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表达了民富则国富、民足则君足的主张,正如孔子所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生产、免除商税、征收单一农业税的主张,并将“薄税敛”作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刑繁法、过分剥削百姓的手段。“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3],集中体现了儒家轻徭薄赋的思想,对于使百姓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等贵贱,均贫富”思想。儒家将社会动荡的根源归结于贫富差距,并始终强调通过调均的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4],表达了财富分配不均比贫穷危害更大的观点。然而,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奴役百姓积累了过多的财富,针对统治者的残暴剥削制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提出了财富平均分配的诉求,及至南宋初年,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通过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总体社会变革方案,构建政治上平等、经济上绝对平均主义的“人间天国”。尽管由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而具有空想主义性质,但其提出的带有平均主义的土地分配政策反映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深受百姓欢迎。

第三,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不仅是先民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理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愈加严重,面对现实社会中剥削日益严重、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不甘亡国亡种的仁人志士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从西方文明中寻找构建理想社会的方案。例如,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在继承中国古代大同、太平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议会制学说,并在《大同书》中描绘了人们衣食住行都尽善尽美的理想世界,表达了对建立平等富足理想社会的渴望。孙中山发展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他立志要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并一再强调建设中华民国之首要任务“在民生”,阐明了要想解决贫富不均引起的社会矛盾,必须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并为实现这种理想付诸了艰辛的实践。

虽然由于各种局限导致这些理想都未能实现,但不可否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起的进步作用,尤其是“求大同,均贫富”的思想,使得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二)理论延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构想

早在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近代科学研究者已经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种种罪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描绘了消灭贫富分化后的理想社会。但由于其无法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规律以及找到构建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因而只能归于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各种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案,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诠释: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示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是造成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对此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在他们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哥达纲领批判》所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5]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所掌握,而无产阶级却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和劳动产品相分离,“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6],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在于永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在利润的驱使下使整个社会生产在剧烈的竞争中盲目发展,陷入了“为生产而生产”的怪圈。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出现,进一步使生产扩大与消费不足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尽管资产阶级采取了改进技术、对外扩张以及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等措施,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矛盾得到暂时的缓和,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能造成更大范围的危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7],必须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灭物对人的统治以及人剥削人的经济根源,才能消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造成的严重浪费,才能使自身的劳动成为自由创造以及发展个性的活动,从而真正成为掌握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由此可见,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前提。

第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是人类的财富源泉,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迁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例如,人们使用石器的时代,对应的只能是原始社会。同样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不能置于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之中,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进步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只有摆脱资本主义对抗性矛盾,支配资产阶级时代所创造的发达生产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两个决不会”思想,从物质生产方式特别是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解释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前提,指明了只有生产力达到一种空前的发展水平,才能在全世界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从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总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具备这一基础,就无法达到共同富裕而只能是普遍的贫穷,而且“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9]。

第三,严密论证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公平分配”的错误观点后,科学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首先,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只能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方式,原因在于:其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尽管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从根本上铲除了剥削赖以存在的所有制基础,保证了每个劳动者获得消费品资料的平等地位,但可分配的产品数量本质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无法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拥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这一阶段既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也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其二,劳动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一阶段对于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只有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10]。这就是说,消费品的获得是根据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量划分的,从而刺激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品而尽其所能地劳动。尽管这里的“劳动”还带有谋生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其次,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可以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分配消费品,但这种“需要”绝不能按资产阶级庸俗的意义去理解,而应理解为为了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事实上,人类在这一阶段不仅取得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在精神方面完全超出了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并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成为了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特别是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进一步提高,人类会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

总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论述中形成了科学的共同富裕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理论来源。

(三)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总结凝炼

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个外无主权、内无民主的国家,追求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经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追求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的基础上,先是通过农村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后又为了改变千百年来小农生产的局限性,把个人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走集体化道路,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两极分化、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此,1953年12月16日,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2]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共同富裕”,也正是这一“明白易懂”的概念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所接受。此后,我们党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追求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成功解决了人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并于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这是首次明确将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20世纪末,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江泽民在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14],深刻体现了党始终坚持走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道路。由此可见,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是对历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总结凝炼,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了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5]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和执政理念,又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作出了新的诠释。

(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为了“每个人”的富裕,目的就在于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16],深刻表明新时代追求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立场的坚持和发展。当前,尽管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但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使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成为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的强烈期盼。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才能把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进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富裕,它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目标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层面,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层面。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在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的现实环境下,人的精神富有无从谈起,只有用共产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动者摆脱异己力量的支配才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前提,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富裕既包括物质财富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足,是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社会的生产活动,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活动,而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社会分工。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人们改善生活品质、期盼更高品味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7],明确了我们追求的富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上的富有,也包括人民在精神层面上的富足。因此,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使二者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富裕

共同劳动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人类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劳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质生产劳动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8]。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共同劳动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认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19],明确了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奋斗,而不是简单地把财富分给不劳而获的人。因此,只有全体人民以高度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和条件,从而在共建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逐步富裕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而是要经历一个有先有后、逐步实现的过程。尽管我国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但在现阶段所谓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都是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不仅无法调动全体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而且会落入平均主义的窠臼之中。因此,既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也要把实现共同富裕看作一个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根据各个地方实际发展水平,因时因势因地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20]新征程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绘就共同富裕的绚丽图景。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也是获得人民支持从而赢得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索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措施。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1],表明党中央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2010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为此,在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做优。一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保证“量”的增长。把“蛋糕”做大是提高收入的前提,从根本上来说,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不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丰富的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就不可能建立起富裕的社会,也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二是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质”的提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将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更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要素、产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均衡配置,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距,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控制碳排放,加强环境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以确保“质”的提升具有可持续性;积极借鉴文明发展成果,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使开放发展成为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共享发展。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总之,只有多措并举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发挥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作用,筑牢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生产力高度发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也具有实现国内人民共同富裕的财力,但存在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使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坚实的制度基础。

首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就能够处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必然导致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被无情地占有,使其始终处于贫困境地。当今中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因为公有制企业中所产生的物质利润属于集体或国家所有,生产资料属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可以使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有利于消除剥削、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共同富裕还怎么实现?……不能稀里糊涂跟着喊口号,更不能中别人的圈套!”[22]其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而且在科技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供给,建立健全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环境,确保民营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坚决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鼓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为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合理的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仍不完善,必须充分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协同合力作用,加快形成“提低”“调高”“扩中”的有效分配机制,从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从目标和归宿来看,“提低”“调高”就是为了“扩中”,只有多措并举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才能真正缩小收入差距,防止阶层固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23],这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但整体占比不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推动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临近中等收入门槛的低收入人群进入到中等收入行列。首先,大力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就业直接关乎居民收入稳定,没有收入的稳定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才能夯实居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其次,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主攻方向。必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到学有所用,同时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这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最后,持续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当前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蔓延,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必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将“蛋糕”分好。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征税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特别是要重视第三次分配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24],明确了以慈善捐赠为主渠道的第三次分配是推动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有益补充方式,必须将其用活用好。其实,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已提出:“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25]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的政策体系,用现代治理的方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为低收入者向中等收入群体过渡创造条件。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城乡居民在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非均等现象。因此,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督、及时帮扶,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而且要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6],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其一,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极端重要,必须对农村闲置耕地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经营,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这既能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又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其二,推动农业现代化。当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依然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农村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和政府必须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继续加大相关领域的财政投入,全力以赴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成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其三,建设美丽乡村。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布局,坚持规划先行、依规建设,特别是要发展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让农村得到发展,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总之,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既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城乡关系,又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