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MOOC)助力终身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
——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学今用为例

2023-08-15 05:59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会学国学课程

徐 明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0022)

党的二十大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倡导终身学习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慕课(MOOC)作为大规模开放课程,适应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建构需求,可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一定的课程支撑。

一、信息时代开放课程服务终身学习理念

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型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 自2012 年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向社会公众共享高等教育优质资源。 国内近年也陆续建设国家网络课程中心,各省均建有国家级、省级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如超星平台、e 会学平台等。其中e会学平台是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 承担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持续进行的、贯穿其一生的学习过程。1965 年12 月,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2]他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原则,其中“要解除强加于教育的传统定义与制度的束缚,大规模地调动、利用一切训练手段信息和方法”这一原则为互联网时代慕课服务于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互联网时代资讯及传媒更迭迅速。 职业教育除了依托原有的学校教育体系,还应构建面向社会公众、可供劳动者终身学习的平台。 MOOC 的应用推广突破“传统定义与制度的束缚”,利用信息化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社会公众终身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平台,服务于终身学习。

二、慕课项目建设目标、定位及推广概况

(一)课程内容及开设简况

2014 年9 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省内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国学今用”。 课程旨在引领青年学生研读国学经典, 领会文化内涵,启迪经商处世的智慧,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商业之间的通道。 作为财经类学院,本课程从国学中汲取商业经营之道,并涉猎徽商经营理念;作为通识教育课,重点关注适用于当代商用传承的实践价值。

(二)课程受众定位

预期受众的定位为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商业经营从业者及其他相关社会公众。

国学今用选修课在校内运行的八年间(2014—2022 年),授课对象均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二学生。 2018 年4 月课程以省级质量工程示范项目立项,2020 年通过结项验收, 等级为良好。 截至2023 年2月访问总人数3105, 学习总人数2067, 总浏览量达77384。 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程内容古为今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公众终身学习。

(三)课程建设推广

上线运行后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学今用选修课,为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商业经营从业者以及其他相关社会公众提供碎片化的课程传习素材,满足公众终身学习需要。

通过课程内容精准梳理和MOOC 推送,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传习范围。 课程受众面可以包括高校学生、研究学者,还可推广至更广泛的有学习需要的社会公众。 在线大规模开放课程为更广泛的受众提供学习资源,方便受众利用碎片时间传习国学文化,领会商用今用传承意义。 推送传播内容包括视频课件、Word、PPT 文稿、 音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受众面更加广泛,学习时间更加灵活自由;交互性能更加便捷。 课程开展线上讨论、回帖分享交流,增强交互; 线上练习和测试可以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测试自动评阅提高评判准确率和阅卷效率。

三、慕课项目建设情况

国学今用课程MOOC 平台建设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探索高校课程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新途径,使网络教学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和工具。[3]经过两年的线上课程建设,取得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初步成果。

(一)组建项目建设团队,确定项目成员分工

团队凝聚力量, 多学科背景汇聚众家之长。2018 年4 月项目立项后,项目组邀请了央视《百家讲坛》嘉宾,安徽省思政课年度影响人物、2019 全国优秀教师、合肥工业大学钱斌教授参加项目建设团队,同时邀请我院管理学专家胡芳教授、我院荣获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一等奖的王媛老师、汉服专家陈灵加入项目团队。

(二)梳理课程核心内容,保持完整性突出应用性

本项目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国学今用”课程内容分成多个原知识点片段,并根据原知识点设计不同的视频展现,经过梳理,在保持课程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古为今用的应用性。 (见表1)

表1 “国学今用”课程章节目录

(三)根据知识点策划设计微课,完成教学视频拍摄制作

从2019 年7 月3 日开始, 授课老师经过认真准备,收集国学今用课程教学原知识点内容,完善视频资料,设计拍摄脚本和台词,制作PPT、针对教学讲稿反复演练。2019 年9 月团队五位主讲老师完成了15 节教学视频的拍摄工作。

(四)完善作业测试题库建设,上传e 会学平台运行

教学视频拍摄完成之后,团队成员共同为每节课后设计了作业练习, 在教学视频中设置随堂练习。 2019 年9 月课程上线正式运行,在第一期开课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布置作业、作业批改、教学交流(讨论/答疑)等教学模块。

(五)全省全国高校示范推广

课程视频及相关教学材料上传e 会学网站之后,经过两期完整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普及推广效果。 第一期课程累计访问量达12183 次,第二期课程累计访问量达到23766 次。 截至2023 年1 月,共运行六期,访问量达76548 次。 每期课程均有全国其他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登录学习,达到了普及推广的社会效果。 (见表2、表3)

表2 第一期学习分布数据截图

表3 第二期学习分布数据截图

四、项目建设进展及推广活动

(一)建设进展

国学今用MOOC 项目建设经历了两年时间,其间得到亚幕公司周曙老师、后台制作团队和客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协助。 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建设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2018 年1 月—2018 年5 月,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填写《安徽省质量工程MOOC 示范项目任务书》,2018 年10 月学校MOOC 制作招标完成,确定制作公司。

第二阶段:2019 年6 月—2019 年8 月,根据课程制作模板,准备PPT 和讲稿,2019 年7 月-8 月拍摄课程视频, 完成了15 节课的教学视频拍摄,9 月开始,请公司团队对课程进行后期制作,其间不断与公司制作人员沟通协商, 完成15 节教学视频的校对合成工作。

第三阶段:2019 年9 月—2020 年3 月,课程上线e 会学平台进行第一期的试运行,添加试题,并不断完善课程互动、答疑、作业、考试。 第一期209 名选修课同学参与度高,师生共同完成了初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尝试。 在第一期完整运行的基础上,针对第一期课程运营效果进行反馈总结。 针对第一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

第四阶段:2019 年3 月—7 月,在e 会学平台上进行第二期课程线上运行。 第二期学员1365 名,来源于本校、其他高校和社会人士,还作为辅助教学资源,为《概论》课第十章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提供平台。 第二期运行规模大大超过了第一期,覆盖受众人群和服务课程范围进一步拓展。

第五阶段:结题验收。2020 年5 月,在e 会学平台上根据前两期的运营情况, 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项目结题,8 月项目以良好等级通过省级结题验收。

(二)推广活动

2020 年10 月《慕课MOOC 助力传统文化与技艺传承与创新——以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示范项目国学今用为例》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交流, 获三等奖。2020 年12 月,以“国学今用”慕课中第三篇章内容制作的微课 《盘点·传承·创新——我们的节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 2022 年7 月,项目选取适合国际交流的四节内容,开发中英文双语版慕课。 目前前期翻译拍摄工作已完成,后期制作正在进行,预计2023年6 月上线运行。

五、项目建设成果服务终身学习成效

(一)构建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平台

充分发挥慕课的开放性特征,使更多受众特别是商业经营者了解国学今用知识,汲取古为今用的中国智慧,学会使用传统文化蕴含的处事经商之道解决商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4]

每期学习者中均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和其他高校的学生,体现了MOOC 课程开放性的原则, 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终身学习需求。 第一期209名学习者中有23 名社会人士, 全国其他高校11人;第二期1374 名学习者中有113 名社会人士,22人来自全省其他高校。 开放性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社会公众研习国学知识、探讨国学与商道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终身学习的途径。

(二)构建线上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交互平台

慕课借助论坛、社交网络等,构筑了网络学习共同体, 促进个体知识分享及社会化合作学习;实现学习者之间、 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深度在线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充分满足学习者与教师、与他人之间的交流需要。

国学今用课程15 节慕课后面的讨论区均是师生交流的园地。 每位同学在讨论区的交流分享,主讲教师均有点赞,并对认真研习或课余拓展研究的高质量讨论帖及时评述、置顶围观。 第1 期、第2 期师生互动讨论参与分别达到505、521 人次,检测和作业参与1998、3631 人次,充分实现了网络开放课程的交流互动功效。

(三)促进教学模式拓展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创新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革新提供了线上共享资源和交互平台。 国学今用选修课在MOOC 上线运行之后,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教师通过课程QQ 群,课前安排学生预习相关课件和教学资料,课堂教学中穿插线上习题检测,实现线上线下交互,课后通过讨论区分享交流、阶段性学习检测实现教学效果的个性化及时反馈。 特别是2020 年春季抗击“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 期间, 线上直播授课与e 会学平台MOOC资源的融合交互,为国学今用课程在特殊时期的教学提供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保障,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5]

(四)提供多学科共享MOOC 教学资源

“共享”不仅是课程资源在受众之间的师生共享、生生共享,还可以跨学科多角度在教学主体之间共享,即课程与课程、教师与教师之间共享。 除了为国学今用选修课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平台之外,国学今用MOOC 还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在概论课教学中,为第十章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教学提供了线上教学互动的资源和平台。

结 语

项目团队历经两年时间, 完成了国学今用MOOC 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工作,2020 年8 月以 “良好”等级通过省级示范项目验收。 课程上线运行五年来,为全国高校师生、社会人士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习交流的线上平台,有力补充了传统课堂教学线下时空的不足,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MOOC 将持续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会学国学课程
“垂”改成“掉”,好不好?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