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3-09-11 10:55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赋值职业规划生源

李 颖

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 158万,同比增加82万[1]。随着地方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城市的选择对地方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产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2]。就学生主体而言,毕业后选择不同的城市就业不仅与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密不可分,也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地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方面需要科学分析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因素,另一方面需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陶永坤[3-4]等研究发现,学生就业城市的选择与高校所在城市正向相关,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或省会城市就业。何仲禹[5-6]等研究发现,生源地、家庭因素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点的选择影响显著,父母的观念影响在学生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时表现明显。Zhang Yihan[7-9]等人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在学生选择就业城市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工作机会、薪资期待与就业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作压力、住房价格等因素对学生选择就业城市影响显著。白金刚[10-13]等对就业工作提出深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升学生求职能力的建议,地方高校可以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拓宽岗位供给渠道,提升科技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提出合理建议,大多研究仅通过问卷调查与描述结果的方法,对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构建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实证分析鲜有研究。因此,本文综合个人、家庭、职业和社会四个层面的多个影响因素制作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构建交叉分析表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源自2022年11月针对某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展开的调查问卷。采取随机原则,选取某地方应用型高校S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作答,共收集调查问卷464份,有效问卷464份,有效率100%。数据使用IBM 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2.2 变量描述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城市类型,分为五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以及家乡所在城市(不包含其他城市)、县镇、农村;解释变量结合现有参考文献,分为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工作层面和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指标分为:性别(男生赋值1,女生赋值2);年级(大一赋值1,大二赋值2,大三赋值3,大四赋值4);是否为独生子女(是赋值1,不是赋值2);职业规划清晰程度(清晰赋值1,一般赋值2,不清晰赋值3)。家庭层面指标分为:生源地(省会城市市区赋值1,地级市市区赋值2,县级城区赋值3,乡镇及农村赋值4);父母或其中一方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赋值1,高中或中专学历赋值2,大专或本科学历赋值3,硕士及以上学历赋值4)。工作层面指标分为:就业指导类课程对自己是否有帮助(有帮助赋值1,无帮助赋值2);行业发展前景(考虑赋值1,不考虑赋值2);就业机会(考虑赋值1,不考虑赋值2);工作压力(考虑赋值1,不考虑赋值2);薪资期待(4 000元以下赋值1,4 000~7 000元赋值2,大于7 000~10 000元赋值3,10 000元以上赋值4);社会层面指标分为: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水平(考虑赋值1,不考虑赋值2);就业城市住房价格(考虑赋值1,不考虑赋值2);就业政策了解程度(了解赋值1,一般了解赋值2,不了解赋值3)。

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因素,现建立交叉分析表(见表1),分析就业城市选择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性别、年级、薪资期待、工作类型等因素影响不显著,故未在表中列出。

表1 高校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类型与影响因素的交叉分析

2.3.1 个体层面

是否为独生子女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比较数据,独生子女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大多集中在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说明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影响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重要因素。

职业规划清晰程度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职业规划清晰程度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从百分比数据来看,职业规划清晰的学生选择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就业的占比分别为36.1%和24.5%,相比较职业规划不清晰的学生选择县镇及农村就业的占比63.6%,由此可见,职业规划清晰程度是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学生更愿意前往一、二线城市就业。

2.3.2 家庭层面

生源地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生源地与就业城市选择相关。比较百分比数据可以看出,来自县级市和村镇的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就业的占比高达94.1%,而省会城市的学生无人选择,可以看出生源地是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父母受教育程度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横向分析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学生占比可以看出,随着父母学历的提高,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也随之提升,尤其在父母一方达到硕士及以上学历时,学生选择在三、四线和家乡所在其他地区的占比为0,说明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

2.3.3 工作层面

就业指导类课程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百分比数据可以看出,在认为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对自己有帮助的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76.8%,认为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对自己没有帮助的学生选择在县镇及农村就业的占比最高,达到63.6%,说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开设是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行业发展前景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行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横向比较得出,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学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意愿随着城市发展水平降低而减少,说明行业发展前景是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

就业机会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就业机会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从百分比数据中看出,考虑就业机会的学生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占比为96.1%,不考虑就业机会的学生选择在县镇及农村就业占比为27.3%,说明就业机会是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工作压力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工作压力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分析百分比数据,考虑工作压力的学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意愿随着城市发展水平降低而减少,不考虑工作压力的则相反,说明工作压力是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可见工作压力对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尤其重要。

2.3.4 社会层面

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从数据来看,选择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考虑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不考虑的学生选择就业城市为城镇及农村的占比偏高,可以看出,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是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住房价格在0.1水平下显著,说明住房价格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过分析表中数据,从选择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来看,考虑住房价格的占比均为91.8%,不考虑住房价格的占比均为8.2%,说明住房价格是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

人才引进政策了解程度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人才引进政策了解程度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从数据分析中得出,选择在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以及家乡所在城市就业的学生不了解该地区就业政策占比均低于6.0%,说明就业政策是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政策方案及宣传力度在学生选择就业城市时至关重要。

2.4 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4.1 建立模型

本文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目的是分析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类型与参照类别的对比情况。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Pj为选择就业城市为第j类的概率(j=1,2,3,4,j≠J),给就业城市j赋值,j=1代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j=2代表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j=3代表三、四线城市,j=4代表家乡所在城市(不包含其他地区);PJ为选择就业城市为县镇及农村的概率,赋值J=5,并设置为参照变量。xi表示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第i个因素。

经分析得出: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帮助、职业规划清晰程度、行业发展前景、是否考虑就业机会、工作压力、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住房价格、就业政策了解程度是与就业城市选择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因被解释变量k为就业城市,有5个类别,则需建立4个模型。建立的广义Logit模型为:

2.4.2 模型拟合

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需利用模型拟合信息先行判断该模型解释学生选择就业城市影响因素的科学性,若显著性小于0.01,则可以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14]。如表2所示,最终模型和模型中仅有截距项时的似然比检验结果P=0.007<0.01,说明最终模型成立。

表2 模型拟合信息

2.4.3 结果分析

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是否为独生子女(P=0.000<0.01)、生源地(P=0.000<0.01)、父母受教育水平(P=0.000<0.01)、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帮助(P=0.000<0.01)、职业规划清晰程度(P=0.000<0.01)、行业发展前景(P=0.000<0.01)、工作压力(P=0.000<0.01)、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P=0.000<0.01)、住房价格(P=0.000<0.01)和人才引进政策了解程度(P=0.000<0.01)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显著因素,而就业机会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不显著。瓦尔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见表3至表6)若值小于0.05,则该因素对模型的贡献具有显著性意义。表3至表6仅列出学生选择各类城市就业时影响显著的因素及参数估算值。

表3 影响学生是否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的测算结果

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较为发达二线城市就业学生中(表3和表4),有清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以职业规划不清晰为参照组,分析OR值发现,对职业生涯有较清晰规划的学生比无规划学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概率提高10.336倍,选择二线城市就业的概率提高6.618倍,说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越清晰,越倾向选择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就业,教师应抓好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这一主阵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就业城市;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下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系数均为负,以父母硕士学历及以上为参照组,父母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学生比参照组选择一、二线城市就业的概率要小,说明随着父母文化水平的提升,学生更希望选择一、二线城市就业。

表4 影响学生是否选择在较为发达二线城市就业的测算结果

选择三、四线城市就业学生中(表5),生源地为县级城区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系数为负,以县级城区生源为参照组,OR值为0.023,说明非县级城区生源的学生比县级城区生源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概率小,来自县级城区的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就业的意愿更强烈。

表5 影响学生是否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测算结果

选择非一线城市就业学生中(表4至表6),工作压力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以不考虑工作压力为参照组,考虑工作压力的学生相比较不考虑的学生,更大概率会选择在该地区就业,尤其在有意愿于三、四线城市就业的学生中(OR=12.72),对就业压力多一个单位的思考,就会提高12.72倍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概率,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而在正确认知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自主选择该城市就业的意愿也更强烈。

表6 影响学生是否选择在家乡所在城市(不包含其他地区)就业的测算结果

在所有类别的城市中,一定程度了解就业政策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以不了解就业政策为参照组,了解就业政策的学生相比较不了解就业政策的学生,更有意愿选择在该地区就业,特别是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学生(OR=34.396),对政策有所了解选择该地区就业的概率是不了解的34.396倍。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帮助、职业规划清晰程度、行业发展前景、工作压力、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住房价格和人才引进政策了解程度与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地方应用型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城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1 推进家校联合,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首先,推进家校联合。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与家长及时沟通,帮助家长转变传统择业观念,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制定规划并选择就业城市,使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城市的选择合理定位、合理期盼,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其次,精细化分组指导。教师根据生源地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组,帮助学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就业指导高效精准。再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诚信就业品质,端正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减少“缓就业、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增强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2 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各类城市特点及政策,丰富教学内容,或邀请已工作学生分享求职历程及工作心得,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城市。其次,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劳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积极面对工作压力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职业训练。再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学生思想价值引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与就业指导的有机融合,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3 强化服务意识,顺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立足实际,强化人才培养服务意识,顺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创新就业工作多元化发展。首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针对就业困难学生设立学生帮扶小组,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小组成员,深入其中了解其就业需求,将帮扶成效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在二级学院推行 “一院一品”促就业活动。学院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好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加大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力度,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坚持实行“就业实习一体化”,开拓学生视野,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背景,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单位用人“零距离”对接,有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最后,加大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将学院的专业、学生特点紧密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在本地就业。

3.4 加强政策宣传,促进就业工作多元化

针对各地政府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应多渠道、多举措宣传,确保学生对就业政策“应知尽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就业判断。首先,借助“互联网+”、就业指导服务办公室、就业指导课堂等平台,使有关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信息多渠道传递,帮助毕业生充分解读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势。其次,现阶段毕业生对就业城市的住房价格、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水平等因素关注度较高,就业城市的人才公寓、租助房补助、创业补助等人才服务配套措施对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宣讲时,可将单位所在城市的就业政策融入宣讲内容进行详尽介绍,利用城市吸引力助力企业号召力,使学生在全方位了解公共资源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最后,地方应用型高校生源中县级城区的学生占比居多,且大多学生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意愿较为强烈,辅导员可针对生源特点并结合各地就业政策,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明晰形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城市。

猜你喜欢
赋值职业规划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L-代数上的赋值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