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诗歌风格特色及意义影响探论

2023-09-16 02:36杨熹王荣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用典诗人诗歌

杨熹,王荣林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晚唐诗人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其诗以师宗温庭筠、李商隐而得名,宋代计有功评其“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1]。现代学者对其诗歌的师承渊源多有探讨,本研究主要关注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意义、影响。《全唐诗》收录唐彦谦诗歌2卷(卷六七一与六七二),又在卷八八五《补遗四》中收录其拾遗诗歌11首,共196首,但其诗混入伪作的情况较为严重。经考证,《全唐诗》卷六七一中收录的唐彦谦诗作多不可靠:王兆鹏指出,《全唐诗》中有40首为元人戴表元所作[2],陶敏考证“《自咏》一诗出自元人许谦”[3],刘莹莹指出《秋日感怀》《原上》《寄台省知己》为他人诗歌误入,另有10余首诗或因内容不似晚唐之作,或因互见于他人诗集而颇有伪作、误收嫌疑[4]。除去确凿的伪诗与部分存疑之作,本文研究对象数目约为140首。

一、唐彦谦诗歌的创作风格

唐彦谦诗歌的创作风格在晚唐颇具特色,呈现多样化倾向,与时人有所不同。前期,唐彦谦效法温、李,善使事用典,多婉转之辞。后期,唐彦谦师法杜甫,笔涉民生艰辛,语言质朴无华,情感深沉浓厚。

(一)轻绮凄怆

唐彦谦学习温、李诗歌语言绮丽、对仗精工、意象含蓄的创作特点,创作了许多风格浪漫绮艳、意象清美雅致的作品,并且其诗歌寄托遥深,常常蕴含沉挚苍凉的感情,在凄凉清峭的诗境中生出悲怆忧愁之意。综合来看,唐彦谦前期诗风是轻绮凄怆的。

这种风格在其咏物诗中较为突出。诗人极尽想象之能,时常选用绮丽辞藻,刻画物象特点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思,使得凄怆之情在字词间流淌。如《玫瑰》[5]7692,此诗描写了落花的悲情美。首联,诗人以“麝炷”喻花枝,用“清燎”喻白雾。颔联,诗人将玫瑰比作梳妆的美人,并用风中“锦缎”比喻散落的花瓣,写出落花飘散的凄美。颈联,诗人用“无力”与“多愁”二词,点明了雨打玫瑰予人的审美感受。整首诗在丽辞中流露伤情,凄怆之感渐出。又如《牡丹》(真宰多情巧思新)[5]7692,此诗在咏物中传达伤春之情。首联,诗人用牡丹开放的盛艳景象来送别残春,奠定伤情基调。颔联,“为云为雨”活用了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会神女之事,诗人借非凡的神女来衬托牡丹的美丽。尾联,嫦娥和婺女两位女神前来送别晚春,临别时,她们在人间留下花朵以作纪念。至此,诗人写出了对牡丹的珍爱怜惜和对春色的眷恋不舍。整首诗构思新奇,层层深入,语言清丽雅致,情感含蓄悲凄,呈现出轻绮凄怆的诗歌风格。类似的诗作还有如《菊》《莲》等。

其他题材中,诗人也常于轻绮笔法中传达凄怆情绪。出行远游时,诗人先写溪水长流,微雨生烟,山色朦胧,转而望见寒鸦飞去,诗人感慨“杜曲黄昏独自愁”[5]7686(《长溪秋望》)。这种情绪诉诸笔端,让诗境多生凉意,故而在明霞烟柳、杜鹃花落的景象中,诗人感叹“已是向来多泪眼,短亭回首在天涯”[5]7684(《罗江驿》)。即使诗人偶尔酣醉、暂得抒怀,也时常感到岁月难留,所谓“忘却愁来鬓发斑”[5]7687(《兴元沈氏庄》)。可以说,忧伤多愁贯穿了诗人的一生,其诗歌因此呈现凄美之感。

(二)质朴深沉

后期,诗人遭受屡次应举不第的打击,多有自伤流落之语。彼时政局动荡,诗人四方辗转、流离避祸,其创作视野随之变化,转而学习杜甫的纪实精神与质朴言辞,开始关注民生事件,并对其进行记录与叙述。由此,唐彦谦诗风开始展现不同的风貌,其语言在雕琢之外多了几分流畅自然,其情感在凄怆之余多了一些沉郁凝重,整体呈现质朴深沉之风。

此类风格的代表作当属《宿田家》[5]7678,这首长篇五言叙事诗记述了诗人夜宿山村时的所见所闻。官差如同鹰隼一般凶猛,他们手持公文,气势汹汹地敲诈无辜百姓。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拿出母鸡、香酒招待,官吏却贪得无厌。诗人见状,只能在诗中直言自己官微言轻,空有圣贤心,难挽“尧舜治”!此诗反映了晚唐腐败的政治局面,揭示了社会中尖锐的阶级矛盾。全诗语言朴素,叙事条理分明,诗人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刻画了凶狠霸道的官差和弱小无助的百姓,诗句展现了生动逼真的社会生活。其中,诗人善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活动,深受杜甫“三吏”“三别”叙事艺术的影响。诗人选取出门搪塞的蹒跚老妇作为典型人物,又选用百姓面对官吏时恐惧胆寒、跪坐灯前的典型场景,以此和官吏饮酒作乐、强占民物的野蛮行径形成对比,突出反映了唐末社会的黑暗,表达出诗人对国事的忧心与牵挂。此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颇具杜诗风范。

诗人在中晚年创作了不少饱含深沉情感的诗歌。彼时,诗人仕途坎坷,羁旅流离,其家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常常在心中涌动,悲慨与遗憾之情难以自持。在《夜泊东溪有怀》[5]7674中,诗人写黄昏日暮、孤人独眠,他感到行舟无归处,度夜如野鸥,心中生出“独客伤归雁”的凄怆感慨。连溪水的声音都搅扰着诗人的乡情,即“溪声牵别恨,乡梦惹离愁”,行路的凄凉与思念的悲苦尽在诗人笔下。又如《宿独留》[5]7673,开篇即写寒鸦孤犬、老树荒村的萧瑟之景,为诗人生活清贫、难以经营的境况作铺垫,于是诗人不禁对月感慨“谁与共清论”?诗歌以朴素流畅之辞道出诗人心中的无限悲愁。

综上,唐彦谦诗歌总体呈现轻绮凄怆与质朴深沉两种风格。前者是其诗风的主导,无论是咏物还是抒情,诗人都习惯性地运用繁密华艳的意象去构造诗境,其诗歌呈现绮丽特色。后期,诗人心牵国事,内心涌动的漂泊之感与时代情怀促使他创作出沉郁而真挚的作品。

二、唐彦谦诗歌的艺术特色

唐彦谦诗歌内容丰富,咏物如《玉蕊》,咏史如《新丰》,羁旅如《宿独留》,赠和如《寄友三首》。这些诗歌在艺术上独具魅力,整体呈现讽喻悠远、用典精巧、语言典丽的艺术特色。

(一)讽喻悠远的议论艺术

唐彦谦善于将观点、议论暗藏于文辞之间。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讽谕悠远似李义山。”[6]2829诗人的议论发于情、起于事,其观点态度隐晦地融于史事与物象中。这种含蓄的议论风格闪烁着诗人的个性光芒。

一方面,诗人常隐议论于古事,用一两个字点明自己对史事的态度,讽意深刻绵长。如《穆天子传》[5]7682,诗人借周穆王负约一事暗表讽意。周穆王为与西王母相会而赶赴仙境瑶池,二人相约再见,互作歌答,西王母言道“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亦答“比及三年,将复而野”[7]。待到相约期至,周穆王却失约不见,诗尾言“恐为无端哭盛姬”,恐怕周穆王正在为爱妃病逝而伤心痛哭吧!诗人选用“恐”与“无端”二词暗发议论,流露出对统治者的否定态度,批判其耽于美色之举,道尽讽刺意味。

另一方面,诗人善于借物托怀,时常将个人态度融于物象描写之中。如《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5]768,诗人借柳托讽,含蓄地表达对阿谀奉承之流的不齿与否定。《墨子》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8]后世传扬此典故,多让人想到楚王的昏庸荒淫。故诗歌开篇即写柳树白絮翻飞、绊惹春风的曼妙姿态,随即借物托讽,一则用柳树轻盈的身姿来反衬奸臣的谄媚,贬斥献媚者为了讨好君王而东施效颦的行为,二则讥讽君王大行昏庸之道。由此,诗人发出“饿损纤腰学不成”的议论,深深揭露了邀宠者的愚昧和可怜,让读者听到了悠远的讽喻之声。

总之,唐彦谦时常通过对古事、物象的褒贬来表达议论,亦常用凝练之辞来表达态度,其诗作颇有议论纵横的特点,如《邓艾庙》《汉殿》《北齐》等诗歌,内容常有警策之语,且表达方式富于变化。

(二)绵密精巧的用典手法

唐彦谦师法李商隐,作诗好用典。《唐才子传》称其“极能用事,如自己出”[9]50,洪刍记“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10]。杨慎又在《升庵诗话》中评:“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6]2829均见诗人用典之高妙。

事典在其诗中俯拾皆是。如《蒲津河亭》写“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5]7672,“博望”指西汉张骞,他曾因功而被封为博望侯,此处乃用“张骞泛槎”之典。传说张骞乘木槎而游,竟逆流至天河,文人常借此典故比喻自己到达了神仙幻境。诗人取其意,用以形容蒲津河亭景色清澄,风景绝佳。下句用“文王避雨”之典,传说周文王曾于殽山之北躲避风雨,后来此事被用以赞咏殽山。诗人借此指称殽山,表现雨后的蒲津河亭景色迷人。此两句用典精切,包含无限感慨。又如《客中感怀》写“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5]7673,诗人借用吴起“杀妻求将”之典和苏秦“游说列国”之事,传达自己心有壮志却怀才不遇的悲戚心境,道尽其应举不中的失意与悲情。再如,诗人与朋友赠和时写到“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5]7675(《道中逢故人》),是以汉朝张劭和范式的“鸡黍约”之典表达自己与友人的相逢之喜。诗人用典已成文风,根据抒情表意之需信手拈来。

唐彦谦诗中亦有语典,部分用例见表1。

表1 唐彦谦诗歌语典用例

咏物诗《萤》[5]7691作于诗人羁旅途中,诗人心冷如寒灰,未经梳洗的头发如同飞散的蓬草一般零乱,这是用《诗经》“飞蓬”之语表达自己孤寂思乡的愁绪。《金陵怀古》[5]7675为吊古伤怀之作,诗人认为,六朝以来所遗留的宫殿古迹是昔日乡绅士大夫出入之地,而在千年之后,一切都已成为荒丘,此意源自李白诗歌,写出了诗人沧桑的心境。《小院》[5]7682一诗颇具理趣,斜烟月夜中,小院寂静无人,这番情景让人心生离情,此处,诗人采用李商隐诗句,取清宵惆怅、时久绵长之意,让静夜分担了小院惹人犯愁的“过错”,写得别有深致。诗人运用语典的情况还有很多,语典的加入使诗歌变得更加雅致含蓄、富有意境。

总之,唐彦谦诗歌典故绵密,技法精妙。诗人存诗百余首,所用典故120余例,如巫山云雨、金谷绿珠、萧史弄玉、甘宁弃锦等,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内容,赋予其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点,堪称曲尽其妙。

(三)典丽雅致的诗歌语言

唐彦谦作诗少直白之语,多华美之辞,有典丽醇雅的艺术效果。如爱情诗《汉代》[5]7694,整首诗辞藻华艳,诗境瑰奇。诗人采用“梓泽花”“灵和柳”“巫峡雨”等词,华美绮丽,并以精美之语描景状物,如“翠翘”“钿蝉”“波扇”“澄练”“静婉”等,读来典雅别致。再如组诗《无题十首》,多有瑰美绮丽的辞藻和艳美多姿的意象。在《无题》其二[5]7668中,诗人采用精致的修饰语描摹筝琴的装配,如“锦筝”“银甲”“鹍弦”,又用“阑干”“花下月”烘托佳人醉酒的浪漫气氛,尾句则以“犀梳”“鬓云”写出女子青丝柔顺的美好模样。整首诗语言雅丽,耐人回味。

咏物诗如《红叶》[5]7690,清寒的霜月、茂密的草丛、垂散的蔓藤枝、坠落的梧桐叶、稀疏的雁阵、急切的蝉声,种种凄美的意象营造出苍凉氛围,与明艳的红叶形成对比,映衬出红叶的炽热。诗人又将红叶比作裁制的深红色“蜀纸”,写红叶如胭脂一般落于“靓妆”之上,形象地刻画出红叶色彩鲜明、亮眼迷人的特点。其中,“落”字抓准了胭脂与红叶飘散时的动态,仿佛红叶之于景色就像胭脂之于红妆,若点睛之笔,不可或缺。后文“谢脁留霞绮”更是将红叶比作谢朓笔下的晚霞,明艳绮丽,并以谢朓咏霞、甘宁弃锦、温衡叹木等典故穿插在吟咏之间。诗人淡化典故本来的意指,只保留其辞藻的美艳外衣,为描写红叶的绚丽夺目服务。如此,整首诗极富书卷气,读来文雅含蓄。

三、唐彦谦诗歌的意义及影响

唐彦谦广师博学,转益多师,温庭筠、李商隐、杜甫皆是其学习的对象。诗人欲将前人的艺术技法和独到风格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在传承与创新中自铸伟辞。这对彼时的诗坛和后来的文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唐彦谦诗歌的意义

从共时性角度看,唐彦谦诗歌是晚唐诗坛的别样风景。相较于李商隐诗意的委婉幽僻,诗人的用典使诗意更加晓畅,对彼时用典深僻之诗风起到中和之用。而在师法杜甫方面,唐彦谦异于时人、独具慧眼,在晚唐绮艳文风中追求质朴真挚之感。

1.中和用典的委婉幽僻

唐彦谦师法李商隐,学习其用典的绵密精巧,颇得其神韵,唐彦谦所作《无题十首》更可谓神似李诗,但二人的用典倾向不尽相同。李商隐善用深奥之典来创造朦胧多义的诗境,让人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诗中真意缥缈难寻、耐人寻味,此为李诗之一大特色。唐彦谦则追求用典与诗意的平衡,他不设理障,十分注重诗意的流畅。其用典可称遗神取貌,保留典故带来的外在美,不强调其内涵本身的幽僻与生涩。此法平衡了彼时委婉幽僻的用典方式,让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流畅性两相和谐,使诗歌内容读来更为明白晓畅。如爱情诗《离鸾》[5]7693,诗人在其中运用了一些易于理解的典故。如“王昌”,即东家王昌,诗词中常与宋玉并列,一般认为是魏晋南北朝人,是唐诗中常用的人名,诗人用其代指情郎。诗人还用“杨朱路”“宋玉墙”比喻有情人天各一方,彼此受到阻隔而无缘相聚。“同心”“谢娘”亦常见于唐人诗作中,诗人用以喻指二人的爱情坚贞不渝。全诗典故并不艰深,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歌主题,刻画出恋人间诚挚的思念。这种用典技法能让读者较好地理解诗意,同时也给诗文带来了含蓄的情韵。唐彦谦的爱情诗虽然承袭了温、李诗歌对男女情趣的书写,但减少了很多温诗的繁缛、李诗的深曲。相较于前人,唐彦谦诗歌的语言更加浅近,诗歌的整体格调也从悲伤绮丽中展现出更为清新明快的一面,音韵更加自然流转。由此,唐彦谦诗歌在师法前人之外具有了别样风貌。

2.冲淡晚唐香艳气息

晚唐诗坛不乏文辞艳丽、留有齐梁余风的诗歌。彼时,闺阁情怀在士人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温庭筠与李商隐创作了大量爱情题材的诗歌,以绮艳诗风引领诗坛潮流,后来的韩偓、吴融则是其风格的继承者。这类诗歌多写妇女、爱情、闺阁绣户,且常以男女爱情为中心与其他题材相融合。如咏物诗,其所吟咏的花、柳、蝶等物皆为曼妙女子的化身,具有秾丽的脂粉气息,文风绮艳,重于声色。唐彦谦师法温、李,作诗亦有此特点,故常被认为步艳情诗后尘。但其涉及男女爱情、以人喻物的诗作相比于同时期、同题材的诗歌,显得更为纯真含蓄。他在爱情诗中极少用典故来暗指春宵,而是多写恋爱中的真挚感情或离别愁绪。如《无题十首》(其九)[5]7668,依依杨柳下,雕楼华饰中,佳人翠眉紧锁,终日沉浸于离愁,月挂枝头,杜鹃啼鸣,大概是为春日逝去而伤感不已。此诗以优美的语言抒写闺阁女子对心上人的离别思念,杨柳、杜鹃、画楼、枝头、月等物象共同营造了一幅绮美而忧伤的画面,诗人又以鸟啼伤春之事喻指佳人的思念,写出女子在爱情中的真挚情感,异于当时文坛描写女子娇艳粉饰、声色动人的诗作。其咏物诗虽多以美人喻之,但并不艳靡俗气。如《梅》[5]7665,诗歌以“玉人”喻花,形容梅花如女子般身着“轻素”、耳配“鸣珰”,但又以“画角”暗指古曲《梅花三弄》,赞扬梅花傲雪凌霜的骨气,全诗以女子喻物,却无轻浮绮艳之感。唐彦谦诗歌与当时主流的艳情创作有所区别,其诗歌清美的一面对晚唐诗坛之齐梁余风有冲淡作用。

(二)唐彦谦诗歌的影响

从历时性角度看,唐彦谦诗歌不仅在晚唐诗坛中崭露头角,也对后人产生影响,尤其受到杨亿、黄庭坚等人的喜爱,影响了宋代诗歌的创作。

1.精工典丽传西昆

宋初西昆体诗歌用典绵密、结构整饬,唐彦谦对此颇有贡献。杨亿较早便注意到唐彦谦,并对其诗歌进行收集编纂,《宋朝事实类苑》载:“余(杨亿)数年类集,后求得薛廷硅所作序,凡得百八十二首。”[11]又《石林诗话》言:“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6]2829杨亿作为西昆体领袖,其师学唐彦谦的态度影响了西昆体诗人,刘筠等人亦十分欣赏唐彦谦,他们认为其诗歌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用典精巧、结构整饬,堪称绝妙好诗,于是对其进行效仿,《蔡宽夫诗话》曰:“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12]袁行霈先生亦指出:“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艺术特征。杨亿等人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西昆集中多为近体诗,七律即占十分之六,也体现出李商隐、唐彦谦诗体的倾向。”[13]值得注意的是,唐彦谦诗歌的总体成就虽不能同其师宗的李商隐相提并论,但其颇具新意的创作仍然对西昆体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李诗中较少存在铺排典故、结构繁芜的情况,所以,西昆体诗人更多地是从唐彦谦诗中习得对仗精工、用典繁密的特点。

唐彦谦诗歌中不乏大肆铺陈、注重偶对的现象,呈现严谨整饬、典丽雅致的特点。例如:

《送樊琯司业归朝》(节选)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杨。

辩急如无敌,飞腾固自强。论心期舌在,问事畏头长。[5]7688

诗人铺排整饬的诗歌结构和绵密工稳的用典之法影响了西昆体诗人的创作,西昆体诗歌有趋步唐彦谦诗体之倾向,如杨亿诗作:

《宣曲》(节选)

宣曲更衣宠,高堂荐枕荣。十洲银阙峻,三阁玉梯横。

鸾扇裁纨制,羊车插竹迎。南楼看马舞,北埭听鸡鸣。

彩缕知延寿,灵符为辟兵。粟眉长占额,虿发俯侵缨。

莲的沉寒水,芝房照书楹。麝脐薰翠被,鹿爪试银筝。[14]

此诗结构工整,语言绮丽,典故频出,整体风貌与唐彦谦诗歌十分相似,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这样的诗作在西昆诗集中不胜枚举,这些诗歌字斟句酌,结构严整,诗人们好用典,喜铺排,讲求诗歌的工巧精美,大有唐彦谦诗歌的影子,而且在铺陈典故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形成了辞章艳丽、结构工整的西昆体诗歌。

2.师从杜甫传山谷

宋人陈师道于《后山诗话》言:“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11]2829观唐彦谦师杜之作,《采桑女》可谓佳品。

《采桑女》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5]7680

此诗主要描写采桑女辛苦劳作、受尽委屈的艰苦生活,反映晚唐沉重税赋给普通百姓尤其是女工带来的巨大灾难。尾联写官员里长的步步催逼,道尽采桑女的辛劳悲苦。诗歌直接记叙民事,传达出对统治阶级压迫百姓行为的愤慨,充分体现了诗人师从杜甫所追求的纪实精神,展现出儒家士人情怀长期浸润的文人心态。唐彦谦同杜甫一般,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是广泛而深切的,纵使诗人一生从未官居要职,但仍时常流露出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创作了一些关心百姓和国家的诗作。

唐彦谦效法杜诗之举在晚唐具有一定代表性,《唐才子传》载:“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9]50而作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黄庭坚对唐彦谦很是推崇,洪刍云:“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浦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6]2829唐彦谦诗歌得到黄庭坚的认可,甚至成为其远绍杜甫的学习桥梁。如周裕锴先生所言,黄庭坚具体而微地总结杜甫的艺术手法,推广其为作诗的不二法门,并把韩愈及晚唐诗人李商隐、唐彦谦作为学杜的桥梁[15]。黄庭坚对唐彦谦的推崇也与宋代士人心态有关,“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至于宋,则江河日下,百感苍茫”[16]。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迫使宋代士大夫展现出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诗人将杜诗的谏诤之风作为内在的人格力量,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讽喻精神。在这种心态上,唐彦谦与黄庭坚有着相似点与共通点,此为黄庭坚学习唐彦谦诗歌的缘由之一。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弟子以杜甫为祖,视唐彦谦为过渡,学习其诗歌使事用典的精妙和语言文字的推敲之法。

四、结语

唐彦谦才高负气、博学多艺,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前期,其诗用典绵密、对偶精巧、辞采绮丽,有温、李之风;暮年的他几度沉浮,开始学习杜诗之沉郁,留下一些平实、深沉之作。可以说,唐彦谦诗歌呈现多样化风格,前期诗作轻绮凄怆,后期诗作质朴深沉,且其诗歌具有讽喻悠远的议论艺术、绵密精巧的用典手法和典丽雅致的诗歌语言。从横向上看,唐彦谦诗歌对晚唐诗坛具有别样意义:一是中和用典的委婉幽僻,二是冲淡晚唐诗坛的香艳气息。从纵向上看,唐彦谦诗歌精工典丽、铺排整饬的特点影响了宋初西昆体,唐彦谦师从杜甫的精神及诗作影响了江西诗派,尤其是诗人黄庭坚。唐彦谦诗歌在晚唐诗坛别具一格,在文学史上散发出独特魅力。唐彦谦诗歌虽不比其师法的李诗、杜诗那般成就斐然,却亦有独到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用典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