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基于杭绍临空经济发展经验

2023-09-26 12:35
中国市场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临空荆门宜昌

王 媛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4)

1 引言

临空经济被称为“黄金产业”“第五冲击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临空经济逐步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5月,杭州、绍兴两地发布《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发展规划,全面开启了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作为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宜荆荆恩”(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推动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关键的突破口。当前,有必要立足四地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学习借鉴杭绍先进做法及经验为契机,加快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破题开篇。

2 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2.1 以“杭绍同城”为目标,实现借力发展

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推进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杭绍一体化发展的应势之举。对绍兴而言,杭州临空经济区的定位对标国际一流,致力于打造全球跨境电商标杆、亚太国际航空枢纽,作为全国临空产业高地、生态智慧航空都市,杭州临空经济区计划到2023年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础好、优势强、潜力大,而作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正处于杭州临空经济区的延伸地带,从区位上能够最大程度享受到融杭政策利好,对推进绍兴全域发展的潜力不容忽视。对杭州而言,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拓展杭州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布局,最大程度释放临空产业聚焦效应,实现两地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可见,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杭绍同城”为目标,推动杭州、绍兴两地相互借力、协同发展。

2.2 以临空赋能为主线,加快产业融合

临空产业具备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等特征,通过航空枢纽吸引资本、技术等高端资源聚集,推动形成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一批临空指向性强的产业。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临空赋能”为主线,从顶层设计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延伸临空产业链条,打造总部经济、科创中心、商业社区等新兴业态,最大程度释放临空经济带动效应。杭州与绍兴围绕萧东—柯西、萧南—诸北两个板块,以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为重点打造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萧东—柯西板块是我国纺织业重要集聚区,其中包括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距离机场15公里半径范围,在临空物流、出口加工、跨境电商、冷链仓储、临空智造等产业发展方面有巨大合作空间,未来将打造临空经济与现代纺织双引擎发展的开放合作大平台。其中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将聚焦科创平台、总部经济、临空智造、跨境贸易四大功能,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商务、临空服务等临空指向性产业。萧南—诸北板块以高新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低能耗、绿色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生态共保、景观提升,打造绿色制造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

2.3 以协同推进为支撑,促进共建共享

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协同推进,以“临空生态圈产创协同枢纽”为定位,致力于实现杭绍间环境共造、民生共享、城市共建、交通共联、产业共融。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以路网先行为突破,加快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大大缩短了杭绍之间的空间距离。按照建设方案逐步推进生态环境共保、服务同城共享等具体项目,促进杭绍两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柯桥将以临空经济发展为引领,重点打造未来总部片、未来科创片、未来社区片三大片区,形成集商业办公、水岸公园、创享广场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总部经济群。为更好实现“五共”发展目标,杭绍两地建立跨区域工作共商机制,高标准成立杭绍同城发展办公室,下设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专班,强化两地部门间的业务交流、工作推进和日常沟通。

3 “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3.1 临空经济发展规划逐步完善

“宜荆荆恩”四地高度重视临空经济发展,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逐步完善临空经济发展布局。宜昌依托三峡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基本形成三峡机场为核心,重点发展高端制造、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生态农旅四大产业,目前三峡临空经济区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荆州临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以航空运输保障业、航空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临空特色农业、临空生物医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推进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荆州临空经济区将以机场为龙头,以火车东站、荆州市综合保税区(在建)、复兴大道为基础,与荆州区、沙市区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空、铁、水、陆四网合一的大联营、大通关格局。荆门目前已形成漳河机场、冷水机场以及屈家岭通用航空机场组成的三大通航产业基地。恩施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上主要培育以航空旅游与飞行培训为主的北部航空服务区,以短途运输与农林作业产业为主的南部航空服务区,初步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3.2 “运输+通用”的机场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运营的运输机场主要有宜昌、恩施、荆州三地。宜昌三峡机场属于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渝东鄂西最大门户机场。1996 年通航,现拥有国内通航点42个,实现了除西藏外国内省市重点城市航空直达全覆盖,并开通韩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等10多条国际包机旅游航线,旅客吞吐量列全国机场51位。2021年,旅客吞吐量220.15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9965.3吨。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改扩建项目。荆州沙市机场2021年1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机场航站区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0吨的目标设计,新建航站楼7000平方米、站坪机位5个。恩施许家坪机场通航国内城市21个、航线17条,目前正谋划新机场迁建工作。通用机场方面,有代表性的是荆门漳河通用机场。漳河通用机场原业主为航空工业特飞所,2014年1月由中航通飞公司联合荆门市政府组建成立中航荆门爱飞客发展有限公司,共投资5亿元完成了南停机坪(机场主用机坪)、航管楼、候机综合楼、机库、油库、助航灯光、导航台、空管设备,消防车和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配置。

3.3 临空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增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机场逐步被打造成城市发展的新中心,并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而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化物流等产业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宜荆荆恩”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意义重大,“宜荆荆恩”四地已充分认识到抢抓临空经济发展机遇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资源、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临空产业类型。宜昌坚持产城融合,用好用足各类开放平台,持续提升三峡临空经济区发展能级;荆州加快推进洪湖、石首、公安通用机场建设,同时,结合自身物流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综合交通物流。荆门充分发挥漳河通用机场水陆两用优势,依托爱飞客航空小镇、晨龙飞机制造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通航产业,做好“通航+”文章。同时,荆门市以荆门技师学院为主,筹建培养通用航空人才的职业院校,为临空经济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恩施发挥生态文化旅游和绿色富硒产品优势,加快推进恩施机场改址新建,大力发展“航空+旅游”等临空经济,着力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各地依托自身禀赋优势发展壮大临空经济,为下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4.1 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合力难于形成

4.1.1 机场管理体制上不够顺畅

荆州、恩施机场由湖北机场集团管理,荆门通航机场以中航工业为主进行管理。管理主体各不相同,利益诉求多元化,难以实现融合发展。据了解,2021年夏秋航季,恩施与武汉之间通过每天高达6班的高密度航班衔接,全年投放座位数预计超过70万个,荆州、恩施都出台了经武汉中转优惠政策,中转票价更低至150元。宜昌机场客源市场受到大型机场“虹吸”。

4.1.2 空域管理体制上不够顺畅

目前,鄂西运输机场由湖北机场集团航务服务有限公司管理,除宜昌机场外,荆州、荆门、恩施三地机场和空管是一体化运作。宜昌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后,航管站现仍采用程序管制手段,空管保障放行能力已成为制约宜昌民航发展的瓶颈之一。从推动四地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宜昌机场空管体制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4.2 “龙头”初步确立,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宜昌机场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小机场发展的示范型机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仅次于武汉机场的湖北省内第二大机场,作为鄂西机场群龙头地位已经初步确立,但目前宜昌机场仍存在总体体量相对较小、客货发展不平衡、货运短板突出、航空口岸与高水平开放需求不适应等短板,宜昌机场在“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引领力不够强。

与此同时,宜昌机场与其他三地机场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四地机场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4.3 旅游资源丰富,航线整合开发不够

“宜荆荆恩”城市群位于鄂西地区,拥有三峡大坝及清江画廊、恩施大峡谷和土司城等兼具自然和人文风貌,独特、多样的丰富旅游资源。但目前“宜荆荆恩”四地在对外宣传推介上,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战,缺乏“一盘棋”统筹,针对特色旅游资源的航线整合开发不够,导致旅游经济效应未全面释放。与此同时,受部分机场天气复杂多变、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航班时刻受限等因素影响,航空运输通达能力严重受限。

5 “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5.1 超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四地要深化思想认识,超前谋划,在临空经济发展一盘棋定位中找准位置,精准发力,共同发展壮大。

5.1.1 共商工作机制

学习杭绍临空发展经验,在体制机制上率先探索突破,专门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联盟,各地明确 1名副市长、1个工作部门、1 名联络员组成专班,具体负责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联盟坚持不定期进行会商,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群临空经济在产业规划、企业培育、项目招引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常态化推进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5.1.2 共谋发展规划

“宜荆荆恩”城市群四地应尽快达成“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合作方向与重点任务。适时推动四地共同编制“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五年规划,围绕一体化发展目标,进一步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举措、逐项推进落实。积极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接湖北省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写入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5.1.3 共建合作平台

借鉴绍兴片区先行发展经验,建议以“宜荆荆”三地为突破口,成立先行片区,为“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宜昌、荆门、荆州三地,地域相连、产业相近、人缘相亲,具备先行一步的发展基础。从顶层设计上要尽快在地域上划定先行片区范围,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先行片区发展纲要,围绕通航产业、临空产业等开展试点合作,发挥先行示范效应。

5.2 聚集重点,促进跨域合作

“全面协同,重点突破”。“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要取得实质进展,需强化重点领域合作,以小切口为切入点,以资源共享,放大区域协同效应。

5.2.1 加强航空口岸合作

口岸是城市开放的窗口,通过加强航空口岸合作,推进“宜荆荆恩”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开放发展。“宜荆荆恩”城市群目前有3个民用机场,分别是宜昌三峡机场、荆州沙市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

其中,宜昌三峡机场具备国家一类航空口岸资质,恩施许家坪机场正在大力推进一类航空口岸建设,荆州沙市机场暂无口岸功能。在航空口岸申报方面,宜昌要积极分享申报经验,支持恩施推进口岸建设;在航空货运通道方面,整合四地航空货运需求和渠道,共同培育市场主体,共享国际贸易、航空运营等人才资源,提升通道效率和效益。在国际客运通道方面,要以“同一声音”拓展国际地区市场,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群,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5.2.2 加强通航产业合作

“宜荆荆恩” 四地都有通航产业基础,荆门漳河机场、荆州沙市机场通航条件较好,宜昌通航产业园、荆门“通航+”走在前列。在通用机场建设方面,宜昌、荆门、恩施等地协助荆门漳河机场拓展通用机场前期选址、可研、建设和取证业务,共同构建华中地区通用机场网络集群;荆门漳河机场发挥在通用航空运营方面的专业优势,协调中航工业通飞及航空工业集团资源,在通航业务拓展方面给予宜昌、荆门、恩施一定的支持。

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其发展可带动上下游行业,可有效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宜荆荆恩”四地可在通航方面着力,以城市群飞行服务体系建设、运营一体化作为入手,强化对上争取低空空域支持,做大做强通航产业。

5.2.3 加强空域管理与服务合作

“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宜昌三峡机场、荆州沙市机场和荆门漳河机场空域重叠,其中宜昌、荆门已完成通用航空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宜昌、荆州、恩施三个机场已配置民航通用航空飞行计划处理系统。

为更好地促进“宜荆荆恩”城市群通用航空发展,湖北机场集团可依托宜昌空中交通管理专业优势,建立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个机场空中交通管理和通航服务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空域资源,进一步优化飞行计划审批与管理,协调推进通航低空飞行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宜昌机场空域分扇区管制,推进宜昌航空气象情报服务中心建设,为构建华中地区通用机场网络集群奠定空中交通服务保障基础。

5.3 多措并举,加强要素保障

“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发展一体化离不开全方面的要素保障,要进一步强化资源共用,信息互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多措并举推进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

5.3.1 土地要素保障

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扶持政策、用地指标、资金投入向“宜荆荆恩”城市群倾斜,城市群内建设项目优先入选省级重大项目。尤其是对临空经济区的临空经济指向性强的产业发展项目,在下达的供地指标中给予优先安排,地方安排供地指标确有困难的,提请省级层面给予适当支持。

5.3.2 项目资金保障

建立“宜荆荆恩”城市群临空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导向项目库,对符合临空产业导向的企业落户,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及优惠。对落户临空经济区的临空指向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办法予以研究支持。充分利用产业基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引导企业升级、项目落地、配套完善,确保片区内投资开发可持续性。四地之间围绕航线开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共同商议形成一体化发展的航空物流补贴政策,对于开设航线的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税收减免。

5.3.3 专业人才保障

建立“宜荆荆恩”城市群四地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委培、科研合作等,积极引入高等院校,为临空产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加快建设三峡航空学院,推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荆门技师学院合作,共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临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四地共同优化现在的人才保障政策,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紧缺人才补助标准,鼓励依托企业选聘专业人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落户“宜荆荆恩”城市群。

猜你喜欢
临空荆门宜昌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湖北宜昌卷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