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减税降费政策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研究

2023-09-26 12:35张晓湘
中国市场 2023年20期
关键词:融资政策企业

张晓湘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资产管理处,湖南 长沙 410208)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社会组织,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启动中国经济新引擎的应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步入深水区,中小企业恰逢难得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

自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减少企业重复征税。此后,2017年重新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2019年针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政策,2020年《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都强调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问题,并明确提出“建立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长效机制”[1]。

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在持续经营中的价值增长能力即企业的成长性问题,解决企业实现长期的收入、利润等经济效益增长的驱动力问题,其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探索价值不容置疑。

近年来,减税降费的效应及对策领域成为研究热点,2016年到2022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减税降费的文献共245篇,其中2016年3篇,2020年84篇,2022年110篇,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在不断升温。

从内容分布看,研究者重点关注与之相关的财政压力、宏观税负、减税、税收政策、收入分配等方面。在减税降费政策与中小企业关联研究领域,2018年到2021年间的文献33篇,聚焦于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及其成长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从高质量发展及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背景出发,剖析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减税降费的政策实施对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减税降费效应传导促进中小型企业成长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框架建议。

2 高质量发展下中小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上正在向效率型和集约式增长转变,在经济结构上正在向做精存量、做优增量转变,在经济发展动力上正在向新的增长点转变。高质量发展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1 高质量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

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在密切的政策驱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方面持续发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首先,宏观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持续利好环境。《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2016年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实施的七项具体减税措施,2019年开始实施的普惠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等,为减轻中小企业生存成本带来政策红利。

政府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国有银行成立专营机构等举措,增强了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供给[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础战略,形成千帆竞渡的中小企业人才成长和人才竞争环境。

其次,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崭新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将突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政策鼓励,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增加中小企业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市场机会,同时在农业现代化,绿色生态和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加速集聚创造整体提升中小企业群体竞争优势的机会。

最后,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市场新空间。新的消费要求带动同新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热点蕴藏巨大经济潜力和市场空白领域,为中小企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

2.2 高质量发展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随着劳动力红利的消失、生态环境约束的增强,必然带给中小企业现实的严峻挑战,出现阶段性的困难。

2.2.1 规模及营收大幅收缩

依据用天眼查“注册注销比”发现,2017年以来小微企业注册注销比持续下滑,2020年降至1.41,并有超过10%的小微企业消失。

在商业服务、房地产、互联网行业,小微企业注册注销比跌破1,意味着这些行业部分小微企业在悲观预期下彻底离场。

调查发现,2022年以来,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较为明显的经营收缩,从第三季度与第一二季度的平均数据相比,生产规模环比下降10%以上企业是环比增长10%以上企业数量的2倍,环比下降30%以上企业是环比增长30%以上企业数量的3倍[3],表明市场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2.2.2 盈利能力下滑

2022年三季度以来,50%以上的企业其产品销售价格有较大下降,从而使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其中的中小企业营收急剧下降,盈利压力巨大。

2.2.3 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人口重大转折期、劳动者工资水平提升、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提高对教育成本补偿的期望增强,叠加形成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现实矛盾和必然趋势。另外,受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国内能源紧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产业供给缺口加大,原材料出厂价格上涨明显,拉高了中小企业的成本。税费负担依然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综合税负率水平实质性高于其他市场主体,税收负担在总资产和利润中的占比均高于平均水平[4]。

如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比较大,所得税当中税率设定25%,内资微利企业20%的税率设定。如对于企业的利润进行再投入的,2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对于中小企业是不小的负担,面临着资金再投入时的双重征税困境。

而且,中小企业还面临社会保障费用、行政性罚款、行政事业收费、融资成本等名目的非税负较重问题。

2.2.4 融资筹资难没有根本改观

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导致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近年来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但民营中小企业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2019年以来民企和国企信用利差约在150~200基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和债券融资占比分别为72.8%、17.0%和4.6%,也就是意味着比较普遍采用“短贷长投”,较难获取中长期融资。因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较大,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其利率远高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额度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比银行贷款高出2倍以上。

3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

推进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降费,是降低企业综合税负水平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的成长性通常与销售收入、资产、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成长速度、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存在相关性,而企业发展的这些经济性状态指标又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投资融资水平、社会资本的金融性、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研究表明,基于企业总税负、流转税税负与企业的成长能力负相关,所得税税负则与企业的成长能力相关度非常微弱,所以说减税降费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的作用是正向的。而减税降费在影响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税种在同一减税水平下,流转税减税政策比所得税减税对企业成长性的激发效应更加强烈;在产业差异性方面,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企业,其对税负成本的敏感性不高,从而减税降费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度不强,而传统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对减税降费的敏感度依次增强;降税降费对小规模企业、中东部企业的成长性的提高较为明显。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产生作用。

3.1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

从税费负担的角度看,减税降费可以直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并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结构及其投资行为,因而总体上必然起到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作用。

当前,尽管中小企业在税费负担方面,还存在诸如流转税总额超过直接税总额、整体税负偏高和非税费用占比过大、税负水平有失公允等问题,但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正在逐步缩小上述问题的影响,从而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3.1.1 税收优惠直接减轻了中小企业负担

如实施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引导政策,可以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享受到免征增值税优惠,而降低特定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则可以使相关行业中小企业税负成本整体下降,至于所得税优惠标准放宽则是使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覆盖范围和受益面更广。

3.1.2 行政事业收费清理降低了非税成本

实施对多项公共服务和一般管理服务的免费政策,建立了涉企收费的清单制度和清查制度,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非税成本。

3.1.3 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缓解了资金压力

对于企业公积金缴费比例的阶段性降低,更是直接地减少了成本支出,增加流动资金,在实现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减负的同时,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增强其扩大再生产投资的动力和能力。

3.2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减税降费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带来的就是中小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资金的相对宽裕或许说增强了其投资能力,这种投资能力扩张的结果又对上下游企业形成双向互补激励机制,从而促进并激发企业的投融资活力[5]。

3.2.1 减税降费对企业投资的“双重效应”

在企业投资方面,由于税收的收入效应及替代效应的相互作用,其中收入效应使企业倾向于减少投资,替代效应使企业倾向于追加投资,减税降费产生的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时,企业投资最终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3.2.2 减税降费对企业融资的“双重效应”

税收对企业融资也会形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中收入效应是征税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使企业不得不增加融资,替代效应是受融资相对价格提高迫使企业选择其他行为代替融资因而使企业减少融资,减税降费最终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占支配地位的一方。

3.2.3 配套政策对企业投融资动机的作用

从与减税降费政策配套的普惠金融政策、民营企业专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以及金融差异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来看,其对融资壁垒的下降、利息费用的下降和融资费用的下降等,都具有增强中小企业投融资动机、提升盈利空间和发展能力的正向作用,并通过对企业投资及融资行为的影响而作用于企业的成长发展。

3.3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影响

减税降费可以引导社会资本“脱虚还实”,防止经济过度金融化,推动新时期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优化。

1.国籍、居住方面。大不列颠国籍不是必须条件,但被大法官任命治安法官必须宣誓效忠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及其她的后继者依法治国。这是治安法官接受任命,能出庭治安法院审判的先决条件。大法官不任命来寻求庇护的候选人担任治安法官。

3.3.1 促进企业弱化“蓄水池”动机

多个样本案例研究表明,减税降费可以非常明显地产生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并且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的表现十分突出。其机理是减税降费组合政策的实施使税收抵扣链得到优化,在“研发加计扣除”等直接税费优化的同时,长期以来重复征税的问题得以避免或减轻,从而缓解企业的现金流约束。假如此阶段企业对于不确定性的感知水平不变,那么企业的投资意愿将会得到空前强化。

3.3.2 抑制企业“投资替代”动机

显而易见,税费是企业净收益的减扣项,较高的税费负担会压低投资收益率,还会导致营商环境恶化、资源错配加剧。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直接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并从制度上挤压税费收取部门的寻租空间,可以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益于整体提高实体投资收益率。在假定资本市场上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减税降费就会促使企业全面弱化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

3.3.3 削弱企业的“实体中介”动机

基于金融系统对异质性企业固有的融资歧视,大型企业可以较为轻松获得融资而中小企业具有天生的较高的融资约束,减税降费可以削弱中小企业对影子信贷体系的依赖,进而可抑制大型企业的金融化动力,也就是削弱了企业的“实体中介”动机。

通过抑制社会资金的金融化,可以实质性增加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间接增加中小企业现金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筹资难问题。

3.4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减税降费是全面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组合,同时也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

3.4.1 把握规模扩张机遇

减税降费对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方面的效应是立竿见影的,在更多可用资金得以释放的条件下,就给中小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扩张规模、增加投资、提高经营能力的机遇。中小企业需要在确保系统经营安全的前提下,把握发展机遇,适时成长壮大。

3.4.2 把控产业升级节奏

减税降费系列政策还特别注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鼓励和支持,如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以及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所得税优惠等,都是基于促进产业及企业的工艺更新、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初衷。

为此,中小企业要将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转化为科技投入、自主研发、管理创新、增产增效的实际优势,增强企业成长能力。

3.4.3 实施规范化财税管理

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进演变过程,同样是税收体系健全和完善的过程,营造了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税收征收规范化和法治化环境下,中小企业需要配好配齐财税专业化机构及人员,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减少纳税风险。

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要抓住减税降费政策所带来的机遇,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将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中小企业增效赋能的“加法”,释放市场活力的“乘法”[6]。

4 增强减税降费效应传导的财税政策建议

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效应传导,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成长,还需要在财税政策及制度设计方面进行改革。

4.1 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降费体现了积极的财税政策导向,也是促进消费增加内需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依据新情况及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4.1.1 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

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占比,最终实现结构性减税。当前我国增值税制度的中性和规范性尚存在差距,尽管有增值税税率的连续下调,但中小企业依然存在税费负担较重的问题。为消除税率档次过多产生的税额扣除差异以及可能出现的税负不公平现象,需要继续简并增值税税率。

可以考虑将三档(6%、9%、13%)税率合并为两档,即取消9%档的税率,再增加抵扣以减少税基。基于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特点特别是其平均存活期较短的特点,为鼓励其资本流动、创新研发以便提高生存能力,可以对初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和免税政策等。应增加对中小企业的间接优惠,包括扩大优惠幅度及其覆盖范围,通过政策供给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和创新升级。

4.1.2 加大减税降费优惠力度

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机制,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比如将人力资源直接成本支出纳入增值税计税范围等。

要专项制定普惠性减免小微企业税费的政策,在认定标准、低税率优惠范围、优惠期限方面实现有序衔接。可以适当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月销售额标准,并可以设置年度免征增值税额度标准,双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税率和征收率仍然偏高的问题。对于具有良好建账和规范财务核算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放宽其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限制[7]。

4.1.3 坚决推进“清费立税”

在实施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开展乱收费行为专项查处的基础上,要通过建立政府收费法定原则,以法律形式将征收标准、征收项目、征收流程及资金入库等进行严格约束和规定,防止出现收费名目繁杂问题,才能使税费改革长期稳定和有效。

4.2 优化税费征收环境

税费征收及其服务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及交易成本,也是减税降费政策能否可靠传导并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的基础。

4.2.1 落实社保缴费降费政策并清理乱收费行为

完善社会保险支付政策,增大公共资本对社会福利基金的转移改革,实质性降低中小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试行购买商业保险税前扣除制度。开展政府部门收费标准化,出台国家机关收费管理条例,实施乱收费行为整治行动。

4.2.2 精简纳税缴费服务流程

推进税务机关尽量做到办税事项简化资料,优化流程,建立资料清单和流程公示制度,推广“容缺式”办理。逐步取消不必要的纸质资料,整合涉税业务事项,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

4.2.3 实施主动式减税降费

对符合优惠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减税降费的指导和辅导。如指导小微企业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财务核算及税务筹划服务,帮助其享受应该享受的减税降费优惠。

4.3 明确和激发各级政府职能

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要靠法律约束,充分考虑税种属性,重新划分各类税收收入,以法律形式明确税收收入比例调整程序,优化完善地方税的相关体系,逐步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赋予地方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限。

4.3.1 强化中央政府统筹

在我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中,对每个环节的征税实施了累进制度,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衡量相对较难。因此,在财税改革处于深水区以及减税降费处于萌芽期的现实情况下,需要增强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

总体上,要合理减少税收优惠政策的类别和数量,严格制定政策执行的有效期,对优惠税种进行合理简并,才能增大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增强减税降费效应,而这一切显然必须在中央政府的统筹和主导下才能实现。

4.3.2 激发地方政府主动性

地方政府应依据政策要求,落实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要重视区域内行业企业的创新率水平,要调整税务机关的征收任务。要改革“划片、属地、分户”的传统税源管理模式,向“分级分类”征管模式转变,激发部门活力,保障形成合力。地方政府要设立推动减税降费专项财政资金,会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共同为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提供经费保障[8]。

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制度及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相应优化调整,确保为中小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和国家税收安全双重目标的实现。

5 结语

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供给,对于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税负水平、提升中小企业投融资信心、抑制社会资本的金融化以及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方面,政策传导效应体现了中小企业可以较快的增强其成长性。

但是,中小企业依然面临发展的阵痛和成长受阻的内外部环境,需要在进一步发挥减税降费财税政策支持下,并切实发挥企业自身的能动性,才能实现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政策企业
政策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