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丽华 隋丽丽
沈阳医学院 沈阳 110034
众所周知,医患关系是直接关系城市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更是医院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不少医疗机构均会面临医疗纠纷事件,甚至有一小部分患者家属会通过暴力等方式解决问题,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服务质量低下或诊治错误,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2]。要避免上述问题,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必经之路。
随着国内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医学生的竞争逐渐白热化,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招聘对象以博士生为最基本要求。迫于该种形势,如何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个人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提高医学生自身职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3]。医用物理学作为自然学科之一,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学原理及方式解释有关医学现象,是医学生基础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医学生可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并将相关思路直接运用于医学问题解决方面[4]。医用物理学具有内容广泛、逻辑性强等特点,可为医学生提供相对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并提升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5]。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依托医用物理学课程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以期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创新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关键动力,强大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水平的根本。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某种问题提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均较高的新观念或新方式的能力[6]。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尤其是医疗行业的竞争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国家数十年来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发展,归根结底缘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国内针对医学人才的教学方法较多,但绝大部分侧重于医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7]。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其创新理念,有利于医学生面对问题时进行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其在面对各类疾病临床实践时得心应手,达到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目的。此外,通过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其开拓精神,促使其在参与实践能力的培训、学习时充满热情[8]。另外,创新能力的提升可实现对医学生随机应变思维的培养,促使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另有研究报道指出[9],通过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其从创新角度思考所遭遇的问题,可实现对医学生和他人沟通技巧的培养,从而为减少或避免医患矛盾提供帮助。
医用物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强化创新教育理念。然而,传统医用物理学教学存在教师总体创新能力欠佳、教学方式相对陈旧等问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故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侧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程改革的本质在于合理调整传统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针对理论课,在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务必坚持“5个结合”,即“物理和医学结合”“内容和思想结合”“模型和实际结合”“传统和新型结合”“效应和应用结合”。按照课程性质以及授课对象发展方向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守“4个重点”,即“思想的重要性远胜方法”“方法的重要性远胜概念”“概念的重要性远胜规律”“规律的重要性远胜计算”。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适当加入最新医学应用的进展和延伸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
针对实验课,适当增加开放性实验,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合理设计,实验课程务必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5 种能力”,即“独立完成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测量有关物理量”“准确操作相关仪器”“规范协作”。对于基础较佳且科研意愿相对强烈的学生,可考虑为其提供科研带教,并为其设立开放性课题,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以及研究。
此外,制定并构建全新课程标准以及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充分展现创新性教育理念,以满足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如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和知识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减少理论化或公式等枯燥乏味的内容。教材内容中精选物理和医学相结合的案例,并适当调节篇幅,优化公式推导过程,凸显推导的逻辑思维,保证医学生在汲取新知识过程中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10]。
为了促使课程的可读性有所提升,可考虑在所有章节的结尾部分增加和本章节内容有关的全新概念、方法以及技术应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合理选用相应的教学法。例如,通过案例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结合的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将被动式教学转变成主动学习,即将“老师或(和)学校要求我(学生)学”转变成“我想要学”“离开课堂之后我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继续获取知识”。
总而言之,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尽量选用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方式,针对理论知识尽量选择从某一个具体案例出发。首先由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关内容,要求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之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的方式分析案例,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一吐心中疑惑,之后再引出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11]。随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就眼前的案例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每组由1 名学生进行论述。最后由教师对各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针对不足之处予以补充。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为主,课上有关实验原理的解答以及讨论为辅,即保证学生掌握实验有关知识,之后再开展实验操作。
为了实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严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着重强调科研对教学的正面促进作用,要求教师应尽量将教学和科研进行有机结合。即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帮助医学生学习并掌握最新的知识以及科技信息,达到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选取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参与学科课题项目,以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12]。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工具性知识(包括专业英语以及统计学方法等),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确保创造性。此外,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习报告等活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科研作风。
通过构建“医用物理学课程教育网”用于教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网站之中可以设立和课程知识点相符的习题库,要求医学生在完成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可自行上网检验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立学习交流板块,供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提出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并自发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在线解答,打破教学空间、时间的限制。此外,设立“最新科研成果”专区,主要作用在于实时更新物理学在医学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以及学习兴趣。
该模式主要是指在授课过程中由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进行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新知识、新技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开课之前,由教师利用网络给出本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叮嘱学生按照上述内容率先进行自学。课堂讲授时,摒弃传统填鸭式教育,避免教师独自进行板书和讲解,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内容,预留一定的时间以供学生思考,指引其自我总结、思考并寻求答案。针对部分特别的章节,可以考虑让学生主动报名讲授部分内容,从而促使其在准备过程中深刻理解有关内容。
此外,按照物理学原理于医学中的应用实例布置特殊的“探索性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问题,以逆向、动态等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医用物理学习题类型主要是计算题,难以评估学生的分析、比较以及综合能力。故此,在设置习题之时应增加探索性或案例分析等类型习题,以培养学生语言、图形表达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全球最新科技发展,可布置小论文,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完成。在学生查阅资料时,引导其准确应用图书馆检索工具,以提高其查找、阅读文献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和持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性课题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性鲜明、开放性好、探究性深入以及创造性佳等优势,合理地设计以及运用研究性课题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可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通过和学习伙伴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由表及里地探究问题,进而对问题开展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最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其自身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直接关乎其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会造成直接影响。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课题,亦是提升医学生今后行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用物理学课程改革达到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其主要改革手段包括:
1)优化课程、调整内容;
2)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3)构建医学生创新科研平台;
4)构建医学生学习交流网络平台;
5)选用双主式教学模式;
6)增加习题类型;
7)研究性课题的开设。
今后的医学教学中,应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及考试模式,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