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有度·有融
——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析

2023-11-07 04:51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关联学科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谷 丽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较强的学科[1]。这样的“四性”指向了跨学科理念。因为“跨”,学科与学科之间有交集、有融合、有叠加;因为“跨”,学生能够综合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模拟,有能力应对真实问题及情境的挑战。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随意而“跨”,要避免“跨”的空洞化、随意化、庸俗化和浅表化。

一、落到实处,跨而有“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杜绝“假大空”,注重“细小实”,必须基于儿童学情实际、扎根于儿童生活实情,做到跨而有“根”。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或问题,关系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关乎到成长和精神底座的搭建。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贴近儿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会好好地伸展,发生接地气的成长。比如,针对部分小学生有挑食、 偏食的现象,可以联合多学科教师进行如下的跨学科教学(见表1)。

表1 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饮食观的跨学科教学一览表

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借此对其以后的生活观与价值观产生正向的影响。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关联到多门学科, 既基于学生的现实,又基于学生学习兴趣,跨学科学习有效落地,并且做到了跨而有“根”,不经意间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有序推进,跨而有“度”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导向,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导向而开展的[2]。 注重全面发展, 要考虑小学生学习的适切性,做到有序推进,取舍有度,跨而有度。

(一)内容选择有度

区分不同阶段的内容维度并做到内容选择有度,对于更好地夯实综合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小学低段,主要以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活动场域尽可能限制在校内。小学中段,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阔性为主,实现校内外的结合。小学高段,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活动方案,解决现实问题。 三个阶段有序推进,跨而有“度”。 以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可以进行如下设计(见表2)。

表2 一年级“解锁”新校园跨学科活动一览表

这样的跨学科活动基于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越界,不拔高要求,做到了选择有度。 在不限时与限时的两个活动中,突破了学科壁垒,避免了分科学习的单一性,较好地发挥了多门学科的功能与价值。

(二)活动设计有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遵循适度性原则,由易到难,有序推进。对于高段学生而言,过易的活动不具挑战性,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过难的活动容易引发气馁心理,进而导致半途而废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开展关于端午与屈原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针对高段学生布置制作相关思维导图、撰写实施方案等活动;针对低段学生设计起点较低、难易适度的活动。

活动主题:二年级“聊一聊端午的记忆”。

科学学科:通过请教老师和家长,了解佩戴端午节香包的作用。

劳动学科: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做一份端午粽。

道德与法治学科:讲述屈原经历,引导学生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的、浪漫的诗人屈原。

…………

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轻松有趣,有滋有味,名义上是“聊”,其实有观察、有体验、有实践;这样有“度”的活动设计效果良好,事半功倍。

三、自然贯通,跨而有“融”

跨学科与融学科是不一样的,后者注重学科间内在的联系与糅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互生的存在[3]。 如何做到自然贯通,跨而有融,需要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构建高度关联活动链。

(一)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

所谓真实情境大任务,就是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出发点,设计几个相互联系的典型“任务”或“子项目”,由理论到实践,以解决真实问题为落脚点,让学生获得解决真实问题的经验及能力, 促进其迁移力与实践力同步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自然贯通的融学科活动。

以“长大后做什么”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真实情境大任务:“参加一场理想职业分享会”,要求全班学生参加,分组进行典型“任务”的设定及活动。一是开展调查。 主要针对自己家人、亲戚、邻居等人的职业及选择情况。二是制定规划。他人的理想选择对你有何启发?自己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以此为自己进行生涯规划。三是分类统计。其他同学的理想选择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对全部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统计, 结果出来之后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分享。 整个实践活动需要数学、 美术、 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多维融合,需要请教相关学科老师的指导,最终做到自然贯通,跨而有“融”。

(二)构建高度关联活动链

以上“参加一场理想职业分享会”活动,还需要通过构建高度关联活动链进行细化,才能有效落地,才能杜绝融合不紧密的问题。“活动链”中的“链”杜绝了碎片化现象,做到了活动推进的整体性、连续性与递进性,关注了学科之间的融通。 仍然以“长大后做什么”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可以如下细化(见表3)。

表3 “长大后做什么”的综合实践活动细化表

以上三个活动高度关联,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其中的多个职业关联到了多门学科,如以后当一个跆拳道高手就与体育学科有关,实现了学科的内部融合。

“有根、有度、有融”的“三有”综合实践活动,基于跨学科学习理念,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有“根”,让活动落到了实处;有“度”,让活动螺旋上升;有“融”,让活动自然贯通。

猜你喜欢
跨学科关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超学科”来啦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