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居民2016—2022 年心肌梗死的死亡状况分析

2023-11-26 09:22张正征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5期
关键词:标化杨浦区户籍

张正征,李 辉,陈 静,张 涛,代 银,赵 佳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 年发表的研究显示,全球约有70%以上的死亡人口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了解辖区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及分布特征是研究和制定防控方案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对2016—2022 年杨浦区户籍居民的心肌梗死数据进行分析,为制定本区的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人口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杨浦区公安分局每年年初提供的上一年年末人口变动资料;死亡资料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平台中的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6—2022 年死因监测系统中因心肌梗死(根本死因ICD10 编码为I21)死亡的杨浦区户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6 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计算。采用SPSS 20.0 对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人数及平均年龄的比较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Join Point 软件对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趋势指标为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2 结果

2.1 总体概况

杨浦区户籍居民2016—2022 年心肌梗死的死亡病例共1 892 例,占杨浦户籍居民死亡人口的2.62%,其中男性有1 099 例、女性有793 例;粗死亡率为25.34/105、标化死亡率为22.21/105;各年份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oin Point 趋势分析可见:2016—2020 年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2.7,P=0.29),2020—2022 年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PC=10.9,P=0.22),2016—2022 年的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1.6,P=0.48);男性死亡率在2016—2022 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APC=2.9,P=0.06),2016—2022 年的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1.6,P=0.06);女性死亡率在2016—2020 年呈现下降趋势(APC=-7.4,P=0.211),2020—2022 年呈现上升趋势(APC=15.7,P=0.38),2016—2022 年的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0.3,P=0.96)。见表1。

表1 2016—2022年杨浦区户籍居民心肌梗死的死亡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差异比较

分析可见,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in Point 趋势分析显示,除≥85岁年龄组死亡率随年度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的年度下降或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及趋势统计表

2.3 不同社区的死亡率比较

杨浦区户籍居民心肌梗死死亡的1 892 例个案中,大部分居住于本区(94.03%),外省(0.90%)或外区(5.07%)居住者较少。除居住于外省市及外区县的死亡个案外,杨浦区不同社区的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杨浦区户籍居民不同街道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死亡情况

2.4 不同月份死亡率的差异比较

分析可见,不同月份的死亡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人数较多的月份集中在冬季,死亡人数较少的月份集中在夏秋季。见表4。

表4 杨浦区户籍居民不同月份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死亡人数统计()

表4 杨浦区户籍居民不同月份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死亡人数统计()

2.5 不同性别死亡年龄的比较

各年份男女性的平均死亡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2016—2022年杨浦区户籍居民不同年份心肌梗死的死亡年龄统计()

表5 2016—2022年杨浦区户籍居民不同年份心肌梗死的死亡年龄统计()

3 讨论

研究发现,杨浦区男性居民心肌梗死的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11],且男性心肌梗死的死亡平均年龄普遍低于女性的平均年龄,也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4-6,9,11]。这可能与男性工作压力更大,以及存在更多的诸如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从年龄结构方面看,心肌梗死死亡率伴随年龄增长而急剧升高,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2,4-5,9-12]。在地区分布方面,延吉和殷行社区的死亡率较高,可能于这些社区老龄化较重有关;此外,定海和长白社区的标化后死亡率也较高,其是否与居住环境相关或与生活习惯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和讨论。从不同月份来看,冬季天气较冷,死亡人数也相对夏秋季节更多。

综上所述,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男高女低,且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速升高。提示应更加重视对心肌梗死的三级预防,加强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以健康的方式适当宣泄压力、倡导健康饮食等,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男性群体,应投入更多关注。同时,应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以期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标化杨浦区户籍
1990至2019年中国与全球甲状腺癌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蝴蝶观察日记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黄岩长潭水电厂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无锡地区孕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 β-HCG、uE3中位数标化及其应用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