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023-12-10 15:16张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张艳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不少有助于良好品德与价值观培养的教育资源,将这些教育资源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既能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語文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影响较大。语文教学要积极探究有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在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既能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立足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教育新方式,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合理的提炼、发掘与阐释,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例如,《〈论语〉十二章》蕴含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不同的价值取向观念,是儒家的修身准则,体现了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思想,对培养青年学生的品德与修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从个人出发,规范公民的行为准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古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

文言文不仅是汉语言的发展源头,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文言文多是古代文学家的经典之作,不仅有助于后世人们认识古代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规律,了解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与品德修养。例如,教学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创作背景,还可以了解到那段动荡的历史,认识到民本思想对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律意识,培养俭朴廉洁的品质。教学屈原的《离骚》,学生通过研读诗歌内容,能够体会到屈原对普通平民那种凄惨生活的同情,深刻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可见,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教学资源,立足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能够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品德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价值取向,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生能够通过孔子与几个学生的简短对话,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的积极作用。通过大量的优秀文言作品的研读、熏陶,能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观、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兼爱非攻的和谐理念等。

二、精读细品深挖,提高学生文化领悟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作品,无论经典文言诗文,还是现代小说、散文、诗歌,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精读,仔细品味,深入挖掘,力求透过经典作品的叙述、描写,甚至平淡的说明或议论,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反复琢磨,细细品味,透彻领悟,完全可以体验到作者寄寓的情感,感受到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与品德熏陶。这样,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境界,增强学生的文化领悟力。可以说,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一方面要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此词的创作背景。毛泽东在早期的社会活动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早年组织过新民学会与工人补习学校,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辗转各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回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遭团防局缉拿,在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32岁的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了这首《沁园春·雪》词。从创作背景中,学生就能了解到毛泽东有远大的志向,有为改造旧中国而不懈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抓住词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如上片中“红”“碧”等表色彩的词,“遍”“尽”“透”等表程度的词,“争”“击”“翔”“竞”等表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受,深入挖掘、领悟,自能从毛泽东在橘子洲头中见到的这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里,感受到词人万端思绪,触摸到词人炽热的情怀。因而能够从词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发问中,见识到他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主宰国家命运的的博大胸怀。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细品深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力、文化领悟力,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审美素养提升与文化传承。

三、有机融入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推崇礼仪之道,其本质内涵在于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水平。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才能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富有活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要让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李密先是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与祖母对自己的关爱照顾,虽然感谢朝廷对自己的赏识,但他认为现在是需要回报“日薄西山”的祖母的时候,因此在《陈情表》中希望晋武帝原谅他拒绝上任的请求,并愿意“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对于李密的《陈情表》,文学界有“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评论。这就不难看出《陈情表》中李密的忠孝思想对人们的深刻影响。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据此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如用文言文的形式给自己的家长、老师写一封信,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展示交流。通过《陈情表》学习,学生对尽忠报国、尽孝事亲,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结合自身经历给家长、老师写信表达对忠、孝的认识后,在班会课时间的交流讨论中,应该会有话可说,有情要抒,这种将课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读写活动,能够训练学生语言运用技巧,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在教育改革的发展环境下对教师教学能力及知识素养的考验,同时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时尚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b/2020/02/136]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泰兴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