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2023-12-13 01:41李欢欢朱玉婷朱欢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卧床下肢血栓

李欢欢 朱玉婷 朱欢欢

1)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南京溧水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脑卒中是老年人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因症状严重需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加之脱水、肥胖、既往病史等,引起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成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研究发现,若不予以任何干预,卒中发生后2周内VTE发生率可达30%~80%,而早期并发VTE被证实是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但目前VTE 尤其是PE 对预后的负面影响常被低估。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游走而进入肺动脉,引起PE造成胸痛、咯血,甚至死亡。脑卒中并发DVT的患者中50%~60%会进展为PE,而PE引起的死亡在脑卒中患者总病死率中占25%~35%。目前临床对脑卒中患者并发VTE 的治疗方案有限,多在脑卒中治疗基础上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使用抗凝治疗虽能一定程度上降低VTE 发生率,但其益处也会被颅外出血所抵消。基于此,通过早期干预增加静脉血液回流对预防VTE有更重要临床意义。研究表明,20%~70%的脑卒中患者VTE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成为当前研究热点[3-4]。本研究分析96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 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VTE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2019-07—2022-07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19-sa-102)。纳入标准:(1)符合WHO 脑卒中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3)住院时间>3 d;(4)无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史。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善者;(2)伴严重凝血障碍或影响凝血障碍的疾病者。

1.2 方法

1.2.1研究分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 进行分组,发生VTE 的患者纳入VTE 组(n=26),未发生VTE的患者纳入非VTE组(n=70)。VTE包括DVT和PE。①DVT:参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3 版)》[5]中DVT 诊断标准,经多普勒血管超声或静脉造影确诊。②PE:参考《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6]中PE 诊断标准,并经肺动脉造影、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

1.2.2 临床资料:比较VTE 组和非VTE 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病史及个人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长期卧床、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疾病与治疗情况[卒中类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合并肺部感染、合并尿路感染及抗栓药、活血化瘀类药、脱水剂、溶栓、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使用情况、股静脉穿刺/置管、下肢肿胀]、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独立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TE 发生率96 例脑卒中患者中26 例(27.08%)患者发生VTE,纳入VTE 组,其余70 例纳入非VTE 组。2 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卒中类型、合并肺部感染与尿路感染、使用抗栓药、溶栓、活血化瘀类药、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血清CRP、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TG、TC、HDL-C、LDL-C、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 组年龄、NIHSS 评分、血清D-D 水平、女性、长期卧床、吸烟史、既往VTE 史、使用脱水剂、股静脉穿刺/置管、下肢肿胀的占比高于非V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VTE单因素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ingle factor for VTE

2.2 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以VTE 作为因变量(发生VTE=1,未发生VTE=0)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IHSS 评分、血清D-D、长期卧床情况、既往VTE史、股静脉穿刺/置管、下肢肿胀

表2 自变量赋值Table 2 Assignment of argument variables

是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 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VTE多因素分析的回归参数Table 3 Regression parameters of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VTE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往往需接受长时间治疗,住院时间较长,期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VTE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7]。研究发现,VTE 在卒中发生后的次日即可出现,其中发病后1 周内是VTE 出现的高峰期。因此,积极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影响因素对于早期进行针对性干预有重要参考意义[8]。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年龄、NIHSS 评分、血清D-D、长期卧床情况、既往VTE史、股静脉穿刺/置管、下肢肿胀是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 的影响因素(P<0.05)。(1)年龄:年龄越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E 的风险越高(P<0.05),分析原因,年龄较大者机体功能减退,抗凝血物质消耗速度快于促凝血物质,加速血栓形成,因此VTE 风险更高。此外,老年人群肌肉泵功能降低、血管弹性差、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是造成VTE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9-10]。(2)NIHSS 评分:NIHSS 评分越高,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机体功能恢复越差,在吞咽、肢体活动等方面存在越明显的障碍,容易造成患者水分摄入减少、血容量不足,不利于肌肉泵血功能,是VTE 增加的主要原因[11-12]。(3)血清D-D:血清D-D 水平越高,患者VTE 风险越大。正常状态下,血清D-D 水平较低。当机体出现血小板过度聚集、纤溶系统被破坏时,血管内会出现凝血异常,血清D-D水平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因此血清D-D是血栓形成和溶栓活性的间接标志物[13-14]。研究发现D-D 属于降解产物的最小片段,血栓形成初期即显示出突出的特异性,在脑卒中患者发病及VTE 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重要标志物对VTE 进行诊断和预测[15-16]。(4)长期卧床:长时间卧床者通常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白细胞黏附能力增加,激活凝血系统并造成凝血因子增多,加重血液高凝,促进血栓形成。同时,长时间卧床对局部血管造成持续性压力,使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且下肢肌力会逐渐下降,肌肉泵作用减弱,促进血栓进一步形成[17-18]。(5)既往VTE史:有既往VTE史的患者通常血管受到一定损伤,容易呈硬化状态,血管内皮修复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再次血小板堆积,促使血栓形成[19-20]。(6)股静脉穿刺/置管:急性脑出血患者通常病情变化快,常需随时进行抢救,因此多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确保抢救效率,同时也方便行静脉营养、输液等。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需长时间静脉输液治疗,部分患者还需经股静脉溶栓,因此,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必要时都会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属于外周静脉,口径细长、分支丰富、静脉瓣较少,周围缺乏深筋膜等坚硬组织,通常血流速度慢,加之股静脉穿刺/置管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使血液积聚,同时血管损伤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组织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分泌,释放炎性介质激活凝血系统,加重血液高凝,促进血栓形成[21-22]。(7)下肢肿胀:下肢肿胀患者VTE 发生风险是无下肢肿胀患者的2.933 倍(95%CI:1.357~6.339),分析原因,下肢肿胀往往提示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滞,影响下肢血流动力学,使肌肉难以有效挤压深静脉血管,血液长时间呈低剪切速率及低流率状态,血流减慢,血液黏度增加,从而增加VTE风险[23-24]。也有研究认为,高血压、吸烟史等也是脑卒中患者VTE 的影响因素,但本研究中上述两个因素并未入选VTE 影响因素,考虑与所分析人群的血压升高幅度、吸烟频率及时间等不同有关,后续有待扩大样本量及纳入更多变量进行细化的亚组分析,以提高结论的科学性[25]。

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发生与年龄、NIHSS评分、血清D-D、长期卧床、既往VTE史、股静脉穿刺/置管、下肢肿胀等因素有关,可结合上述因素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防治,以降低VTE风险。

猜你喜欢
卧床下肢血栓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