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法艺术研究

2023-12-19 09:24高家乐曲阜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瘦金体宋高宗宋徽宗

高家乐(曲阜师范大学)

宋徽宗的书法艺术天赋极高,自创了一种书体——瘦金体,瘦金体与其他书法字体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格外的“瘦硬”“劲挺”。正如明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所形容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本文主要论述的便是宋徽宗的书法艺术。

一、宋徽宗的书法艺术

宋徽宗赵佶为宋朝第八位皇帝,他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的皇帝,其自创书法字体,被后世称为“瘦金体”。瘦金体的“金”字喻为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之义,“瘦”字便是以挺劲瘦硬自诩。宋徽宗的书法同样也存在着些许问题,这和当时时代以及他本人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宋徽宗身为皇帝,他的字体自然雍容华贵,正因如此,缺乏朴素自然之气。但他首创的瘦金体极具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徽宗极其擅长书法,尤其是楷书,其中“瘦金书”最具特色。“瘦金书”是宋徽宗自己创作出来的楷书书体,世人称之为“瘦金体”。就字体形象而言,“金”同“筋”,是筋骨的意思,也是对御笔的尊称。从历史遗留下的作品来看,宋徽宗的瘦金体多以自写诗、画跋、题跋的形式出现。宋徽宗首先研究了黄庭坚的书法,后又习薛稷、薛曜兄弟的书法作品,还学习了唐代褚遂良的书法,并把初唐经文与北宋书法“尚意”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其书法高贵而又瘦硬且具有筋骨。

宋徽宗属于年少早慧的书法家,瘦金书《千字文》(图1),就是他早期的书法作品之一,其“瘦”和“金”的书法风格带有强烈的个性。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徽宗的书法技巧是非常出色的。笔画结构和字体的魅力非常新颖,对称,清晰,简洁灵动。如叶子般活泼流动,装饰性极强。但也有不足之处,油墨颜色有点太干,字体有点松气漏气。而宋徽宗非常有自省的意识,并对这些不足进行了积极的修正。在这幅作品中,我们能看出早期宋徽宗的书法技艺已经非常高超了,字体的笔画结构以及气韵都极其新奇、匀称、清润疏朗。宋徽宗的瘦金书《千字文》(图2)对后世以及近世都有很大的影响,近代书法家张大千、启功、庞中华等人都有研究过瘦金体。宋徽宗在艺术方面很有天赋,他一生致力于追求艺术,他首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其书法笔画细致,笔力琼筋。这类书法的文体来自“宋四家”的黄庭坚,瘦金体整体偏长这与黄庭坚的书法特点极其相似。因此,宋徽宗的书法,自然也有黄庭坚的匡匡正正。此外,还有唐代“瘦硬”书风的感觉,逐渐形成精劲果断的书法特色。其实,历来都说宋徽宗的书法是由唐末宋初中的书法家学来的,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然而,从宋徽宗作品的性质特征来看,他的笔墨气息在初唐的一系列经文中寻找到了更多。宋徽宗在艺术方面很有才华,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追求,其“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书法笔法细致。这种书法风格薄而长,与黄庭坚的书法特点十分相似。因此,宋徽宗的书法也具有黄庭坚的正楷风格。此外,唐代还有一种“薄而硬”的文风,宋徽宗将两者相融逐渐形成了精悍果断的书法特色。蔡絛曾经说过:“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祐陵(徽宗陵寝)在藩时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笔研、丹青、图史、射御而已……初与王晋卿诜、宗室大年令穰往来。二人者,皆喜文词,妙图画,而大年又善黄庭坚。故祐陵作庭坚书体,后自成一法也。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薛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后人不知,往往谓祐陵画本崔白,书学薛稷,凡斯失其源派矣。”“瘦金体”作为宋徽宗最为突出的楷书,随着宋徽宗书法日益精进,他的书法中也渗透着艺术思想,逐渐发展成一种非常个性化的“瘦金体”风格。他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就体现出了这个风格,字体整体轻逸,墨色极润、棱角明显。中国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法反映人的特点和气质,不同的人其书法特点和气质是不同的,反映在书法的风格特点也不同,但是,不管多少风格与它的核心是分不开的,就是所谓的“心”,所以书法不能离开“心”而单独存在。作为北宋、南宋的跨代书法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是中国书法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枝奇葩。其字体整体轻盈典雅精练,墨色极润,棱角分明,是天地合一的精髓。宋徽宗在写《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常放松。与其他帖子不同的是,它简洁活泼、洒脱自如、快速、瘦、直,体态纤细优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字体风格。有些写作像游丝,书写薄而有力;完整体裁以黄庭坚楷书为准,拉伸力度大。现代艺术字体中的“宋体”是模仿这个风格的魅力而创造出来的(图1)。《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是宋徽宗赵佶的一幅珍贵的书法真迹,字体亦是瘦金体,属于楷书的一种。宋徽宗在写此帖时心态放松,和其他帖不同,简单明快、随意洒脱、速度极快、瘦劲挺拔,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有些联笔字迹如游丝,近似行书。其用笔源于薛稷、褚遂良,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就是模仿的瘦金体神韵而创造的(图2)。

图1 赵佶《楷书千字文》(局部)纸本(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院藏)

图2 赵佶《浓芳诗帖》(局部)绢本(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不仅瘦金体写得好,他的楷书作品《秾芳诗帖》(图2)亦堪称楷书杰作,“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其笔法遒劲,富有弹性,工整但不呆板、清秀而不柔弱、疏密得益。与《秾芳诗帖》(图2)相似的还有《夏日诗帖》《笋石诗帖》和《闰中秋月诗帖》都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神品”。与宋徽宗风流儒雅、潇洒睿智和绝妙构思的笔法、结构、字形相一致,给人最为直观的印象。这些后来都作为书法的技巧的形式出现和存在的,是学书之人必须要掌握的,具有广泛的书法基础。宋徽宗不仅文笔优美,他的风格也强而有弹性,整齐而不呆板,细腻而不柔弱、浪漫典雅的风格、智慧。

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题诗》是画与书的结合,赵佶的“瘦金体”疏朗多姿、和谐、圆润、柔韧、优美、灵活,整幅画极其优美。字体是一种细而强的线条,明显强调起伏,应该是南宋刻露文体的鼻祖。同时,线条的张力对南宋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绘画与魏晋时期的风尚有不同的定位。精益写作结构严谨贯穿始终,细腻隽永;看每一笔,又细又直。仿佛看到了兰花叶子的幽雅韵味,形状非常类似直立的叶子,斜斜的叶子,看上去刚强、笔直、挺拔、清晰、有趣。组合中有中心紧和绕中心的松散感,引领整幅画面,营造出独特意境。宋徽宗很好地控制了笔的起落,也许以宋徽宗为代表的宋朝的含蓄与唐代的“开放”是不同的,或许是对其最好的评价。但是,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宋徽宗本人的签名,在这幅《五色鹦鹉图题诗》中,也是书画结合的,使其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它是宋徽宗成熟期的作品,气势恢宏。同题材的《题腊梅山禽图》和《题听琴图》也是如此妙趣横生、情感丰富,字虽少但精,结体上呈现中心紧而四周松润的感觉,顿挫分明,收放有致。论其书法还是淋漓尽致、别具匠心的,就像他的《牡丹诗》一样精巧精辟:“牡丹一本,同干二花,其红深浅不同。名品实两种也,一曰叠罗红,一曰胜云红。艳丽尊荣,皆冠一时之妙,造化密移如此,褒赏之余因成口占。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宋徽宗传世不朽的楷书书法作品有很多,像上面提到的《五色鹦鹉图题诗》 《题腊梅山禽图》和《题听琴图》等。在这里,笔者仅仅就“瘦金书”的书势书体,抛开人们的主观思想和内在因素,进行如上分析,宋徽宗的书法在沿袭唐代书写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除了学习借鉴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这四位宋代有名的书法家外,宋徽宗赵佶还研究了前人书法艺术,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首创了“瘦金体”,在宋代的书法流派中,别具一格,自成一家。宋徽宗的精益书法有许多不朽的作品,可以称为第一人。

二、宋徽宗书法的传承者

在中国书法史上,子承父业的书法家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王羲之和王献之、米芾和米友仁等人都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宋高宗便是宋徽宗书法的传承者。宋徽宗是宋高宗早期书法艺术的启蒙老师,父子二人的书法都是从黄庭坚开始的,后又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宋高宗早期的书法艺术是在宫廷书法和书法教育中萌芽的,渗透着艺术氛围。宋高宗赵构是宋朝第十代皇帝,又名德济。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他又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5 年。他是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宋高宗和他父亲一样擅长书法,尤善草书。他的文笔洒脱、自然流畅。在书法上,他早期模仿宋徽宗,继位后又学习黄庭坚,其次是学习米芾。宋徽宗、宋高宗的书法艺术是祖传下来的。宋徽宗以前的北宋皇帝和宋高宗以后的南宋皇帝都有相当的书法造诣,这是整个赵宋王朝的家族渊源。宋徽宗和宋高宗这两位皇帝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虽然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取得突出的成就,但他们对书法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考当时的宏观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宋徽宗在书法上艺术是向初唐书家学习的,宋高宗在书法上则是要体现魏晋时代的书风,开创了南宋书法风格的先河。在书法艺术上,宋徽宗和宋高宗不仅是宋朝赵氏家族最著名的两位皇帝,而且他们还推动了宋代书法的繁荣。

三、结论

宋徽宗在书画上有很高造诣,在艺术上也有突出贡献。他强调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方法,这在精美的花鸟画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深刻,往往包括诗、书、画等。宋徽宗与生俱来的书法天赋是祖传下来的。宋徽宗之前的北宋皇帝在书法艺术上都有一定的造诣,这是整个赵宋家族的家族渊源。宋徽宗是处于历史转折点的皇帝,虽然他在政治上没有突出的成就,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历史的具体的个人原因来看,书法艺术的交替和比较研究都是向古人学习的,宋徽宗的书法风格不仅出现在他的画作形象上,还突出在其“书成画”的书画与画的配合规律上,与此同时,宋徽宗时期铭文也出现了绘画,创造了一个全面的新的诗歌和绘画相融的时代。在书画艺术上,徽宗不仅是宋代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宋代宫廷书画艺术的顶峰。然而,书画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在另一方面,它也包含着深刻的以书育人思想。在政治意义上,徽宗在诗、画、书、印中融合了画风以“粉饰大化,文明天下”的理想,巧妙地创造了一个平和、哲学的书画世界,实现了思想与艺术相融合的境界。宋代书法事实上是背后的繁荣和发展,伴随着强烈的内部驱动力的权力,宋徽宗是宋朝的皇帝,他不遗余力地倡导和促进学习书法纸质书,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动作用下,宋王朝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国书法王朝。在这一重要而关键的时期,宋徽宗是宋代皇帝的杰出代表。在书法史和宋代书法中,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些书法大师,以及朱熹等理学家。他们在历史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宋徽宗作为宋朝的皇帝,几千年来一直以其卓越的地位和精湛的书法造诣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从艺术创作的根本本质来看,宋徽宗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方式的不同寻常,可谓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顶峰。正因为有宋徽宗这样一个注重书法艺术的皇帝在,宋朝的尚意书风得到了发展和兴盛,后世书法同样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瘦金体宋高宗宋徽宗
试论瘦金体的渊源及其美学韵味
试论瘦金体的渊源及其美学韵味
宋徽宗:“天下一人”还是“斜杠青年”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赵佶书法
——瘦金体
宋徽宗:本是大艺术家,奈何做皇帝
赵佶书法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好名得官
皇帝的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