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锡伯族传统纹样在文创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9 09:24王迪伊犁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锡伯族纹样文创

王迪(伊犁师范大学)

本课题通过内化古老传统的纹样形式,将其现代设计的本能意识自然转化。在文化层面上对现存纹样背后的民族特包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对世界多元化文化发展需要的适应,也是设计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体现。对新疆地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锡伯族特色品牌的打造具有指导意义。本课题展示的研究路径对于新疆地区锡伯族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探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锡伯族传统纹样解读与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一)锡伯族民族概况

锡伯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古老历史的民族,诞生于我国东北地区。最初锡伯族作为中原王朝口中的北狄,早在3000 多年前就生活于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从生活方式上来看,锡伯族最初是以狩猎为生,而后发展为畜牧业,最终发展为农业经济。清朝时期的锡伯族逐渐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以畜牧业为第二重要经济的生活方式。在锡伯族民族发展中,锡伯族西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历史,在1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在1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连同他们的家属,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在历史长河不断地演进流转之下,锡伯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也为锡伯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极为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锡伯族传统纹样图形化艺术表征

从锡伯族传统纹样来看,主要的图案题材包括了一些常见的动物,水果,花卉,以及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弓箭。在颜色方面,锡伯族传统纹样大多采用了对比色,例如,黄与红,蓝与粉,黑与白,整体的纹样色彩饱满均匀,搭配协调,有着极强的对比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深底浅花和浅底深花两大类型。在纹样特点上,讲究均匀平整,具有较强的装饰与对比性,整体图案,工整娟秀,在结构上图案大多采用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其采用的花草图案大多是作为动态处理部分后的辅助纹样。

(三)锡伯族传统纹样应用领域分析

锡伯族传统纹样大多被应用于剪纸艺术,刺绣艺术,绘画艺术,服饰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在剪纸艺术中,锡伯族传统的剪纸纹样,大多是一些原始古朴的造型,从事剪纸的人员大多是农村妇女,她们利用农事之余结合身边最简单易获取的材料,以及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用剪纸来点缀喜庆之物,用剪纸来从事各项民间习俗文化活动。锡伯族的民间剪纸有着系统的传承体系,且造型方面极具锡伯族特色,能够反映出锡伯族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例如,在一些早期剪纸中,会有许多动物形象存在,包括牛首人身,马首人身,神鹿,神鸟等,更多的是作为美术形式留存下来,这也能为锡伯族传统文化增添更多的神秘气质。

在刺绣方面,锡伯族刺绣有着极为丰富的题材选择的纹样,大多是吉祥纹样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例如,蝴蝶纹样。由于蝴蝶本身形态优美,加上寓意丰富,常被人们誉为爱情的象征,也多应用于婚嫁饰品中。由于锡伯族作为渔猎民族,在刺绣纹样中,也大多与其生产生活相关,例如,一些牛马,瑞兽,弓箭等极具民族特色的纹样,在刺绣作品中,也广泛应用这些纹样,能够反映出锡伯族民族精神,也能使锡伯族刺绣更具特色。

在绘画方面,锡伯族的传统绘画是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锡伯族的主要绘画形式,包括了布绢画,家谱书画,壁画,油画等多种类型。在布绢画中,在构图方面更为饱满,色彩鲜明。在家谱绘画中,家谱书画的主要功能在于辅助文字,按照辈分排序记载于布帛之上,在记录之余还配合一些奇珍异兽,花卉草木等进行装饰,营造出以家为本的美好愿望。此外,从服装来看,民族服饰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也是本民族审美观念对外最直接的表达形式,锡伯族男子的服饰大多是蓝、黑、棕等颜色,由于锡伯族人多骑马,在服装款式上大多为左右开衩的长袍,而锡伯族妇女喜欢用方格巾、马甲、配合绣花鞋等进行着装,少女们喜欢扎辫子,在婚后结发。

(四)新疆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文创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文创产业中文化因素是支撑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保障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近年来新疆地区的文创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新疆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关键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锡伯族传统纹样有着极为丰富的形式特点,寓意深厚,其中,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形等多样的纹样。这些表现出先民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出先民对自然的尊敬与敬畏。在现代文创产品中,如何传承好文脉精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凝练和弘扬,是文创产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五)新疆文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新疆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但由于大部分重要文化遗产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歌谣、民族乐器演奏传统等,且大多数都是以传统音乐舞蹈类为主,只有少量传统美术类,目前被重视并纳入遗产名录,这严重影响了新疆文化产业均衡发展。

基于此,在未来新疆文创产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发挥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例如,结合新疆当地锡伯族传统纹样资源,打造新疆特色文创品牌和展现民族文化精神,也能使消费者获得文化精神的满足。

从这个角度看,对锡伯族传统纹样进行传承和弘扬,是当下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一大重点,深层次的价值文化是推动文创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敦煌文创设计中,其设计来源是敦煌石窟中留下的传统纹样,这些纹样既具有文化气质,又能够凸显敦煌文化内涵,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还能够使传统纹样文创产品释放出新的消费活力,有利于丰富文创产品的生态寓意,能够更好地彰显先民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在当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创产业也进入数字创意模式发展的关键期。对此,文创产业正在以一种与数字经济良性互动的新形势,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下。

基于此,新疆更需要深入挖掘传统纹样,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在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动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更好地突出产品的体验性,使传统纹样不再是简单神秘的图案,而是真正成为大众能够切实触碰到的文化体验。这既能够为传统纹样赋予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够有效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创新。

二、“非遗”背景下锡伯族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艺术传承

(一)锡伯族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艺术传承形式

1.系列化视觉呈现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正是由无数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文明综合构成的。这些民族之间具有差异性,各民族的传统纹样特色也各有千秋,基于此,在非遗视角下开展锡伯族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进行深入挖掘,要能够结合系列化视觉呈现进行展现。例如,可以结合锡伯族民族文化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系列造型。造型设计作为文创产品最直观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借助可爱夸张的造型,能够使文创产品更偏向动漫化,突破以往传统锡伯族文创产品刻板古板的印象。配合夸张变形,几何符号化改变,来对锡伯族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能够提高其锡伯族文创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促进消费者的购买,例如,在造型方面可以结合文创卡通造型形象的头部、手部,以及身体进行适当的夸张改动,配合生动形象的面部表情来给予文创产品以个性。

2.主题化视觉呈现

主题化视觉呈现需要设计者结合文创产品内容进行故事化处理,例如,配合一些诙谐幽默的叙述性文字或者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产品中的文化故事讲述出来,使故事与文化产品相互配合,共同打造出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场景,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在网红故宫的文创产品中,就涉及许多的主题化和场景化设计,比如,在折扇中配合一些皇帝口吻的搞笑文字,来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种以文字与产品相配合,将现代流行与古代文化相配合的搭配形式,能够更广泛地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而且在设计方面,还可以结合主题产品的场景化设计来还原当时的文化背景,让更多的消费者在别开生面的消费体验下,被锡伯族文化所吸引,进而诱发购买欲望。

(二)锡伯族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艺术传承原则

1.还原性原则

还原性原则强调要使消费者能够在锡伯族传统纹样的文创产品中,获得共鸣感,体验感。还原性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共鸣,能够更好地引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尤其对于文创产品来说,消费共鸣与购买结果之间互为因果,在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设计方面遵从还原性,能够更好地保障文化传承得当。

2.识别性原则

识别性原则强调要突出锡伯族传统纹样的特色,要使消费者能够结合文创产品,及时识别其中的文化元素。锡伯族民族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有效改变以往文物复制品的发展模式。尤其在产品造型方面能够增添可爱调皮的元素,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情感体验和感官刺激。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不仅追求文创产品的基本功能属性,还更多地看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审美。在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业时,需要做好文化元素的保留,要能够增加与民族文化民族图像符号相关的内容,来提高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进一步增添文创产业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

3.时代性原则

从当下民族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冲击下,民族性文创产品的竞争能力还有待提升,民族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伴随着现代消费者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锡伯族传统纹样在文创产业中的应用实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现状和趋势,契合当下的消费者需求,要提升民族文创产品的时代感、时尚感。锡伯族传统纹样本身是古老的,是长期发展流传下来的,在现代市场中,更要与当下流行元素与当下时代审美相吻合,从而扩大市场,提高传承效果。

三、锡伯族传统纹样作为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化开发策略

(一)设计定位锁定

在将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业中时,需要做好定位。对于锡伯族民族文化来说,其中的传统纹样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技艺。在应用于文创产业时,需要设计者在考虑文化符号时,选择最能代表锡伯族民族文化元素的内容来实现对锡伯族文化的再次呈现。在纹样应用上。

需要注意文创产品外观设计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者购买,在外观设计上,要将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展示给消费者,其传递的内容要能被消费者所识别和理解。

(二)设计应用领域

在将锡伯族传统文样应用于文创产品和文创产业上时,需要首先充分理解锡伯族图形图像的基础内涵,在此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使锡伯族传统文样能够完美地融入进文创产业中。由于锡伯族许多传统纹样都是简单的曲线,对此,在设计方面需要活用曲线利用曲线的优美来勾勒图形,传递出锡伯族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借助曲线能够给人以生命的气息,能够使产品外观更加圆滑流畅,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

1.在品牌设计领域的应用

从当下锡伯族民族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来看,其中一大突出问题在于不同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缺乏关联性,缺乏品牌意识。对此,可以通过打造系列感来增强文化辨识度,在系列设计上,可以从文化内容的系列感和产品设计的系列感上展开。例如,结合锡伯族人民常用的动物图像进行设计,将其开发成不同系列的文创产品,也可以结合锡伯族文化内容,既增强文化内容的辨识度,又能符合现代人审美。同时,还能打造出品牌意识,在品牌设计方面,可以结合锡伯族传统纹样进行跨界传承来提升传承效果。

2.在新媒体设计领域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对于锡伯族传统纹样的应用来说,也要扩大文创产品的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要推进文创产品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文创来摆脱文创产品同质化的发展问题,结合数字技术将传统纹样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先民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融入其中,使消费者在文创产品中体会到其文化魅力。此外,借助新媒体产品设计,更好地提高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这能突破传统纹样的神秘气质,让大众在体验中切实触碰到纹样背后的文化。

3.在服饰纹样设计领域的应用

在服装设计领域,结合传统纹样内容,可以参考锡伯族传统纹样中的色彩或图形,进行抽象化处理;也可以结合锡伯族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进行参考和借鉴,这能扩大锡伯族传统纹样的应用范围和发展空间,也能更广泛的突出锡伯族传统纹样的艺术性。

4.在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

环境设计领域应用锡伯族传统文样要突出文化的地域性特点,进行锡伯族文化推广,具体通过文化的地域性和超地域性展开。在环境设计方面,要考虑环境设计的地方特色。锡伯族文创产品是锡伯族文化对外传播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创新点的可行性依据。

四、基于文创产业的锡伯族传统纹样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教育意义

民族传统纹样相较于其他文创产品,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尤其在当下文创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民族文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借助文创产品、文创产业来弘扬和传承锡伯族传统统样,建立多媒体交互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出创新型的数字化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起到社会教育作用,能够借助文创产品的娱乐性、交互性优势,激发起民众对于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也能使更多人了解锡伯族传统文化,从而唤醒人们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守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经济价值体现

从经济价值来看文化开发,将锡伯族传统纹样应用于文创产业中,能够丰富文创产品,也能够发挥文创产品中的商业性特点,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产品销量,能够为本民族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奠定经济基础。

(三)品牌化价值体现

从品牌意义的角度看,结合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能够扩大锡伯族传统纹样的消费市场并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在传统纹样的挖掘方面,需要对锡伯族文化进行提炼总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锡伯族文化内容进行分析,这也有利于使民族文化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

猜你喜欢
锡伯族纹样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论西迁入疆后的锡伯族散文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