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2023-12-21 11:38乔东军张慧敏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病史心血管血脂

乔东军,黄 鹏,张慧敏

(民航总医院老年科,北京 100123)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血脂异常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老年人。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作为病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到老年人身体健康,其机制是在应激、炎性反应过度激活的影响下,不稳定的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脉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包括以下三类: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临床表现,其发病急、预后差、致死风险高[2],及早发现并干预ACS的发生、发展,对于老年人临床获益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γ-谷氨酰转肽酶(GGT)作为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近年研究发现其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其活性是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3],GGT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目前关于老年血脂异常合并ACS患者中血清GGT水平变化的研究较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民航总医院收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血脂异常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75例;年龄60~88岁,平均(71.51±5.99)岁;体重59~72 kg,平均(65.69±8.54)kg,既往有糖尿病病史82例,高血压病史125例。按疾病种类分为血脂异常不合并ACS患者100例(A组)、血脂异常合并ACS患者73例(B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以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关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②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关于ACS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肝胆及胰腺疾病、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②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或精神疾病患者;③酗酒;④近期曾发生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肌溶解、骨骼肌损伤等。

1.3观察指标:回顾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记录入院次日空腹8 h后的静脉血相关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C反应蛋白(CRP)、GGT。专业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试剂盒和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血清GGT与血清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合并ACS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指标比较: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BUN、UA、Cr、TG、TC、HDL-C、LDL-C、CRP、GG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B组的血清TC、LDL-C、CRP、GGT水平均高于A组,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及血清HDL-C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指标比较

2.2血清GGT水平与血清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GT水平与血清UA、LDL-C、CRP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BUN、Cr、TG、T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清GGT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血清GGT水平与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合并ACS回归分析:以是否合并ACS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以及血清多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以及血清LDL-C、CRP、GGT水平是老年人血脂异常患者合并AC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老年人血脂异常合并AC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脂异常的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而ACS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具有高致残致死性,严重影响老年人寿命[4]。目前对于ACS的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及冠脉造影,但上述操作复杂,且老年人多数存在上述操作禁忌证,故采用快速、安全、敏感的实验室指标评估老年患者病情,对于及时准确的指导治疗、及早恢复冠脉血供、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GGT在人体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包括心、肝、肾、胆、胰等,早期已有研究证实GGT在预测肝脏疾病中的重要性。近年研究报道,GGT直接参与了斑块的发生、发展,从而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且其水平可能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6]。有研究报道[7-8],对于血清GGT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可能如下:①GGT在体内可拮抗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使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导致血管硬化发生。②GGT会增加氧化LDL-C水平,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③GGT是机体氧化应激的指标之一,可直接产生活性氧,继而在心血管疾病中起作用。④GGT是一种前炎性因子,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有关。

本研究发现,GGT水平是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合并ACS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清GGT水平升高增加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发生ACS的概率。吴聪等[9]选取2型糖尿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发现随着GGT水平升高,发生ACS的风险有增高的趋势,且血清GGT水平的升高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AC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秀荣等[10]同样报道,血清GGT水平升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AC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GGT水平对预测AC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ACS患者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有研究发现血清TC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相关,血清TC主要包含HDL-C及LDL-C,为细胞膜关键组成部分,保证细胞膜流动性,血清TC水平异常均可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罗彦萍等[11]发现45岁以下男性的HDL-C水平减少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本研究人群虽均为血脂异常患者,但也发现在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中,TC、LDL-C、HDL-C血脂指标仍可能是ACS的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一致。另外本研究发现,合并ACS组的血清GGT及CRP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ACS组,且GGT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而CRP作为重要炎症指标之一,提示GGT可能通过机体炎性反应、氧化应激从而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ACS的发生,这与GGT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一致[12]。另外,本研究相关分析还发现血清GGT水平与血清LDL-C、U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清GGT水平升高可能与血脂、UA代谢有关,主要与当血脂升高引起心血管四周的炎性反应刺激效果,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致使血中GGT增高[13]。夏建新[14]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升高受肝细胞损伤影响,血脂代谢异常与肝细胞损伤互为因果,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此外,顾静莉等[15]猜测血清GGT与UA可能都参与体内氧化应激过程,且伴有相同交叉疾病,故两者呈现平行关系。

综上所述,血清GGT水平是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合并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清LDL-C、UA、CRP水平相关。因此,血清GGT水平有可能成为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发生ACS的预测因子,通过监测血清GGT水平,可及早进行干预及预防,但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病史心血管血脂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你了解“血脂”吗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