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相关蛋白A联合白细胞介素10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及对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

2023-12-21 11:39刘崇霞毛学萍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易损性反应斑块

刘崇霞,毛学萍

(1.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天津 300383;2.天津市西青医院妇产科,天津 300380)

早发冠心病(PCAD)指的是发生在≤55岁男性和≤65岁女性这些人群中的冠心病,占全部冠心病的25%[1],CAD的发生发展涉及炎性反应、脂代谢紊乱、凝血-纤溶系统失调等多方面机制。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是人们发现的与易损斑块病理学及生理学特征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局部炎性反应中,激活的巨噬细胞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可分泌PAPP-A,而PAPP-A可通过水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释放,并通过释放炎性因子、刺激细胞增殖等导致斑块不稳定[2]。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可下调炎性反应,亦可对一些抗炎症因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IL-10可减轻炎症对血管的损伤,促进心肌修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PAPP-A和IL-10与PCAD关系及对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7年4月~2020年4月80例PCA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46±5.14)岁。纳入标准:①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CAD;②男≤55岁,女≤65岁;③无严重肝肾疾病、急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史等;④近期未使用调脂、抗炎药。同时选择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82±6.22)岁。常规心电图、血生化、胸透、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正常。

1.2方法:①PCAD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浆PAPP-A和IL-10水平,均在胸痛发作3~6 h内采集血液,检测方法均为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为美国R&D公司产品;健康对照组患者在健康体检时抽血检测血清PAPP-A和IL-10水平。②收集PCAD患者在经过治疗稳定出院时的相关检测指标,包括PAPP-A、IL-10、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其中血脂为常规生化方法进行检测,hs-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③出院后随访1年内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2 结果

2.1PCAD组入院时与健康对照组PAPP-A、IL-10水平比较:PCAD组入院时PAP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CAD组与健康对照组PAPP-A、IL-10水平比较

2.2PCAD患者出院时相关指标及1年内急性发作情况:80例PCAD患者出院时情况见表2,根据PAPP-A、IL-10、TC、TG、LDL-C、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随访1年,有43例(53.8%)患者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表2 PCAD患者出院时基本情况

2.3相关性分析:PAPP-A与IL-10无相关性(r=-0.144,P=0.102)。PAPP-A与TC、TG、LDL-C、hs-CRP均无相关性(r=0.105、0.129、0.082、0.116,P=0.218、0.137、0.257、0.196)。IL-10与TC、TG、LDL-C、hs-CRP均无相关性(r=-0.130、-0.119、-0.160、-0.156,P=0.137、0.192、0.093、0.098)。

2.4单因素分析:将PAPP-A、IL-10、TC、TG、LDL-C、hs-CRP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进行单因素分析,PAPP-A和IL-10对PCAD患者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均无影响,仅TC和hs-CRP对PCAD患者心血管急性发作有影响。见表3。

表3 影响PCAD患者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单因素分析

2.5多因素分析:将以上因素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TC≥5.18 mmol/L较TC<5.18 mmol的急性发作风险增加了39.4%(HR=1.394,P=0.041),而PAPP-A和IL-10水平高低对急性发作的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影响PCAD患者急性发作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粥样硬化斑块是CAD的基础病变,易损斑块又称为不稳定斑块,是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发与晚发CAD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存在不同,PCAD患者斑块负荷高,表现为正性重构,纤维帽较薄,斑块不稳定,而晚发CAD则与其正相反,表现为负性重构,纤维帽较厚,斑块较稳定[4]。易损斑块脆性高,易破裂,故PCAD患者具有更危险的预后,早预测、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炎性反应是易损斑块的主要病理特征,PAPP-A属于金属结合蛋白酶锌指多肽超家族,最先在孕妇血浆中检出,并用以筛查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妊娠,大量研究表明它也与易损斑块具有密切关系。早在2001年Bayes-Genis等就发现PAPP-A在稳定斑块中表达甚微,却大量表达于不稳定斑块中,且集中在炎性反应区。APP-A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特异性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并增加巨噬细胞对LDL-C的摄取,以及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的炎性因子的释放[5]。临床研究表明,与正常人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PAPP-A水平明显升高[6-7]。还有研究表明,PAPP-A对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价值[8-10],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结果提示PAPP-A可能参与了PCAD的发病。分析PAPP-A与CAD有关危险因素和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APP-A与TC、TG、LDL-C、hs-CRP均无相关性。而在金中淦等[11]研究中,PAPP-A与hs-CRP呈正相关。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APP-A对PCAD患者急性发作无预测价值,其预测价值不及TC,TC≥5.18 mmol/L较TC<5.18 mmol的急性发作风险增加了39.4%(HR=1.394,P=0.041)。

IL-10属于多能性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心肌细胞可分泌IL-10,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也可表达[12]。IL-10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相互作用保护心血管系统,IL-10可通过抑制炎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13],IL-10可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调节血管细胞外基质降解,与CA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相关[14]。目前有不少研究应用血浆IL-10水平来评估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评价临床转归,而许涵等[15]研究表明,血浆IL-10水平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CAD粥样硬化病变局部炎性反应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PCAD组入院时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但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与TC、TG、LDL-C、hs-CRP均无相关性,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IL-10对PCAD患者急性发作亦无预测价值。同时,PAPP-A与IL-10无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在PCAD的发病过程中无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PAPP-A、IL-10与PCAD的发病可能有关,但二者在PCAD的发病过程中无相互作用,亦不能作为预测PCAD患者急性发作的有效标志物。

猜你喜欢
易损性反应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更正声明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
更正声明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