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的效果

2023-12-21 11:39张立斯余世裕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骶髂伪影强直性

程 薇,张立斯,余世裕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112)

强直性脊柱炎可由骶髂关节发展至脊椎,导致相应部位出现疼痛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脊柱畸形,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早期诊断并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检查诊断该疾病,其中骶髂关节磁共振(MR)对该疾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MR能够清晰分辨软组织,且与X线、CT等其他影像学技术相比,对骶髂关节炎症反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3]。但是常规骶髂关节MR扫描对骶髂关节部位显示程度有限,因此,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范围更大,能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4]。发射计算体层摄影(PET/CT)融合了PET与CT断层图像的优势,能够对脊柱、骶髂关节病变进行有效反映。本文对发射计算体层摄影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于2021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诊治,年龄18~56岁,平均(27.36±3.17)岁;体重指数(BMI):18~25 kg/m2,平均(22.84±1.12)kg/m2;病程3个月~22年,平均(7.39±2.18)年;男20例,女10例。纳入标准:①有下腰部或骶髂关节疼痛症状,夜间病情加重;②C反应蛋白及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结果为阳性,且血沉上升;③与强直性脊柱炎纽约诊断标准相符合[5];④临床资料完整,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组前已接受相关治疗者;②合并关节肿瘤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③合并重度高血压等严重慢性疾病者;④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⑤合并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⑥精神异常者;⑦不能配合检查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PET/CT检查:①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使用1.5T超导磁共振(生产厂家: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vantol)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双腿伸直,并并拢脚尖,前伸双臂于头部两侧平放。检查开始后首先使扫描线平行于人体水平轴线进行扫描检查,之后使扫描线平行于人体中轴线进行扫描检查,扫描序列位分别为:T1WI-轴位、T2WI-轴位、T2-STIR轴位,T1WI-冠位、T2-STIR-冠位。参数设置:T1WI、T2WI:TE分别为:13 ms、58 ms,TR分别为:927 ms、3 500 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1 mm、4 mm,层数:18,FOV:28,STIR参数设置:TE、TR分别为:57 ms、3 800 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1 mm、4 mm,层数:18,FOV:28。②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使用1.5T超导磁共振(同上)进行检查,首先使扫描线与骶骨保持垂直进行扫描,之后使扫描线与骶骨保持平行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位分别为:T1WI-斜冠、T2WI-斜冠、T2-STIR-斜冠,T1WI-斜轴、T2WI-斜轴、T2-STIR斜轴。扫描参数与常规扫描相同,但因患者身体厚度存在客观差异,可适当延长扫描时间。MR斜冠状位扫描、MR斜矢状面扫描参数设置如下:TR分别为:2 350 ms、2 400~3 500 ms,TE分别为:30 ms、80~100 ms,斜冠状位层厚、层距分别为1.2 mm、0 mm,矩阵:260×214,斜轴位FOV:150~200 mm,Turbo因子:8~15。③PET/CT检查:使用PET /CT扫描仪(生产厂家: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Biograph trupoint)进行检查:检查前4~6 h禁食,并以4.44~8.14 MBq/kg的标准取葡萄糖类似物18F-FDG显像剂静脉注射。检查开始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常规扫描,共扫描7~8个床位,之后通过迭代法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重建,并通过CT透射扫描数据进行衰减校正,即可得到PET/CT融合图像。④图像分析:以上检查所得影片分别由2名影像学医师及1名骨科医师单独审阅,若诊断结果存在分歧,则由3名医师共同讨论后确定。

1.3观察指标:①骶髂关节病变检出情况: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间隙变宽、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下骨质硬化为判定指标进行观察评估。②骶髂关节病变情况:根据骶髂关节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完全性关节强直或严重异常关节强直为Ⅳ级;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影响腰椎活动,出现中度骶髂关节炎或呈进展性发展为Ⅲ级;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关节面存在局限性硬化和侵蚀,可见轻度骶髂关节炎为Ⅱ级;可见毛糙骨性关节面,有骨小梁增粗、紊乱现象出现在小囊变区,可见骶髂关节炎,但较为轻微为Ⅰ级。③MRI图像准确性: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利用GE-PACS系统对MRI图像质量进行评估,评分指标主要包括磁敏感伪影、图像模糊程度、病灶检测性、运动伪影,评分标准:图像可见非常明显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能够识别膀胱病灶,图像模糊为1分;图像可见明显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可识别膀胱病灶,图像较为模糊为2分;图像可见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可有效识别膀胱病灶,图像模糊程度一般为3分;图像可见轻微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可清楚观察膀胱病灶,图像模糊程度较低为4分;图像无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可清晰观察膀胱病灶,图像整体较为清晰为5分。根据最终评分分为3个等级:优:5分,良:3~4分,差:1~2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检查方式骶髂关节病变检出情况比较:较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检出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PET/CT检查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式关节间变宽、关节间变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骶髂关节病变检出情况比较[n(%),n=30]

2.2不同检查方式骶髂关节病变情况比较: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明显高于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MRI图像准确性比较:较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图像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RI图像准确性比较[n(%),n=30]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人群的免疫系统疾病,发作后容易累及骶髂关节,若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不断发展加重,有较大概率导致身体残疾。因此,早期准确、有效地诊断该疾病,有利于及时开展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从而改善其预后[6]。MR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该疾病的常用方法,其中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在与人体水平轴线平行或垂直状态下进行标准的冠状面与横断面扫描,难以对骶髂关节部位进行有效反映,这导致其诊断效果有限。而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在与骶骨平行或垂直状态下进行斜冠位及斜轴位扫描,能更大程度显示关节面,可以对双侧骶髂关节冠状面、水平面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帮助临床上清晰观察关节面下软骨破坏、骨髓水肿等病理改变,并且不会使MR检查时间与难度明显增加[7]。本研究证实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PET/CT是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其融合了PET与CT两种影像学技术的功能成像与解剖定位的优势,与单纯PET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这使其获得了更佳的解剖定位能力,可对脊柱或成骨性骨质破坏进行清晰反映,为临床鉴别部分良性病变提供影像依据[8-9]。在本次研究中,提示PET/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但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检出率及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虽然高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但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本次研究纳入病例较少有关,未来还需要纳入更多病例进行大样本量研究加以验证。需要指出的是,PET/CT检查费用高昂,且操作的难易程度及病人的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导致其应用门槛较高,目前还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10-13]。

综上所述,PET/CT检查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PET/CT检查相对更有优势。

猜你喜欢
骶髂伪影强直性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