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对比

2023-12-27 11:57贾海琼赵晓佩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安全性

贾海琼,赵晓佩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 是消化内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患者临床表现以黑便、 呕血等为主,若未能得到有效救治,可进展为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1]。目前,临床针对老年UGB 患者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止血、 预防再出血,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等[2-3]。鉴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两种药物治疗老年UGB 的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 例老年UGB 患者,随机分为A 组 (43 例) 和B 组 (43 例)。A 组男24 例,女19 例;年龄61 ~84 岁,平均 (70.51 ± 5.85)岁; 体质量指数17 ~33 kg/m2,平均 (21.74 ± 2.62) kg/m2;出血原因: 十二指肠溃疡20 例,胃溃疡15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 例。B 组男26 例,女17 例;年龄62 ~87 岁,平均 (70.86± 5.49) 岁; 体质量指数16 ~33 kg/m2,平均 (21.52 ± 2.42)kg/m2; 出血原因: 十二指肠溃疡19 例,胃溃疡18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 体质量指数、 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UGB 诊断标准[4],且经内镜检查确诊; 24 h 出血量不足1 000 mL;年龄>60 周岁; 用药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 入组前7 d 使用过抑酸药物; 静脉曲张导致的UGB; 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需进行手术止血。

1.3 治疗方法 除基础治疗外,A 组给予奥美拉唑 (杭州澳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661) 治疗,将80 mg 奥美拉唑加入浓度为0.9%的10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2 次/d; B 组给予雷尼替丁 (湖北长联杜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57) 治疗,将100 mg 雷尼替丁加入浓度为5%的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2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参考以下标准,其中显效: 治疗后24 h 内黑便、 呕血等消失,隐血试验为阴性,生命体征稳定,成功止血; 有效: 治疗后24 ~48 h 黑便、 呕血等消失,隐血试验为阴性,生命体征稳定,成功止血; 无效: 治疗后超过48 h 仍存在黑便、 呕血等症状,止血失败。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②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3 d 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③用药安全性。记录腹泻、 皮疹、 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B 组的79.07%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2.2 凝血功能 两组治疗后的PT、 APTT 均显著降低,FIB 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 且与B 组相比,A 组的PT、 APTT 显著更低,FIB 水平显著更高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nPT (s)APTT (s)FIB (g/L)治疗前A 组4315.92±2.1234.07±3.112.55±0.51 B 组4315.34±2.0533.68±3.252.67±0.55 t 1.2900.5691.049 P 0.2010.5710.297治疗后A 组439.02±1.42*24.85±2.08*3.87±0.58*B 组4311.85±1.96*29.13±2.65*3.25±0.52*t 7.6678.3315.219 P 0.0000.0000.000

2.3 用药安全性 A 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4.65%) 与B 组(9.30%)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老年UGB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诱发老年UGB 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急性胃黏膜病变等[5]。老年UGB 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多合并凝血功能下降、动脉硬化、 血管舒缩功能不良等情况,导致止血难度较大[6]。因此,如何提高老年UGB 患者的止血效果,有效改善其预后,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阶段,临床对于老年UGB 的治疗以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效止血为原则[7]。本研究分别采用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对老年UGB 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B 组的79.07% (P<0.05); A组治疗后的PT、 APTT 均显著低于B 组,FIB 水平显著高于B组 (P<0.05); 表明与雷尼替丁相比,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老年UGB 效果更佳,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分析原因在于: 作为一种组胺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可有效抑制氨甲酰胆碱、 组胺等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胃酶活性,发挥止血作用[8]; 但整体疗效一般,止血较慢,部分患者存在再出血情况。奥美拉唑是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具有起效快、抑酸效果好等优点[9]; 此外,奥美拉唑可有效抑制胃壁细胞中相关酶的活性,提高胃部pH 值,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对血凝块的消化速度,进而提升血小板凝集功能,促进止血[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 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4.65%) 与B 组(9.30%)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与雷尼替丁相比,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老年UGB 未显著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雷尼替丁相比,奥美拉唑治疗老年UGB 的效果更好,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未增加患者用药安全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安全性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美国FDA下令立即撤回所有雷尼替丁产品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