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研究

2024-01-12 07:48蔡海鑫刘道龙曾令慧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青龙后遗神经痛

蔡海鑫,萨 仁,刘道龙,曾令慧,杨 敏

(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带状疱疹为临床较为常见皮肤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疾病愈合后,患者出现神经疼痛,持续1个月时间以上,发病率逐渐上升,危害患者健康,若不及时控制,影响较大[3-4]。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以药物缓解疼痛等治疗,取得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故而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5-6]。中医对该病具有一定认识,将其归属于“蛇丹痛”等范畴,是由外邪入侵后,气滞血瘀导致气血不通,故而可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7-8]。青龙摆尾针刺法乃传统复式手法“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应用该方法可增强针感,调理气血、疏经通络,用于痛证镇痛作用明显,疗效显著[9]。本研究纳入9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组进行研究,观察患者应用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院内收治的9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针刺组(46例)与常规组(45例)。常规组45例,女性24例,男性21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1.25±2.12)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病程(14.23±2.12)个月,疱疹部位:腰腹部15例,胸背部30例。针刺组46例,女性24例,男性22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1.22±2.17)岁,病程为5个月~5年,平均病程(14.20±2.11)个月,疱疹部位:腰腹部17例,胸背部29例。针刺组与常规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参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10]:腰腹部、胸背部等部位疱疹,疱疹后疼痛、皮损区域色素沉着、情绪低落和心情抑郁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疱疹后色素沉着、窜痛或刺痛、胸胁脘腹胀闷、夜寐不安和舌淡紫或有斑点、脉涩等证候。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诊断;自愿加入研究;年龄20~50岁;可接受常规疗法与针刺;伦理批准研究进行。

1.3.2 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疼痛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系统功能不全者;精神与心理疾病患者等无法配合研究者;依从性差者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组 本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疗法治疗。患者口服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301015],3次/d,每次0.5 mg;口服维生素B1,3次/d,每次20 mg;疼痛剧烈患者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22501)治疗,3次/d,每次25 mg。治疗1个月。

1.4.2 针刺组 本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治疗,并结合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针刺方法:患者取病变部位(带状疱疹)相应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采取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针刺,根据针刺深度分为天(浅)、人(中)和地(深),患者取俯卧位,消毒夹脊穴周围皮肤,患者调整呼吸,以爪切式进针,随咳下针,得气后退针至皮下(天),与皮肤呈30°~50°,针尖指向病灶位置,操作者手执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前后缓慢拨动针柄。分层进针:进针时候按照天三、人九和地六,退针时候按照地九、人三和天六行针,每层行针3次,共计54次。患者呼吸配合:鼻吸口呼,则于患者呼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吸气时左右拨动针柄,实施补法;口吸鼻呼,则吸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呼气时左右拨动针柄,实施泻法,留针30 min。以痛为腧取阿是穴,以毫针围刺阿是穴,患者取侧卧位,消毒穴位皮肤,采取一次性针灸针沿疱疹皮损恢复区边缘呈30°刺入,针距根据皮损恢复区域的范围决定,呈正相关(0.5~3 cm),得气后隔10 min行针1次,采取平补平泻方法,留针30 min。每周2~3次,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疱疹症状均消失,神经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疼痛评分低于2分;有效:患者疱疹症状及神经疼痛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为3~5分;无效:未达到以上的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12]。

1.5.2 中医证候积分评估 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疱疹后色素沉着、窜痛或刺痛、胸胁脘腹胀闷和夜寐不安等中医证候严重程度,采取积分形式进行评估,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轻度,2分代表中度,3分代表重度[13]。

1.5.3 IL-6、CRP及TNF-α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L-6、CRP及TNF-α)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14]。

1.5.4 VAS评分、PSQI评分和DLQI评分 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PSQI评分与DLQI评分变化。V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15]。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估量表,分值范围0~2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16]。DLQI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交、锻炼、工作、心理与日常生活等项目,总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17]。

1.5.5 治疗后 比较各组患者不良反应。

1.5.6 复发率 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组患者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82.22%,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好,该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针刺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组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更低,患者症状改善更佳。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6、CRP与TNF-α水平比较

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组患者经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更低,机体炎症得以控制,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PSQI评分与DL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与PSQI评分和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与PSQI评分和DLQI评分均改善,针刺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PSQI评分、DLQI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更轻,睡眠质量更好,生活质量更佳。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与PSQI评分、DLQI评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比较

针刺组患者不良反应率(4.35%)与常规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比较低,且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无需进行治疗,可自行缓解,各组治疗均比较安全。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2.6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比较

针刺组患者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常规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更低,患者疾病更为稳定。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并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名,将其归为“串腰龙”“蛇丹痛”“蛇丹愈后痛”“缠腰火丹”等范畴[18-20]。中医认为,该病与疱疹愈合后风火热湿毒邪未清,蕴于肌肤与经络,导致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通,故而引起神经痛[21-22]。《医学真传》记载:“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之通,寒者温之使之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久痛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司则形成不通则痛。或者是患者体弱、年老,气血虚衰,久病不愈,不养脉络,以至于不荣则痛。”故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不通则通,故而可以通过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和振奋正气之法,达到止痛及治疗疾病目的[23]。

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广泛,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故而获得医患认可。针灸治疗该病多以局部皮损位置与神经支配节段相应夹脊穴为主,而针刺手法对针刺疗法影响较大,故而本研究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观察其疗效。青龙摆尾针刺法源自《素问·诊要经络》“刺针必肃,刺肿摇针”及《灵枢·官能》“遥大其穴,气出乃疾”中针刺理论[24]。青龙摆尾针刺法是以向针刺的针尖方向“走气”为主,并结合上下左右摇针行气与九六之法、天地人分层法而组成的一种复合式针刺方法,属于“飞经走气”四大方法之一。本研究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将三才法、九六数、呼吸、捻转和摇摆等手法融为一体针刺夹脊穴,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间,针刺之疏经通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和调和气血,现代研究发现,刺激夹脊穴可较好调节脊神经与交感神经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痛症状。本研究同时围刺阿是穴,以病变为中心进行围刺,以化瘀止痛、疏经通络和调和气血,使得皮肤经络荣而不痛,通则不通[25]。数据显示,针刺组患者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82.22%,针刺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可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针刺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疱疹后色素沉着、窜痛或刺痛、胸胁脘腹胀闷和夜寐不安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L-6、CRP及TNF-α)、VAS评分与PSQI评分和DLQI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有助于抑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逐渐帮助患者身体恢复,控制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与生活质量。针刺组患者不良反应率(4.35%)与常规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常规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少,且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改良青龙摆尾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且复发率低,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青龙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