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疗效评价

2024-01-14 04:24沈明艺王鸿庆沈炳林
中外医疗 2023年30期
关键词:胃穿孔胃溃疡修补术

沈明艺,王鸿庆,沈炳林

安溪县医院,福建泉州 362400

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疾病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不当、感染幽门螺杆菌等[1]。一般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上腹部烧灼感、阵痛、胀痛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发生休克,对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2]。目前临床在对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实施治疗时,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中开腹穿孔修补术最为常见,但是该方法需要建立较大手术切口,患者容易在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导致效果不佳[3]。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并获得很多积极治疗效果。该方法具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以使患者病情更加稳定,进而改善预后[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4 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74 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7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6 例;年龄28~62岁,平均(45.69±2.88)岁。观察组中男20 例,女17例;年龄26~65 岁,平均(45.75±2.9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下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患有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②穿孔时间在≤6 h,且溃疡穿孔较小患者;③有完整病历资料患者;④患者充分了解本研究详情,在告知协议书上确认签字。

排除标准:①因外伤或癌症导致的胃穿孔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患者;③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穿孔修补术:予以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建立在穿孔区域腹直肌,逐层切开组织,检查患者腹腔情况,然后缝合穿孔处。充分清理溃疡残留并实施十二指肠吻合术。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予以全身麻醉,将患者体位调整成仰卧位,构建人工气腹,保持压力在14 mmHg 左右,使用Trocar 进行穿刺,然后置入腹腔镜。另在左锁骨中线平脐处、腋前线左肋缘下部位分别建立两个操作孔,分别置入5 mm 套管和10 mm 套管,在腹腔镜引导下,确定穿孔位置,然后对穿孔形态、大小等进行全面检查,充分吸取结肠旁沟、膈下积液。将可吸收缝合线放入主操作孔,通过持针器缝合,进针角度为垂直穿孔近端,然后在穿过胃壁后从对侧出针。保持穿孔边缘和进出针之间有5 mm 的距离,在穿孔部位对胃壁进行缝合,然后留置线尾并固定大网膜,对盆腔、腹腔充分清洗之后引流,并关闭气腹,最后常规缝合切口。

两组术后都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抑酸、胃肠减压治疗,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经治疗,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的情况视为显效;患者所有症状得到良好缓解的情况视为;患者所有症状未见改变或加重的情况视为。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手术指标:具体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

③临床指标:指标包括血清胃泌素,包括术前、术后1、3 d,分别抽取肘静脉血3 mL,经离心获取血清后,借助放射免疫法测定;疼痛评分,包括术前、术后1、3 d,利用VAS 疼痛评分量表评价,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④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7 例、9例,总有效率为97.30%(36/37);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2 例、7 例、8 例,总有效率为78.38%(29/3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3,P=0.032)。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阶段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阶段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胃溃疡是胃黏膜扁平上皮的局部损害,而胃穿孔则是胃壁发生完全穿破,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5]。胃穿孔是胃溃疡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危重且需要紧急治疗。一般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其中腹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主要是因胃酸、胆汁及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的化学刺激导致[6]。另外常见的症状表现还包括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象等,需要对患者予以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否则容易诱发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腹膜炎等疾病,对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7]。

目前临床对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以开腹穿孔修补术为主,该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清除盆腔、肠间隙等隐匿部位时往往存在很多不足,继而提升感染风险[8]。同时,该方式需要在患者机体建立较大手术切口,不仅会使其承受较大痛苦,而且也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康复效果产生很多不良影响[9]。本研究主要是针对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该结果与公衍龙[10]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与开腹穿孔修补术相比,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微创性。腹腔镜手术通过小孔进针,减少了对腹壁的切割,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大创伤。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感较轻。②减少手术创伤。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精确缝合穿孔口[11]。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术后愈合更快。③更美观、无明显疤痕。腹腔镜手术只需做3~4 个直径约0.5~1 cm 的小孔,术后留下的疤痕相对较小、不明显,更美观[12]。④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在减轻术后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本研究中,针对两组手术指标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更加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保证患者拥有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3 d 血清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相比开腹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能够让患者胃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并显著改善疼痛症状。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该结果和何建等[13]研究中指出LPR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OPR 组的19.05%(P<0.05)具有较高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术后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法通过小切口或腹壁注入气体使腹腔膨胀,然后将镜头和仪器插入腹腔进行操作,与开腹穿孔修补术相比,其对患者组织损伤较小,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4]。同时,该方法借助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和摄像系统,医生可以观察到更清晰的手术区域细节,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和器官,从而降低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15]。另外,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恢复期较短,患者在手术后很快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相比开腹穿孔修补术,康复期缩短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综上所述,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降低各种手术指标,同时还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该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产生过多并发症,因而值得普及。

猜你喜欢
胃穿孔胃溃疡修补术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