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影响

2024-01-14 04:24唐静蒋利军
中外医疗 2023年30期
关键词:敏感度预测值符合率

唐静,蒋利军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永州 425000

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通常为患者出现胃壁间叶组织,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因素导致,现阶段,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胃肠道间质瘤诱发患者产生明显的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此类患者应做到尽早治疗,避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有一定差异,造成临床患者诊断中具备较高的难度。术前为患者实施准确、无创、高效的检查办法,及时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随机选取2020 年1月—2022 年12 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10 例为研究对象,对CT 诊断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胃肠道间质瘤部位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110 例。男60 例,女50 例;年龄33~72 岁,平均(54.92±1.41)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及恶心;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及多器官衰竭者。

1.3 方法

针对入组患者术前结合东芝80 排160 层高端螺旋CT Aquilion PRIME 检查,指导患者维持禁食>8 h,扫描前0.5~1 h 应饮用3% 的泛影葡胺500~800 mL 充盈胃、十二指肠、小肠。扫描前应采取动脉期、平扫、静脉期增强扫描,设置层厚、层距:1.0 cm,螺距应控制在1.0. CT 对比剂应调整为第三代,浓度设置为300 mg/mL,总量调整到90 mL,流率调节到2.5 mL/s,为患者应用经肘前静脉注射(高压注射器),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25 s;静脉期:70 s。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指标: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特异度=Y/(B+Y)×100%;准确率=(P+Y/(P+B+G+Y)×100%;漏诊率=G(P+G)×100%,阳性预测值=P/(P+B)×100%;敏感度=P/(P+G)×100%;诊断符合率=(P+Y)/(P+B+G+Y)×100%;阴性预测值=Y/(G+Y)×100%。P 为真阳性,B 为假阳性,G 为假阴性,Y 为真阴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道间质瘤检查结果

在110 例受检者当中,胃肠道间质瘤阳性100例,检出率为90.91%,CT 诊断的敏感度99.00%、准确率98.18%、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值99.00%、阴性预测值90.00%,kappa=0.988,见表1。

表1 胃肠道间质瘤检查结果(n)

2.2 CT 诊断符合率结果比较

病理诊断诊断胃部40 例、小肠30 例、十二指肠30例。CT诊断胃部、小肠、十二指肠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100.00%(30/30)、100.00%(30/30)。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临床当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龄较大,此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疾病的诊断角度进一步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成分通常较为复杂,影像学表现具备明显的差异性,提高整体诊断难度,造成其中错过最佳治疗的时机[2]。伴随临床研究不断深入,CT 诊断广泛应用在临床当中,当中可实现胃肠道间质瘤的密度、部位全面显现,可观察其中组织之间的关联性。常规CT 检查过程中,无法针对于胃癌及疾病区分及尽早诊断,治疗效果不理想,使患者的疾病预后效果不佳[3]。多层螺旋CT 诊断可有效及时弥补常规检查的缺陷,扫描过程中数据相对完整,屏气一次可结合数据有效收集,并及时避免常规检查,应指导患者多次屏气,扫描过程中会产生结果差异性。因此,多层螺旋CT诊断属于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疾病诊断的有效办法。多层螺旋CT 诊断对比度较高,扫描速度通常较快,有较高的诊断分辨率[4]。不同组织当中的成分、结构有明显差异性,对比剂应用后,不同组织间强化方式差别明显,对于患者结合多层螺旋CT 检查可对于胃肠道管腔形态及时有效显示。不同肿块密度有显著对比差异性,合并出血、坏死等表现的可能性较高[5]。因此,当中对于不同疾病患者扫描分类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提高。调查分析发现,CT诊断可结合肿块的大小、密度、形状分析,评估过程中可对于患者疾病分析及判断提供指导。良性肿瘤患者其病灶部位CT 影像产生清晰的图像界线、纤维密度均匀,恶化肿瘤病灶直径维持在>6 cm,密度分布过程中表现为较大的差异,一般会与其周围器官存在差异性[6-7]。多层螺旋CT 诊断中,周边血管及肿瘤联系密切,应对其中有无转移及病灶大小、数量分布情况观察,为患者治疗方案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显示,在110 例受检者当中,胃肠道间质瘤阳性100 例,检出率为90.91%,CT 诊断的敏感度99.00%、准确率98.18%、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值99.00%、阴性预测值90.00%,kappa=0.988;病理诊断诊断胃部40 例、小肠30 例、十二指肠30 例。CT 诊断胃部、小肠、十二指肠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100.00%(30/30)、100.00%(30/30)。与房玉英等[8]学者的研究中多层螺旋CT 检查的诊断特异度为66.67%(6/9),诊断敏感度为90.14%(64/71),诊断准确性87.50%(70/80),阴性预测值为46.15%(6/13),阳性预测值为95.52%(64/67)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析原因如下: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临床消化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间质肿瘤核分裂数大、体积大,大部分患者术后会不断复发,大部分患者的胃肠道间质瘤中会产生KIT 表达,为其中肿瘤发生增殖以及逐步发展的原因。胃肠道间质瘤会产生在食道直至直肠当中的任何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相对常见,胃肠道癌一般需要结合淋巴结清扫及切除。胃肠道间质瘤的有丝分裂活性低,合并的惰性肿瘤主要存在侵袭性模式表现,黏液上皮样的胃肠道间质瘤较为罕见。黏液上皮样胃肠道间质瘤会与其基因突变表现有密切联系,识别其中的特征,对于患者进行胃肠道间质瘤分类。胃肠道间质瘤会存在扩张性发展,其中产生体积增大后获得有效诊断,不具备主观特征症状表现[9-11]。大肿瘤切除过程中会造成其中器官切除范围增大。术前为患者实施诊断并对于肿瘤位置、形态、大小明确,给予患者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较为重要。CT 诊断可观察其中的肿瘤内部的形态、密度、大小等。CT 诊断当中,肿瘤特征为,病灶直径在10 cm 左右,表现出钙化、分叶状、边缘界限不清晰,存在局部淋巴结病变、异质性,通常与其转移性表现相关。增强扫描当中静脉期、动脉期图像可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病变情况进行有效判断。CT 检查中,肠道造影应口服造影剂,成像结果优于常规CT[12]。CT 诊断当中其能够对于整个厚度显示,能够对于深袢进行显示,其中无叠加,可针对周围肠系膜实施有效评价,缺点一般为操作相对繁琐,会导致患者不易于接受,对于造影剂存在过敏史的患者不适宜应用此种方式进行检查。多层螺旋CT 诊断当中表现出无创性检查,分辨率高,扫描速度相对较快,应用的敏感度更高,术前诊断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患者其病理类型不同,因此,肿瘤密度会存在明显差异性,良性肿瘤直径<5 cm,其中的密度均匀,表现出恶性肿瘤不均匀的密度,肿瘤直径较大,恶性肿瘤会在周围器官当中产生一定的侵犯性,当中可依据多层螺旋CT 诊断,并结合各类肿块密度对于患者的个体肿瘤的良恶性结合鉴定。胃肠道间质瘤诊断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 表现为明显差异,低危险度肿瘤表现为胃肠道肿块、胃肠壁增厚等情况,其中的密度表现均匀,钙化、囊变坏死。动态强化扫描中为其实施动脉期强化,肿瘤延迟期会产生强化表现,肿瘤延迟期的强化现象较为明显[13]。中度危险的肿瘤体积逐步加大,并产生不规则形态,平扫中肿块密度存在不均匀表现,并伴有溃疡的情况,静脉期延迟期存在渐进性强化的特点。高危险度肿瘤的自身体积相对较大,整体上会表现不规则形态,大部分患者会产生浸润性特点,并伴有脂肪间隙浸润、远处存在明显的转移情况,术后复发率整体偏高[14-15]。胃肠道间质瘤诊断过程中,良性间质瘤边界清晰、并存在均匀的强化特征,周围伴有浸润性特点。因此,多层螺旋CT 诊断的敏感度偏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度较高。

综上所述,胃肠道间质瘤当中采取CT 诊断可减少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敏感度预测值符合率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