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4-01-14 04:24陈海青林春蓉吕婉然
中外医疗 2023年30期
关键词:心血管风险管理个性化

陈海青,林春蓉,吕婉然

1.南安市医院导管室,福建南安 362300;2.南安市医院护理部,福建南安 362300;3.南安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南安 362300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基于心血管介入导管的心血管介入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心血管介入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师的认可[1]。由于心血管介入是一种有侵入性的手术,所以很容易在围手术期内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和严重的并发症,而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科室,其所接收的患者护理风险高,生活自理能力很弱,护理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的患者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护理危险,患者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所以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中,加强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3]。护理风险管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针对存在的风险开展预见性护理,可以将科室护理的风险降至最低。个性化护理属于人性化护理的一种,强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科室护理质量[4]。为评估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本研究方便选择2022 年4 月—2023 年4 月期间南安市医院就诊的78 例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本院收治的78 例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接受传统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的小组为观察组,39 例/组。对照组:女19 例,男20例;年龄52~79 岁,平均(62.35±6.85)岁。观察组;女21 例,男18 例;年龄50~82 岁,平均(62.69±6.77)岁。两组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③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数据,为患者提供常规宣教,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患者患病后负面情绪较大,耐心倾听患者的疑惑,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

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①护理风险管理:全面评价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病情轻重等,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加强护士对病房的安全防护的管理、加强病房的巡视、加强对患者的卫生保健和心理指导等,对患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②个性化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意沟通的方法、语气及态度,解除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护士与患者的家人进行积极、高效的交流,充分利用患者的各种社会支持,使患者获得坚强的精神支柱。保持手术环境舒适,保持手术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同时要注意保暖,定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应将治疗结果及时通知患者,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总分值0~80 分,SAS 分界值50 分,SDS 分界值53 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焦虑、抑郁越严重。

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操作掌握度评分。使用医院自拟的护理质量控制量表、护理操作掌握度量表评定,均为100 分制,分值越高则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③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含尿潴留、室颤、出血血肿。

④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应用医院自拟的满意度评分量表评定,分为不满意(<60 分)、基本满意(60~<90 分)和非常满意≥90 分,总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分析,应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应用例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相比,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分]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室颤、出血血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心血管介入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心脏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不需要开胸、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系统的介入是一种更加有效和科学的诊疗手段,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痛苦[5]。心血管介入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其损伤不大,但是患者通常处于重症化状态,围手术期容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危险事件,从而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总体的疗效。目前,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原因可导致护理风险,如直接或间接伤害[6]。心血管介入导管室的护理风险几率大,风险水平高,危险因子多,再加上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其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心血管介入导管室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心血管介入导管室的护理品质,已成为当前重大任务。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主要负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病情较急,症状较为严重。通过对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都要配合高效的护理介入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内患者的护理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临床的治疗中,要将护理风险的控制进行全方位的强化,同时配合个性化的护理,尽可能地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是指临床护理路径团队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制订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7-11]。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各种责任体系的全面落实。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促进护理管理体系发展,提升护士工作效率,降低科室的护理风险,改善科室工作满意度。

本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SAS 和SD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操作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室颤、出血血肿)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P<0.05)。与张晓焱等[12]研究中观察组满意度93.81%高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具有较为一致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变得更近,使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紧张感得到显著的缓解,从而使患者的医疗服务水平与满意度得到提升。个性化护理下,术前由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患者的病史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10-12]。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回答,以解除患者的焦虑与担忧。护士还要和患者的家人做好交流,让他们做好患者的支持工作,使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态。手术期间要注意营造一个安静的手术氛围,保证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等都合适。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情况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10,13-14]。

综上所述,心血管介入导管室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心血管风险管理个性化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