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与科技结合打造有温度的视觉空间

2024-01-15 00:21罗曼
中国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作科技空间

青年文化制作人,数字创作艺术家。清华大学硕士,以及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硕士毕业。专注于探讨瞬时与永恒的辩证关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当代数字共生场景中的重构与创新表达。

罗曼(以下简称“罗”):作为“咀嚼间”的创始人,您做了很多富有创意的艺术项目,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策略为观者打造全新的感官体验。那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工作室创立的初衷及您的艺术追求吗?

何为(以下简称“何”):我创立“咀嚼间”的很重要的积淀,就是在美国纽约的工作和生活经历。2015 至2018 年间,我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館艺术科技部工作。在那里,艺术与科技是我与同事们的共同话题。而食物,特别是中华美食则成了一个超越专业语言的更易于沟通情感的媒介。自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进行针对科技、艺术和饮食社交行为的研究与创作,并发现这种综合性的跨学科创作能够将理性与感性、冰冷的技术与温暖的人文融合在一起。同时我也认识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事实上是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提升到了更高的维度。艺术追求真善美,科学追求真理。那么,对于“什么是真实”,就成为艺术设计和创作中值得追寻的问题。

于是回国之后,我创立了“咀嚼间”工作室。希望通过这个名字向大众传递我们团队的创作观念: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我们不能只是作为旁观者,而是需要认真咀嚼、品味生活中复杂多样的滋味,从而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中。“咀嚼间”创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跨媒介的多维的艺术表达方式,结合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饮食文化等综合性艺术语汇,调动人们多重的知觉感官,从而激发人们对于真实自我的重新识别。这样的工作模式对团队的综合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通过您的讲述,能够清楚地了解您回国创业的初衷与目标。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您主要做了哪几类与之相关的重要的空间设计项目呢?您认为它们各自具有哪些艺术特点?

何:虽然我的研究方向侧重于讨论瞬时与永恒的辩证关系,但事实上我的专业是空间设计,而且我坚信空间是事件的连续。我所做的这些艺术项目更倾向于以时间作为切入点,通过时间的叙事来探讨空间构造的相关问题。因此,我的艺术和设计项目从时间维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几类:第一,非常瞬时的艺术项目,比如国内外的艺术节开幕式、沉浸式表演、艺术晚宴等空间场景的设计;第二,历时几个月的展览艺术项目;第三,历时多年的以在地文化挖掘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创新转化研究项目以及城市更新文旅项目;第四,“岁大食”数字媒体传播项目等。

从总体上来看,我所有的艺术项目都关注数字时代下的沉浸式空间叙事逻辑与体验方式。从更广的时间维度上来讲,这些项目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的重新思考和探索,即如何在当代数字共生场景中对传统文化艺术实现重构与创新性表达。

罗:据了解,您主导的很多艺术项目都是以食物为切入点展开,再延伸到其他领域,或者注重探讨当下与艺术、现实相关的重要问题。请您结合具体的艺术项目,谈一谈您因何选择食物作为设计和创作的切入点。

何:食物不仅是文化沟通的有效桥梁,对食物的关注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认识自己的过程,不仅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且英文中也有一句俗语——“You are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意指每个人所偏爱的食物都能够折射出其民族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以及其独特的偏好或习惯。我选择食物作为艺术创作和设计的重要的切入点,是希望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础上再引入一个更具人性化的衡量维度,从而让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让大众能够直观地、轻松地进入作品当中,甚至通过自发的饮食行为参与作品的创作。2014 年我在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博物馆(Cranbrook Art Museum)展出的作品《室内野餐》,就是一件探讨饮食行为和选择的作品。这件作品的创作可以说是我对于食物介入当代艺术作品的初探,为我之后更为复杂的综合性、实验性艺术项目打下了基础。该作品将人们在阳光灿烂的草坪上采摘野果、享受美味的场景嵌入博物馆的开幕式中,将室外场景移置于室内,再现一个“非自然”的室内景观。该作品以巧克力为媒介,引发观众以不同姿势拿取。在这种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观者能够获得不同欣赏空间中其他画作的观赏视角。

在近期打造的一场极具实验性的“选择的游戏:‘五光食色艺术互动体验展”,我主要担任本次展览的创意总监。在此次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同时可以在“颜”“色”“青”“红”“皂”“白”等不同的展览空间中和展出作品互动。伴随着选择食用或不食用的行为,观众就能够发现并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偏好及与众不同之处,从而重新认知自我。

罗:在一些艺术项目中,我们注意到您会运用沉浸式设计、数字技术等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巧妙地转化和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了一种新式的文创开发模式。这是很值得当代设计者借鉴和学习的。请您结合具体项目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艺术在数字化空间场景中进行重构与创新表达?

何:传统文化和现代数字化空间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矛盾性,这就需要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寻找融合点,以使二者并存。事实上,每个艺术项目都有其特殊性,都需要在艺术家深入挖掘并理解传统文化的属性和独特价值点,并找到准确的创造性转化的表达出口的基础上展开。我的空间数字艺术作品《源》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甲骨文。该作品以对文字与文明的“溯源”为主题,在不同视角的切换下展开双向叙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主要以汉字的象形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图像叙事,将风云变幻而不可逆转的奔流时光呈现出来,同时开启与之平行的从计算机汉字代码到甲骨文的文字逆向溯源。因此,该作品尝试探讨的是文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从甲骨文到计算机代码的展示,就能够串联起从远古到未来的人类文明,链接起文字河流两端。

此外,在该作品的展示形式的设计上,我主要从传统非遗皮影中汲取了灵感,将展示空间两侧层层垂落的纱幕转化为剧场,让光影投射在帷幕上,映射出生动的动态图像。皮影戏是古人利用光影、图形讲述故事的方式。而在该作品中,我以数字光影对传统皮影戏进行了当代化的创新表达,并演绎和解读来自远古的文字密码。沿着“文字河流”观赏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日月更迭、四季流转、时光回环往复等景象。文字作为媒介,连接未来和过去,从空间角度为这段“流淌的时间”赋予了形态,形成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虚拟与现实交叠的阈限空间。

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当下已经成为很多人不懈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也是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核心创作目标。您认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这一设计策略、方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相关艺术创作者、设计者该如何做?

何:我认为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否则艺术就只存在于创作者的脑海中。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能够使用的技术以及用来表达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今,艺术家更是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媒介手段来表达和创作,其中就包括计算机编程技术以及近年来蓬勃而起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

当艺术与科技结合作为一种设计或创作策略、方法时,我认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其应用将会日益广泛和深入。然而,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值得我们创作者、设计师注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重新厘清人类和技术的关系;第二,保持艺术作为内容表达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当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地发展时,人们或多或少会被卷入潜在的对所谓“技术主导”的恐惧中。但如果我们从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史来看,或许早有破题之法。以古代的陶瓷烧制技术为例,古人烧制陶瓷时虽然会尽力完善器物的釉质和掌握烧造的温度,但同时他们也会将最终烧造效果的“决定权”交给陶窑、交给自然。因此,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是人和窑(自然)共同协作的结果,而并非人对技术单方面控制的结果。当下艺术家在应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时,也应该尊重并学会与科技对话,积极让渡出作为掌控者的角色偏见,从而才能更好地与科技合作,创作出能够引领未来趋势的作品。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家、内容创作者和表达者,应该专注传递内容的核心价值,也就是亘古不变的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而这也正是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关键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创作科技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一墙之隔》创作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创作随笔
科技在线
创作心得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