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概念的跨界衍射及其形态通融

2024-01-15 15:21马映荷
中国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天井样式庭院

马映荷

关键词:天井藻井东井跨文化美术

早在春秋时期的文本中,就有关于“天井”的记载,其词义并非指向建筑结构,而是与自然地形有关。例如在孙武的《孙子兵法》中,可以读到相关语句:“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其意为凡是行军途中,遇到山间有水的深沟、四面险峻中部有水的洼地、易进难出似牢、草木茂盛易藏匿、地势下陷泥泞和狭窄难行的地形,切勿靠近。这里把“天井”描述成一种四周高、中间低洼有水的类井状自然地形。隋末唐初的兵书中,也称此种地形为“天然大井”。[1]但天井所指,并不局限于一種与兵法相关的天然地形。

初唐军事家李靖的《卫公兵法》中,天井被用作一种竖井型守城工事。当敌军自城外通过开凿地道想要潜入城内时,守城士兵就在地道上方垂直向下打一口天井,使其与地道垂直相通,积聚木材并安置于天井中,后加火将木材点燃,利用其产生的烟气,使地道中潜入的人被烧灼或窒息,以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2]从营造这种井式结构工事,可以看到天井从自然地貌到人造结构的转化。人造军事工事,让天井具备了一种建筑构造层面上的意义。

这就不难理解,唐代李善在为东汉著作《风俗通》所撰写的注文中,将天井的意义明确指向一种特定建筑结构:“今殿作天井者,象东井之像也。菱、荷、藻,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3]唐代王宫、寺庙等大型建筑的殿宇内部梁栋上会建造天井,装饰了水生植物纹样的天井也被称为藻井,属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高级的天花形式。且古建筑天井的井格状结构效仿的是东井星的样子,这样的关联将天井的含义导向天文方向。具体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陈卓在《天官星占》一书中把天井视为“东井”,即二十八星宿中东井星的别称。由于东井八星组合起来的图案与水井的木质井架相似,天井的意义因此被拓展至星图领域。[4]根据《晋书·天文志》“月宿井,有风雨”的记载可知,天井具水的属性,有洁净和避祸的隐喻。[5]

在宋明两朝时期,天井的意义所指从建筑室内空间移至室外,为特定露天庭院的别称。由《宋代科举资料长编》可以得知,在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七月,贡院天井中增建了两条挟廊。[6]廊道一般位于庭院侧边的屋檐之下,从中可以勾勒出天井的庭院结构。明嘉靖年间的圆澄在为经书所作的释文中提道:“譬如有人,居于室中,但见一室之空,居于天井,则见天井之空,若出室外,则见一方之空……”,把天井的位置标注于室内与室外的交界。[7]另一部明代杨循吉所著《吴中小志丛刊》之《神宇》中,有文本描述寺庙摆放祭祀供物时,如果寺庙殿堂放不下时,就放置在天井中,若天井也不够放,就放在佛寺的大门外。[8]从建筑内部、天井、大门或建筑外部的三者关系中也能发现,宋明时期记载的天井为合院式构造。

合院式建筑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四合院遗址。此后,在两晋时期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出现了下沉式窑洞,也称为天井窑院。由于这种下沉式窑洞围合式的布局和四合院相似,因此也被称为地下四合院。但当时天井窑院的庭院并未称为“天井”,而是被称为“窑院”。宋代郑刚的《西征道里记》中记载了建造天井窑院的方式:建造天井窑院时,要先像掘井一样在地表挖出井坑,窑洞凿于坑底四面垂直的土墙中,因此中央围合形成露天的坑井。[9]中央空间上方开口,且四周屋檐封闭连接,下方为较开阔的坑井,此为住宅中天井最初的样式。坑井源于北方的穴居,而天井最终成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民居结构。推测天井式建筑是在北人南迁的历史脉络中,由南北方居住形式融合形成的产物。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口从中原向江南地区迁移,为南方地区引入了更多的汉族人口和文化。因此四合院、天井窑院等当时北方的主流居住形式,被移民带往南方地区。后在南宋到明朝,天井的概念多出现在南方地区的史料或由南方人撰写的文本记载中。因此天井可能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传播到南方地区后产生的本土化建筑结构,并由南方人先将该结构命名为天井。这一时期内,天井样式与北方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一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

清乾隆年间,相关的记载明确提出南方称庭院为天井。翟灏在《通俗篇·附直语补录》中记载“今阶下露地曰‘天井,亦曰院子”“今江以南,人多称庭墀际曰天井”,将房屋的院落称作天井。这种说法出自当时的长江以南地区。[10]此后,道光年间的潘功甫在《广仁堂图说》中记载:“图内……无色者,园子也。”注曰:南人谓之天井。[11]将图中白色的部分称为院子,可以发现图中未着色的部分院落空间,包括了长方形、正方形两种形状,也包括四面房屋围合、三面房屋和一面墙围合、院墙围合等样式。这说明乾隆、道光年间的文本,只从称谓方面强调了南方的院子称天井,但实质上未将南方所说的天井,与北方庭院之样式做出区分。

孙宝瑄于光绪年间所写的日记中,将南方天井的样式做了简单描述“南方居,非但尺地寸金,尺天亦寸金也。楼高院小,呼为天井,坐井观天,安得不谓之寸金天”,将楼高而院小的南方民居,称为天井。[12]太平天国时期,安徽地区的史料《蒙难述抄》中,出现了“天井院”这一新词汇,特指安徽本土的一种建筑形式。[13]此时南方的天井出现在民居住宅中,其样式在四合院围合形式的基础上,具有四周围墙高、院落空间狭小的结构特点,空间形态呈竖筒状。

中原窑院中的坑井相较清代出现在南方的新天井样式的形成原因,应与南北方在降水量和日照、人口数量三方面的差别有关。由于南方降水量大,天井最主要的功能是排水。同样,窑院的坑井中修建有渗井,具有一定的排水功能,但更偏向储存雨水。因为降水多,南方天井的口径较小,可以有效避免房屋内涝,而黄土高原地区雨水少,即使坑井上方开口大,也少有被水淹的风险。在日照差异上,北方冬天缺少日照,开阔的坑井空间能获得更充足的采光,而南方天井则需要缩小空间,为内部空间避光。从人口数量上看,由于历史上的三次北方人南迁,在明朝及以前,南方的人口比例一直远远大于北方。直到清朝,虽然统治阶级组织的边疆开垦,使大量囤民进入新疆、东北、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南北方人口差距有所减小,但南方人口仍多于北方人口。清光绪年间,南方人多地少的社会环境,压缩了建筑物的体量,天井的空间因此缩小。

在1944年完稿的《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天井”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江南以南各省,东至浙江,西至川黔,南及闽越”地区住宅建筑中,窗户面积较小,且厢房位置向内靠拢,使正房与厢房屋檐联合,导致中心围成狭小的庭院。该概念从现代建筑学的角度,定义了天井的样式。此后,学界的研究补充了天井结构的细节,认为南方各省的天井样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浙江地区的传统天井院与云南昆明一颗印式天井院,就在天井数量、围合方式、连檐样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共性在于天井上方的开口是连檐的,且其下方对应的地面多下沉为槽或池,内部为竖筒形狭小空间。

天井的基本结构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上方的开口,二是中下部的空间。它们被分别称为上天井和下天井。上天井是建筑上方由屋顶连檐形成闭合的矩形“井口”。围合井口的屋檐坡向中心,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趋势。下天井是上天井相对垂直于地面的立体空间,平面面积大于上天井的开口,地面常下凹为槽池。且上下天井的形状通常相互对应,形状以四方形为主。因不同地区地形与文化的差异,还衍生出了圆形、环形、八角形的天井样式。现当代研究沿用这一概念,将南方民居中有天井结构的合围式建筑称为天井式住宅。

从春秋时期至今两千多年的时光,可以看到天井概念从军事领域到建筑庭院的变化,从庭院再到藻井和星图之间隐喻与形态的暗通。这种跨界结合不仅仅促发了天井形态的转变,也赋予了天井天人合一、通融世界的宏观境域。天井与藻井和星图的关联,也塑造了一种多元形态融合的例证。

猜你喜欢
天井样式庭院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回到庭院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校园的天井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