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探索

2024-01-15 15:21徐禹
中国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首饰文创博物馆

徐禹

关键词:首饰设计与工艺工学商教学做人才培养模式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广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年)》,大力支持服装设计、首饰设计、皮具设计等本地优势产业发展,并促进这些产业向智能型、高端定制服务型转变。广东省是国内主要的珠宝首饰产业基地,其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集勘探、开采、选冶、交易、投资、珠宝首饰加工和零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从贵金属宝石批售、首饰设计生产、设备制造到设计教育、技能培训、咨询服务、媒体营销等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全省行业企业生产持续推行数字化制造升级,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对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量大,因而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数字化技术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相关教育者近年来围绕“文创首饰设计”课程,开展了“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探索。该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引入南越王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创开发项目,并践行课程思政,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该课程以“校馆企”“产学研”三方联动的教学方式,联合培养学生的商业设计能力与新工艺、新技术。在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发现并重点解决了部分教学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改革经验和成效。

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文创首饰设计”课程主要探索了解决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首饰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三个教学问题,以下笔者将对这三个问题加以分析:

第一,高职首饰设计类专业课程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此外,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一方面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具有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这就需要重视对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设计。

第二,高职首饰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从课堂作品到商品的落地性不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品的商品转化率,是检验产教融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虽然大部分国内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都在强调“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但实施主体依然是学校,企业参与度不高。课程中引进的项目以模拟项目为主,教学内容和目标都不清晰。同时,课程以模块化体系为主,割裂了设计与制作的过程,难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甚至学生作品基本停留在纸面的设计方案上而难以落地转化为商品,从而导致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第三,专业与专业群不能协同发展和同频共振。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针对这种问题,专业群无论是对应产业链条还是岗位链条的组群模式,都应紧密围绕组群逻辑展开课程体系建设。归根结底,专业群建设要以课堂为基础建立各专业教学交叉融汇的关联纽带,确保群内各专业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同频共振。

二、基于“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的问题解决方法

(一)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和不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其文化自信的基石,并且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为做到这一点,“文创首饰设计”课程在遵循“三全育人”目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轻工学院”)“德能兼备,学以成之”培养目标以及贯彻艺术设计学院“培养具有大设计意识、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的高技能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馆校联动传承优秀文化,校企协同共育创新课堂”的课程建设目标,并借助博物馆导师对湾区传统艺术文化研究与传承创新教学,重点将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环节中,构建体现传承与创新的首饰设计教学模式。

(二)“三导师”教学团队建构

对涉及学校、博物馆和企业的“三导师”教学团队的建构,能够弥补校内教师产业经验不足的问题,实现师资优势共享,从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作品的商品转化率。

“文创首饰设计”课程的“三导师”教学团队主要从校馆共建的广东省博物馆文创研发基地、南越王博物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和文创研发基地,以及广轻工学院合作企业广州梅梅珠宝科技有限公司聘请组建。这些教学人员主要包括博物馆文创开发部、企业市场部等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省内的技术能手和校内专业教师。在具体分工方面,博物馆导师主要负责优秀文化宣讲、文创产品开发引入、博物馆数据分析等,企业导师负责市场潮流趋势分析、商业首饰设计要素分析、首饰生产新工艺和技术介绍及实训指导;学校导师负责课程架构搭建与组织实施,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融入设计教学的要点,设计方案辅导等工作。实践证明,“三导师”教学团队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协同教学

促进专业群内各专业协同教学,能够解决专业群内各專业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也能促进产教深入融合,让教学成果落地转化为商品。

针对这一措施,首先精准对接行业内文创首饰开发需求,引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真实项目。其次,实施“教学目标一致、群内专业协同”的专业群课程模式改革,建构以博物馆文创项目为主线,以点带面的群内多专业课程教学相协同的专业群体系。在该专业群体系中,以学期为阶段,按照真实项目成果转化的过程设计群内各专业的教学过程,在各专业教师合力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与制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作品,并在设计研发、作品制作的工作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

“文创首饰设计”课程在实施多专业协同教学的基础上,还推动了系列化教学成果的产出。比如,由首饰设计专业牵头,群内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依据教学安排,通过“服饰品设计”“创意与高级定制”等相关课程实施文创设计延展开发的相关教学,形成以首饰、服装、服饰品为落地产品的系列化教学成果,实现了高职设计专业群“美饰形象”的建群初心。

(四)充实文创课程内容、拓展教材和推动在线资源建设

充实文创课程内容、拓展教材和推动在线资源建设,能够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各方面素质,成为“精设计、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的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也是解决课堂作品难以转化为商业产品问题的有效方式。

为充实课程内容,“文创首饰设计”课程按开发需求分学期分阶段引入了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文物活化文创项目、非遗传承文创项目、传统节日文创项目等,并安排学生深入博物馆实地、企业市场部门及生产车间,开展文化调研和专项学习。此外,相关教育者还结合博物馆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材料以及企业营销珠宝首饰的案例,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们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实现实训部分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配套出版了《Rhino首饰建模技法》《首饰雕蜡技法(第二版)》兩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同步建设了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资源“Rhino首饰建模技法”,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与配套的数字化在线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教学和自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设计课程体系和确立教学模式

要落实“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在吸纳博物馆项目和企业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项目课程分解重构。其次依据课程标准列出知识树,形成知识点、技能点,以此为准确立教学模块。最后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导学、教学互动、实训指导、作业测试、考核评价的教学主线,形成完善的课程设计。

在教学模式的确立上,广轻工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育者将“工学商融合”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原有的“创意—设计—制作”模式的基础上,进阶为“项目导入—创意设计—制作转化”的模式,即“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理实一体化课程质量,真正实现作品向商品转化,培养学生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建立多方协作的教学机制

“文创首饰设计”课程以首饰文创项目驱动教学,建立了“教学主导、馆企协助、市场检验”的协作教学机制。首先,借助学院“国际数字创意谷”数字制作中心的贵金属3D打印平台,引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完整、典型的文创项目开发工作任务,从而真正认识和把握项目完成的过程。其次,借助“三导师”教学团队解决“文创如何商业设计”和“新工艺、新技术怎样引入首饰制作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学生最终完成的作品在博物馆提供的文创商店中展示销售,形成作品到商品的属性转化。通过顾客的反馈意见,学生可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成长为企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改革教学成果评价考核机制

以传承与创新设计为主体,以商品落地产出为导向,进行课程考核评价设计;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模式,舍去原来教师“一支笔”单一评分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采取“校馆企”三方参与的评价模式,以学生互评、馆企导师点评、校内教师复评的方式进行答辩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课程思政的考核要素,着重考查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比例提升至课程总体考核的20%。着重考核学生的人文情怀、工匠精神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市场分析能力、设计作品创新与商业意识、作品制作工艺与成本控制、营销文案撰写等方面的商业转化能力。

四、改革成果的反思与改进措施

在实施“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的聚焦度还不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不足,文创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跨越时代较广、知识点较多,难以深入地讲授每一个知识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三种解决措施:第一,聚焦现代学生特点,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方式,系统化地构建课程模块,颗粒化地处理知识点,使知识点的讲解更加清晰易懂。第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和博物馆多提炼、聚焦典型案例。第三,借助博物馆线上展馆这一第二课堂和完善的文物资源共享渠道,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点。

其次,专业群协同机制还需进一步改善。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客观面对群内各专业设计、制作的进度不同造成的教学组织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各专业间课程衔接的协调性及任课教师集体备课的工作,即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专业群协同机制。

五、结语

通过对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工学商融合、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以及对遴选的代表性课程的落地实施,广轻工学院进一步挖掘专业群建设内涵,为专业群内各专业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寻找有效的建设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培养和锻炼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此外,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尚需在今后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中不断磨合完善,坚持在产教融合的专业、专业群建设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猜你喜欢
首饰文创博物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互生》首饰系列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