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专、本”衔接为纽带的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4-01-22 10:01■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水利中职体系

■袁 圆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教育是在服务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形成的。鉴于大湾区经济新形态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建立符合大湾区经济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粤港澳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此外,土木建筑与水利类专业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导向,所输送的应用型人才,对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三二分段”的“中、专、本衔接式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及运行机制,有助于广东省”中、专、本“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与人才输出内容更加贴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刚需,有效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改革,实现横向与纵向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终达到服务大湾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一、广东省生态环保领域职业教育现存问题

(一)所培育的技术型人才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无论在数量、结构亦或质量方面,生态环保领域所培育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多层次的产业发展需求。首先,同本科招生规模的学生数量相比,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从数量方面存在显著劣势,招生数量的不足首先导致难以形成集约化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效应,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内容难以推广、普及[1]。其次,所培育的学生结构合理性较差,这是因为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时,往往更加看重对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专业进行对点学生培养,缺乏长远性的培育眼光,某一专业内部的学生培养数量甚至出现超出预期规定数量多倍的现象,而部分专业则存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空缺。最后,所培育学生的教育质量较差,由于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身较为薄弱,在前期的知识积累量较少,多数学生缺乏对理论性知识的积累,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对自身所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由此降低了职业教育学生的培育质量[2]。

(二)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生态环保领域本身就是极具实践性与应用深度的职业教育专业,但是现阶段,广东省欠缺开展水利专业职业教育的高端人才[3]。同本科教育或高职教育相比,省域内面向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所投入的经费极少,并且招生方式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一方面,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由于财政投入需要聚焦重点地区的高等院校,相应的,面向部分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所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滞后[4]。另一方面,生态环保领域的职业教育欠缺“中、高、本”的衔接式教育体系,就广东省该领域的中职毕业生而言,大多从面向当地企业的就业为主转向升学,但是,当地的教育体系未能充分适应这一转变,缺乏对衔接教育的准备与改革工作,导致中职生未来长远发展缺乏支持平台,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三)中职生源短缺

广东省教育采取分流机制,面向不同生源采取差异化的分配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当其达到一定分数线即可进入普通高中,否则,具有职高与中专两种入学选项,经过筛选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为在知识素养与学习能力方面均较为薄弱的群体[5]。尽管在开展中职或高职的教育招生工作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是招生效果依旧较差。伴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毕业生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渠道与空间,毕业生在经历高考后若分数达到本科标准,则可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若分数在其之下,也可选择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在后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愿望选择深造,例如,可以选择专升本或者本升研等,但是相比较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其选择面总体较小,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即需要参与市场层面的就业竞争。鉴于以上原因,广东省生态环保领域中职生源短缺。

二、实施“中、专、本”衔接式教育模式的多维价值

(一)能够使技能人才的培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要求

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调整需要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相互适应。当前,对于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仍然欠缺,尤其在大湾区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导致产业发展刚需大量水利人才,但是现阶段的水利职业教育难以培养适于其需求的专门人才[6]。伴随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当地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出现了颠覆性变革,部分高职院校积极同本科院校开展纵向联通式人才贯通式教学培养模式,但是由于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联合培养的衔接密度与衔接深度仍然匮乏,导致衔接式教育模式所培育的水利职业人才同当地的市场需求难以高度契合。在“中、专、本”衔接式教育过程中,往往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存在培养质量低下,培养对象理论知识匮乏以及技能掌握的专精程度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大湾区的高质量人才需求。

(二)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

在水利职业教育中,实现“中、专、本”衔接式培养的最终目标是高质量培养出符合当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在开展衔接式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中职、高职亦或本科教育均存在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其面临着差异化的困境与挑战,要在衔接培育的过程中突破具有差异性的教育瓶颈。例如,对于水利专业的中职学生而言,其接受教育的年限整体较短,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接受技能教育的时间有限,这同外部激烈的人才竞争现状相违背,加之现今本科毕业生数量的极具增加,多数中职学生在求职时屡屡受挫,职业竞争强度极低[7]。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职学生的受教年限较短,其自身的知识可塑性强、且对知识的吸收与重铸能力好,具有较好的接受职业教育深挖的潜质。通过“中、专、本”衔接式教育模式可以优化培养目标,助推学生于知识基础、综合素质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一流技术型人才的培育,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质量。

(三)有利于不断完善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变革同当前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以更好地满足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当前阶段,在中职、高职与本科三段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之间衔接通畅性较低,可持续发展瓶颈较大等问题。而只有借助“中、专、高”三段式衔接性教学改革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广东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严重性制约问题[8]。“中、专、本”衔接式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对现代职业教育内容与体系进行完善的工具、手段,其以对课程体系的衔接为重点,综合从课程、教学方式与教材及教师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有助于防止三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与模式之间出现割裂,进而有助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以“中、专、本”衔接为纽带的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

(一)就业服务平台的构建

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平台,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入职质量,本文所构建的基于“中、专、本”衔接为纽带的生态环保水利就业服务平台(见图1)受到来自于政行校企联盟、省级生态环保英才招聘会、企业订单培养的支持与信息引导,其作为信息输入端汇聚至就业服务平台中,就业服务平台将各企业、政府、招聘会中所需要的环保水利人才需求通过平台向校方发送人才需求反馈,中职教育阶段通过人才培育体系所培育的高质量人才,在通过过程控制与转段考核后,可以进入高职深造,而高职院校基于上述多元主体的就业需求制定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分为“中高本衔接专业体系、衔接性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标准体系、多层级技能证书体系”,在学习衔接性课程、经历高职阶段的教育后,学生经过培养过程监管控制同时参加省级专升本统考后,若两者均达到标准,即可接受本科教育,通过吸收本科教育所蕴含的深层优势,进而带动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职与高职教育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只有经过过程考核与统考考核的高职优秀学生,才可获得本科学习的机会,这从根本上提升了中职与高职学生的质量。在通过中转高这一衔接性培养的过程中,若学生有工作的意愿,可将其通过就业服务平台推向企业、政府等就业主体,通过中高专的衔接性教育体系,可以实现对水利专业职业受教者的贯通式培养,推动原有的职业教育从“重点式”转变为“过程式”,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尊重学生进行工作或学习的自主意愿,通过建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本科层次的深层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本科院校在基础设施、教师队伍、课程资源等方面所具备的天然优势,提升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整体综合能力,使其掌握的技能更加全面、娴熟。通过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培育后,将高职学生定向输送至具有就业需求的企业、政府,实现生态环保水利领域就业人才的点对点输送,达到多方共赢,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图1 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

(二)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

在生态环保领域,职业教育端同产业端之间所表现出的资源不对等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在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时需充分考虑这一前提条件,要直面问题,在这一客观实时问题上相应制定配套的协调机制,实现产教两端资源与人才的高校对接,以有效缩短两端所具备的资源与人才差距,并从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进行双向互补,进而提升对两端资源的整合速度与利用效率,兼顾产教两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文所构建的产教融合平台(见图1)以节能环保行业各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与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方,将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资源作为平台输入信息,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产教融合平台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同企业方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建立科技园或是联合成立技术中心等,鼓励企业在校内进行科技创新试验,通过共建实验室的方式向高职院校学生展示技术创新过程、未来的技术研发重点等,并周期性的组织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及相关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以组会的方式展开探讨。企业应将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遭受的瓶颈同企业方相互分享,并将技术研发需求与技术服务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及时告知高职院校方,高职院校进一步以企业方所传达的技术服务需求与科技研发需求为依据,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相应优化,以多层级技能证书为例,其技能的训练内容应偏向于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点或科技研发需求点,通过“1+X”技能的方式,定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创新需求。对于院校方而言,需要加强自身的“内功”修炼,要基于企业方所传达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自身的资源对接能力,挖掘潜在具有深层价值的资源。此外,产教两方应共同推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要以企业为主导,以院校为辅助进行技术开发与技术攻关,进而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共享中心,增强双方的利益所得。

四、以“中、专、本”衔接为纽带的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的提出

建立和不断完善职教共同体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中高、高本衔接试点专业的开发模式和标准化建设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部分进一步探索与港澳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共建职业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在生态环保水利领域探索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外各级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一)专业开发- 研究分析工作流程

中专本衔接性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与核心在于对于专业的开发,在专业开发工作流程阶段(见图2)应注重对中职、高职、本科教育间专业目标的协调,三个层次的教育单位应彼此协调、共同探讨,该阶段工作流程的工作成果主要为不同层次学校之间进行专业的互访调研,在具备充足调研基础的前提下,签订彼此间的合作协议,以稳固衔接式教学合作体系,进一步成立专业设置与优化工作小组,全权负责各学校间专业间的衔接设置与联系、沟通。研究分析工作流程(见图2)主要是对专业内容的细化分析,主要就专业的构成模块进行探索,其工作成果分为知识模块分析,即在工作小组的牵头下,分析生态环保水利职业的各个细微知识模块,就其内部知识间的衔接性进行分析,技能模块分析注重对学生技能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的分析,是分析模块的重点,证书分析模块,主要是基于企业方、不同层次院校间对学生技能需求的规定,相应对证书的获得规则与主要培训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只有科学、规范的专业开发-研究分析工作流程,才能促进职业院校所培育的技能型人才同企业的社会需求相匹配,则实现对教育衔接模式的优化,优化贯通式培养内容,规划、设定各阶段明确的培养标准、内容,在中、专、本三个教育阶段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以助推教育联通,进而培育出真正同大湾区的市场需求相匹配、同企业运作需求相符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实现对技能型人才的对口输出。

图2 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

(二)标准化建设- 过程监督工作流程

标准化建设、论证审定与过程监督三个工作流程环节(见图2)是中高本衔接性教育体系的执行保障。标准化建设工作流程,主要是对衔接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系、转段考核方案进行详细设定,其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以助推职业院校能够实现在阶段性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有效贯通,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综合考量各层次院校的资源实力、教学实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纳入差异化的人才方案制定内容。课程标准体系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层次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接受能力,要充分纳入生态环保水利专业的教育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转段考核方案的设计主要为中升高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分流的初步环节,在该阶段的考核应注重挖掘学生是否有潜在的学习潜能,应做到过程考核同结果考核相结合。在标准化建设阶段所指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系与转段考核方案于论证审定阶段进行最终确认,同时,多所、多层级院校联合发文颁布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工作小组以及教育部分负责对过程的监督与考核。

五、结论

本文首先剖析了广东省生态环保领域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包括所培育的技术型人才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基础薄弱、中职生源短缺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实施“中、专、本”衔接式教育模式的多维价值,包括能够使技能人才的培育更好满足社会多层次要求、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就业服务平台与产教融合平台出发构建了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并从专业开发、研究分析、标准化建设、论证审定、过程监督共五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综上,本文完成了对“中、专、本”衔接为纽带的生态环保水利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在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水利中职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水利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