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叙事构建与场景落地研究

2024-01-22 10:01卢鑫瑜王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模态数字内容

■卢鑫瑜,王芳

(1.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2.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叙事是人类认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字媒介时代,数字叙事成为叙事方式的新风尚。数字叙事以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虚拟现实、即时互动等特点,为传统叙事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数字叙事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也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数字叙事的构建需要依赖先进的数字媒介技术和内容生产手段,对档案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整理,合理运用叙事规则和模式,以确保数字叙事的质量和效果,在场景落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满足用户对数字叙事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因此,本文将从数字叙事的视角出发,探讨档案内容在数字叙事中的叙事构建和场景落地,分析数字叙事在档案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旨在为数字档案馆服务和数字叙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数字叙事理论与档案服务的理论逻辑

(一)数字叙事理论

数字叙事理论是数字时代档案服务中不可忽视的理论基础。数字叙事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数字技术如何对叙事方式和结构进行创新和变革,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媒介为生产形式,将静态和动态的图像、音视频、文本等要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实践。数字叙事具有多媒体性、互动性、沉浸性等特点,可以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玛丽- 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是数字叙事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瑞安强调了数字叙事的互动性和沉浸性,将沉浸分为叙事沉浸和游戏沉浸,并提出了互动式沉浸这一创新性概念。这些概念对于数字时代档案服务的数字叙事构建和场景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叙事构建方面,数字叙事需要结合档案资源的特点和档案服务的目标,采用合适的数字技术和叙事模式进行构建。数字叙事的叙事模式可以参考传统叙事结构,也可以根据数字技术的特点和读者的需求进行创新和变革。数字叙事需要注意多媒体元素的融合和协调,让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感官途径获取信息和体验故事,从而实现数字叙事的沉浸式体验。在数字叙事场景落地方面,数字叙事需要结合不同场景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例如,在数字档案展览中,数字叙事需要结合展览主题和展览空间进行设计和构建,以达到更好地展示效果和沉浸式体验。在数字档案教育中,数字叙事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进行设计和构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数字社交媒体中,数字叙事需要结合社交媒体的特点和读者的需求进行构建和传播,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提高数字档案的传播效果。

因此,数字叙事理论为数字时代档案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档案服务更好地构建数字叙事和落地数字叙事场景,以提高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二)档案服务

档案服务作为档案馆的核心业务之一,旨在满足用户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档案服务理论的核心议题包括,档案馆的组织结构、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档案服务的方式和手段等。数字化时代,数字档案成为档案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档案馆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数字档案服务。

(三)数字叙事与档案服务结合的理论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这对于数字时代的档案服务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和契机。数字叙事是运用数字媒介为生产形式,将静态和动态的图像、音视频、文本等要素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叙事实践,是一种全媒体多模态叙事行动。档案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全媒体多模态叙事形式的优势,创新档案内容的表达方式和精准传播,以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和数字文化生态。数字叙事可以借助档案资源实现文化价值的创造和传承,同时也可以为档案馆提供新的展示和宣传手段。数字叙事与档案服务的结合需要依托有效的数字技术和交互设计手段,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数字档案服务。数字叙事和档案服务的结合可以加强数字档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价值,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如图1 所示,本文将基于数字叙事理论的空间沉浸、互动沉浸、时间沉浸、情感沉浸提出叙事构建的交互对话、生态系统、文化提质三个方面。其中,交互对话指的是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内容“对话”,满足用户需求;生态系统指的是档案机构、用户和数字叙事平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建、共治、共享档案数据;文化提质指的是通过数字媒介,将档案内容叙事融入文化血液,推动档案服务“提质”。对应的场景落地是多模态沉浸式、应用服务平台、故事世界三个方面。多模态沉浸式指的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沉浸式数字叙事形态,创造出更具沉浸感的叙事环境,增强受众对故事的认知和体验;应用服务平台指的是建立数字叙事平台,链接档案机构、用户和数字技术,实现档案内容叙事的集中统一管理、推动数字化档案资源的整合和数字叙事技术的运用;故事世界指的是借助数字媒介,运用民族文化构建话语体系和故事格局,推动故事世界的文化延伸。

图1 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叙事构建模型与场景落地思路

二、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叙事构建

(一)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实现内容“对话”

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叙事构建的重要策略是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实现内容“对话”。这里的“对话”,指的是档案机构与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在数字时代,用户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更广泛的选择范围,档案机构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内容叙事构建,以实现内容的精准传播和有效推广。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内容叙事平台。档案机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内容叙事平台,包括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不同平台上,档案机构需要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心理和偏好等因素,为其提供相应的内容叙事服务,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二是建立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体系。档案机构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等方式,建立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体系,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叙事服务。基于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档案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新的内容叙事项目和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粘性。三是加强互动与反馈机制。档案机构需要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以不断优化内容叙事构建。具体来说,档案机构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用户评论、客户服务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内容叙事策略和服务方式。同时,档案机构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回答用户的问题,解决用户的疑惑,增强用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紧密围绕服务内容推动机构“扩容”

为推动数字叙事在档案服务中的应用,构建档案内容叙事,档案馆应当从组织形态出发,开展“扩容”战略。沉浸式数字技术的门槛不断降低,数字叙事项目应更加关注“平台化”的叙事组织形态,鼓励用户分享自己构建的沉浸式叙事作品。数字叙事项目的建设者不应只将项目视为一个最终的作品,而应尝试构建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使每个用户都有机会成为数字叙事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从而将“精英叙事”转变为“平民叙事”。

具体而言,档案馆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叙事平台,发挥数字媒介和全媒体多模态叙事的优势,鼓励普通用户参与到数字叙事项目中,提高数字化时代文化的创新力和表达力。同时,档案馆应该致力于提高数字叙事的可访问性和互动性,将数字叙事作品融入社交媒体等广泛的传播渠道中,增强数字叙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档案馆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档案馆的合作,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叙事的跨档案馆联盟,拓展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和领域,打造数字叙事服务的“生态圈”。通过这些举措,档案馆可以更好地开展数字叙事服务,满足公众对数字化文化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推动数字叙事在档案服务中的深入发展。

(三)融入文化血液推动档案服务“提质”

融入文化血液是档案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数字创意设计和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数字技术进行表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价值。在设计素材上,应以丰富的传统艺术为主要素材,强化文化氛围。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将优秀的传统符号语言、艺术精神、审美趣味与现代审美特点进行融合,将传统形式赋予现代审美和时代气质。同时,在历史文化的数字化诠释方面,需要从先进工艺实践和审美趣味的描述出发,从更广阔的视野厘清发展脉络,结合当下发展与传承情况,进行内容层面的数字化表达。在内容设计上,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故事性设计、符号学设计等创意设计方法,结合故事性的叙事结构,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影视后期技术、视频特效技术等,生产出节奏感、设计感与趣味性较强的数字内容。这种数字内容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在传达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场景落地

(一)探索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完成交互

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是指将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融合在一起,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出更具沉浸感的叙事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已经成为数字叙事的一个重要方向。相比传统沉浸式技术只基于视觉和听觉构建沉浸式感知,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更好地增强受众对故事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发布的“全场景智能战略”中,通过整合链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医院构建了一个立体感知、多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在这个智能系统中,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院的交互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具体而言,在智慧病房的场景中,通过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医院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关怀和监护。通过数字化的展示屏,医护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病患的基本信息、注意事项以及医嘱、检查报告、体征监测等各项数据。这种沉浸式的叙事方式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并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做出反应。同时,医院内部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可以通过底层网络的支持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

而在医院外部,依托5G 网络,医疗急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普惠共享。救护车可以通过5G 网络将患者的病历和影像数据实时传输回医院,加快了医疗急救的响应时间。乡村医生可以将村民的健康数据实时传输给县医院和广东省二院,为偏远村镇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精准的医疗服务。在这些场景中,多模态沉浸式数字叙事通过整合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使医疗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更加生动和直观。

(二)形成档案数据共建、共治、共享生态

形成档案数据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旨在打破过去区块化的服务边界,构建一个统一的应用服务平台,通过平台驱动服务整合,实现档案数据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具体来说,该平台需要通过打通所有层级的应用系统,解决以往应用入口混乱、线上服务碎片化等问题,集成区域内与档案相关的应用程序,为后续应用开发提供拓展空间。通过构建区域化、网络化、联盟化的档案数据共建、共治、共享生态,使得档案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利用主体提供对应的应用入口和数据服务。例如,对于政府部门,档案数据中心能够提供便利的基础性信息服务,打通政府信息、管理、人力等软资源的流动渠道;对于公众,档案数据中心能够为民生业务事项提供统一的凭证服务,如退休办理、房产租赁、社会保障、征信查询、婚姻证明等;对于企业组织,档案数据中心能够提供经过技术脱敏的、能对外开放的原始性档案数据集等,服务企业或组织生产发展、科研与管理创新等需求。这种生态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档案数据的更好利用,而且能够促进不同利用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数字时代档案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三)以内容叙事性推动故事世界的文化延伸

数字叙事的特征之一是内容叙事性,即在数字化环境下,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故事叙述形式,具有情节连贯、情感表达、意义传递等基本元素。数字叙事通过数字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拓展了故事叙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沉浸的叙事体验,进而推动了故事世界的文化延伸。档案内容蕴含的中国故事的话语风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指向了本土叙事传统和故事原型,还涉及文化性格、时代形象等方面。中国故事的话语创新注重文化性格和时代形象的有机融合,构建出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的话语体系和故事格局,建立起现代化的中国叙事学体系。

在档案数字化应用中,数字叙事可以借助数字媒介,将历史文化融入故事世界,让受众更加生动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例如,广东省博物馆,以多维展示、专题知识传播和题材展览的方式,推动文化延伸,为受众创造一个沉浸式的故事世界。在这个数字化的故事世界中,公众及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多维展示系统欣赏革命文物的三维模型,并查看文物的高清细节。这种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不仅使得文物的展示更加真实和立体,还通过文字和语音讲解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了对文物研究成果的全面了解。通过数字媒介的辅助,历史文物得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基于知识图谱及可视化展示技术搭建的革命人物知识图谱专题展示系统则扮演着重要的导向角色。通过这个系统,受众可以深入研究革命历史、革命文化传承以及革命精神的蕴涵。知识图谱的搭建使得相关信息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明了,可视化展示技术则使得这些信息以一种直观而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受众可以通过使用这个系统,了解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贡献以及对革命历史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叙事作为一种新型的叙事方式,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形式。在档案内容叙事的构建与场景落地研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档案内容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生动的手段。数字化的叙事方式,通过多模态沉浸式叙事等技术手段,让观众在感官的刺激下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叙事之中,提升了叙事的情感和体验性。此外,数字技术也可以用于场景落地的设计与实现,为档案内容叙事提供更加逼真、互动、立体的展现形式。数字叙事与档案内容的结合,将历史和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给现代人,进一步推动了档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模态数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主要内容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成双成对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