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示范教育的时代价值、迟滞表征与实施路径

2024-01-26 17:02王再新丁雪怡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王再新 丁雪怡

【摘要】本文论述新时代高校实施榜样示范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高校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的迟滞表征,提出新时代高校加强榜样示范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整体层面系统谋划,构建榜样示范教育组织体系;在课程层面科学设计,构建榜样示范教育教学体系;在宣传层面精准施策,构建榜样示范教育传播体系;在文化层面继承创新,构建榜样示范教育环境体系;在实践层面正确引导,构建榜样示范教育实践体系;在制度层面优化布局,构建榜样示范教育保障体系。

【关键词】榜样示范教育 时代价值 迟滞表征 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052-05

榜样示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榜样示范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铸魂润心笃行工程,对构建“树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良好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榜样示范教育,但部分高校实施榜样示范教育时,在顶层设计、课程内容、方式方法、组织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迟滞性。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榜样示范教育特征,高校实施榜样示范教育,需要整体层面的系统谋划、课程层面的科学设计、宣传层面的精准施策、文化层面的继承创新、实践层面的正确引导、制度层面的优化布局等。通过不断提高榜样示范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使榜样示范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思想引领、道德涵育、价值塑造和行为引导等作用。

一、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围绕时代新人培养的要求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榜样示范、典型引领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一)是推动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强国建设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为实现伟大梦想而确定的奋斗目标。青年学生是新时代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为强国贡献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紧跟党走的榜样,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当时激励和影响着全体中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理想不懈奋斗,在当下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年一代向其看齐。高校将榜样示范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砥砺奋斗,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榜样示范教育的时代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因此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高校加强榜样示范教育,经常宣传社会榜样和身边榜样的事迹及其精神,可引导青年学生感受榜样的魅力以及增强其对榜样的心理认可、情感认同,进而使学生从榜样的事迹及精神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最终内化为其行为准则。

(三)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方法

榜样示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方式方法,其以先进典型、先锋模范作为教化内容,以学生作为教化对象,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有内在契合性(郭林凯、李宝艳,2021)。榜样示范教育能给青年学生提供独特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青年学生锚定人生坐标、校准思想航標、瞄准奋斗目标。高校广泛开展榜样示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榜样事迹、感悟榜样精神、向榜样学习,助推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把远大理想转化为奋斗动力、把个人理想融入人民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二、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迟滞表征

高校榜样示范教育需要积极“跟进”、主动“创新”。基于质量和效果的视角,目前部分高校的榜样示范教育未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显示出若干方面的迟滞表征。

(一)顶层设计不到位,亟待体系化

榜样示范教育是涉及全校各单位、各部门乃至全员的一个系统育人工程,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系统工程的顶层设计对于榜样示范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能够使榜样示范教育工作更具条理化、合理化、最优化,从而起到保障育人效果的作用(花军、许金如、仇文利,2021)。目前,一些高校的榜样示范教育工作仍停留在选树榜样和宣传榜样方面,很少将榜样示范教育相关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榜样示范教育工作体系,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二)课程内容较单薄,亟待科学化

目前,部分高校对榜样示范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和评价,没有将榜样示范教育课程设计作为教学重点推进。榜样示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依托思政课程开展,但是思政课程中的榜样示范教育更多是对榜样人物事迹和精神的简单叙述,没有将榜样示范教育内容高效、自然地融入课程中。课程思政也是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仅有少数课程思政教学涉及榜样示范教育。在第二课堂中,一些高校重视选树和宣传榜样,但实际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活动不多,效果不够明显。

(三)方式方法不灵活,亟待常态化

是否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载体是顺利实施榜样示范教育的关键。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没有把榜样示范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选树层面看,校级榜样的确立一般是先由各学院推荐,再上报学校确定,学生群体在榜样评选过程中并未参与或参与较少,导致学生与选树出来的榜样有距离感,对榜样的认可度低。从宣传层面看,基本上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漫灌式”宣传教育形式,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等相结合的宣传教育融合不够,缺乏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此外,有些高校更关注榜样事迹的宣传,但对榜样是如何成为榜样的微观过程宣传不够,榜样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从教学层面看,教师往往以说教方式为主,未能灵活运用鲜活、有趣的榜样案例,甚至有部分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性不足,导致榜样示范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组织保障不到位,亟待制度化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影响高校榜样示范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部分高校榜样示范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认为榜样示范教育是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部门的事,其他部门较少参与,各种育人力量未能形成合力。部分高校的榜样示范教育体系不健全,未建立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的工作机制,尤其在如何开展、如何分工等方面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各类榜样的选树制度、宣传制度、激励制度、荣誉制度不够完善甚至缺失,进而影响了榜样示范教育的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三、新时代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实施路径

在新时代,研究和探索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实施路径,可推动高校榜样示范教育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是高校榜样示范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一)在整体层面系统谋划,构建榜样示范教育组织体系

系统谋划是加强榜样示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高校应重视榜样示范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畅通上下、内外联动机制,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整体推进榜样示范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一是构建“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全部门联动的教育组织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榜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院系强化协同配合,积极搭建校院两级联动的榜样教育平台,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教育格局。

二是构建“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员工—学生”全员参与的教育组织体系。高校要积极整合校内榜样教育资源和联合各类榜样力量,建立校领导统一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员工及学生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榜样示范教育全员参与工作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榜样示范教育氛围。

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协同的教育组织体系。高校榜样示范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应全面汇聚社会各类育人资源,凝聚家庭教育、社会育人力量,实现多方联动,形成榜样示范教育的合力,促使高校榜样示范教育的力量达到最大化。

(二)在课程层面科学设计,构建榜样示范教育教学体系

课程是高校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高度重视榜样示范教育课程建设,把各类先进典型,尤其是获得国家级荣誉的榜样的事迹及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中,使得榜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获得精神力量、提高思想修养。

一是将榜样事迹及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思政课教师应重点挖掘思政课程中的榜样事迹或者榜样故事,通过人物传记解读、影视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解读《大国工匠李万君》,让学生了解李万君坚守一线苦练技术,凭借精湛技艺屡屡攻坚克难,从而成为业内响当当的“高铁焊接大师”的历程;播放《雷声惊天》短片,让学生了解雷经天一生三起三落,但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的传奇经历。同时,采用师生互动、现场演绎、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榜样事迹及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真实体验榜样的经历,从而坚定向榜样学习的决心。

二是将榜样事迹及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使命,因此要深刻领悟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榜样示范教育,形成专业教育与榜样示范教育协同育人的模式。如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可融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的事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榜样事迹的启发,由此树立远大理想、培育科学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是将榜样事迹及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教学。高校开展榜样示范教育不能只限于第一课堂,还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各类资源,如图书馆、报告厅、学生社区、心理辅导站、运动场等场所,建设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将榜样示范教育与第二课堂的育人相融合,打造立体化的榜样示范教育教学体系。

(三)在宣传层面精准施策,构建榜样示范教育传播体系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层面的精准施策是关键。要做好新时代高校榜样示范教育工作,让榜样事迹及精神深入人心,必须构建合理的榜样示范教育传播体系。

一是构建校内宣传与校外宣传相结合的教育传播体系。在校内,可以利用思想道德讲座、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在校外,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栏、室外LED屏、社会媒体等媒介,传播榜样人物故事,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

二是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传播体系。线上宣传是对榜样事迹、榜样精神的生动呈现,线下宣传是对榜样事迹的真实再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校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榜样人物的宣传范围和覆盖面。根据受众不同,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积极建设榜样人物品牌文化。如在教师节前后,开展年度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并在线下设置展板展出他们的优秀事迹,同时通过媒体宣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重大活动和节日纪念活动等契机,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如在雷锋活动月,开展线下助老“金晖”行、线下爱心帮扶行动、线上学雷锋标兵评选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全校学习雷锋精神的浓厚氛围。

三是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传播体系。高校可以结合学校日常管理要求,利用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显性的榜样示范教育,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言行举止均能效仿榜样。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榜样精神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活动策划、心理健康教育等中滲透榜样精神教育,通过隐性方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发挥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在榜样示范教育中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通过以学促行、以行带学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实现“见贤思齐、择善而行”的价值目标。

(四)在文化层面继承创新,构建榜样示范教育环境体系

校园文化往往会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将榜样示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榜样文化环境。

一是着力打造榜样物质文化环境。榜样物质文化是以有形可视的方式展现榜样事迹及精神的文化形态,包括榜样的活动场所及相关设施、记录榜样事迹的各类实物等,如雕塑、石像、展示厅、文化长廊等。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榜样文化设施建设,做好榜样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充分发挥榜样文化物态资源的育人作用。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园内树立了优秀校友、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类)、“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杨科璋烈士雕像,组织学生瞻仰,并到雕像前开展思政课教学。

二是着力打造榜样精神文化环境。榜样精神文化即榜样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向上向善的力量等。高校可在教室、学生宿舍、办公楼、图书馆、运动场等场所悬挂名人名言、榜样图像,在校园内宣传与榜样人物相关的优秀文化作品,不定期在校园中播放榜样人物影片,充分发挥榜样文化精神形态资源的育人作用。

三是着力打造榜样文化活动环境。注重拓展榜样的内涵,不断创新和丰富榜样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榜样精神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层面,促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多方联动,如学校以“弘扬榜样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览、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以榜样为楷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五)在实践层面正确引导,构建榜样示范教育实践体系

榜样示范教育实践体系是指高校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实践层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效仿榜样,让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行为规范。

一是开展校外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邀请校外榜样人物到学校讲思政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崇尚榜样。

二是开展身边榜样“现身说”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身边的榜样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榜样的同时,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意愿。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邀请本校学生、全国“最美大学生”、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崔译文讲述自己见义勇为的故事,邀请本校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获得者许涛讲述自己参加大赛的创新创业过程及辛酸经历。

三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榜样、致敬榜样“亲自做”活动。学校在校园内设立榜样人物事迹展板,定期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一本书、听一场报告、讲一个故事、做一件好事”等形式,在实践中感悟榜样的力量,在实践中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形式,学习先进典型,增强榜样意识,用实际行动弘扬榜样的正能量。

(六)在制度层面优化布局,构建榜样示范教育保障体系

制度是榜样示范教育落实落地的有力保证,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健全的制度体系,以推动和保障榜样示范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榜样示范教育常态化制度。把榜样学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实现榜样学习从阶段性行动向长期性制度转变。通过常态化榜样示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是建立榜样选树评价制度。要认真做好先进典型的评选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向典型学习,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并将学习的结果与成效作为学生评优、入党、入团的重要参考。

三是建立榜样荣誉表彰制度。通过设立榜样荣誉奖项,给予优秀榜样学生必要的表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力。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榜样示范教育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有着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在新时代,榜样示范教育方法逐渐多样化,教育手段趋于多元化,高校要积极审视自身榜样示范教育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增强榜样示范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幟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研究,2022(1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郭林凯,李宝艳.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1(1).

[4]花军,许金如,仇文利.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对策考量[J].广西社会科学,2021(8).

[5]高靓,王学男.我国培育“时代新人”理念下的生涯教育反思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

注: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榜样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维五合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2021JGZ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再新,湖南龙山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丁雪怡,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