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证赛岗”四位一体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2024-01-26 22:09袁时雨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四位一体课程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物流专业“课证赛岗”四位一体融合的课程教学,通过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嵌入专业基础课程、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纳入专业核心课程、将专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融入专业方向性课程中开展基于项目式教学等策略,实现“课证赛岗”融合。

【关键词】“课证赛岗”四位一体 课程教学 物流专业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153-04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科学、完善、合理、适时适需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依托。课程体系往往决定所培养的学生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架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由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来引导,合理设置相应的体系构成要素(即课程),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动态、合理的排列组合。

高职物流专业需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对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是基石,物流职业证书是门槛,技能竞赛是试金石,岗位锻炼是熔炉,将这四者有机融合起来,并将其作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理念引导,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会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以下,笔者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学习阶段,基于“教、学、思、做、赛”一体的教学理念,探讨课程体系与“证、赛、岗”的融入策略。

一、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嵌入专业基础课程,实现“课证融合”

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在职业院校中全面启动“1+X”证书制度,即学生毕业除取得学历证书外,还应积极考取若干相應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职业资格考证作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需求,需要在课程体系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

现阶段高职院校多采用“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最后半年在企业中开展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但一些课程体系在构建时尚存在“大而全、多而广、泛而乱”的情况,如相关联的必修课课程之间衔接性不明显,难以对培养能力形成合力,一些课程内容重复甚至彼此矛盾。因此在构建“课证赛岗”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时,需要根据设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设计适合就业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开发专业课程。同时应明确以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准则,根据其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竞赛融入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中,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满足物流企业对学生能力的共需性需求,满足学生对职业迁移的需求。要实现课证融合,首先要选择适应考证需求的教材,或根据考证需要编撰校本教材。其次要有意识培养教师的“课证融合”意识,让教师有意识地将职业资格考证中涉及的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教学改革,构建适合“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探索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点。针对考证还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相关的专题培训,对课程中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如学院在第一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时即整合职业资格考证相关考试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后第二学年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需要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目标嵌入其中,将考证知识点对应到课程每个章节。以此打破原有学科结构上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局限,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设定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

又如物流基础课程的校本教材的编纂,教学团队在物流认知章节编排对应考证中的一些主要概念性知识点,并按照物流主要工作岗位需求分解其他各章节标准任务,包括仓库管理、库存作业、运输作业、配送作业、成本与绩效管理等,使学生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点的同时,相应的技能实操水平也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将考证中的理论和操作内容内化于心。

二、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纳入专业核心课程,实现“课赛融合”

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学生通过备赛、参赛,其专业能力通常可在短时间得到较大飞跃。而通过竞赛实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会拥有更强的目的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将技能竞赛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教学团队需要分析基于自身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来设计或参与哪些项目的技能竞赛。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或学校层面的技能竞赛让学生练手,其内容可以针对多门关联课程或具体某门课程甚至某个课程项目来设计。如在仓储课程中专以库内盘点作业开展盘点计划和实操项目的技能竞赛项目。另一方面,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派出学生参加与专业方向契合的由教育部门或行业主办的各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目前与物流专业相关的各类技能竞赛项目主要有供应链物流、智慧仓储、智能运输、国际货代、电商物流等各种类型的竞赛项目,教学团队可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的需要来分析和选择赛项。

为有效将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融合,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重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打破原本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明显界限,即要结合技能竞赛内容来重设课程之间的衔接顺序。同时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通过有效沟通和共同设计教学内容的方式,形成合力以满足技能竞赛需求。只有将课程有效组合并与技能竞赛项目高度匹配,才能更好地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如以“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技能竞赛项目为例,竞赛需要以物流基础、办公软件操作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竞赛内容则主要对应的是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专业核心课程,因此这几门课程需要有效衔接方能满足竞赛需要。该赛项的内容包括物流作业方案设计模块、物流作业方案实施模块、物流管理“1+X”职业能力测评模块、仓库布局设计与设备仿真搭建模块等四个部分,这些模块内容则可以具体对应分解到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具体每一个项目章节。

其中,“方案设计模块”对应课程中仓储配送作业中入库、在库、出库和配送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全面深入掌握仓储配送作业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各类作业的工作过程融入相应的竞赛内容,如在入库作业这一项目教学上,涉及了储位计划制订、货物验收、货物交接登账立卡、货物堆码上架等具体操作,而这些内容对应的就是竞赛中的入库操作部分。“作业方案实施模块”则是针对仓储与配送作业的实践操作,注重在操作过程的作业流程准确性和规范性,因此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将具体操作内容融入到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1+X职业能力测评模块”针对的则是该课程的一些主要理论知识和物流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需要在授课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具体项目中。“仓库布局设计与设备仿真搭建模块”主要解决的则是课程中仓储规划与布局设计项目,包括仓储总体的布局规划、库房内部平面布置、货位编码和设施设备选型和布置的教学难点,课程设计时要融入相关仓储规划流程、成本及合理性等竞赛内容。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往往跟专业核心课程存在紧密联系,将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能有效改进知识点孤立和被动传授的教学弊端。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纳入专业核心课程,将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因此进行“课赛融合”教学非常有必要,也是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的,“课赛融合”课程的设计需要专业教师重组课程资源,并设计好每个教学项目,对职业化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课赛融合”的教学价值。

三、将专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融入专业方向性课程,实现“课岗融合”

专业课程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提升职业能力、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证、赛、岗”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三级递进的课程是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职业教育类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物流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行业规范、操作技术技能等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能适应岗位的各项业务操作能力。因此,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需要针对不同的物流企业类型分析典型企业和典型工作岗位,依据其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开设更有就业针对性的专业方向性课程。这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上的一种“拔高”,是一个让学生从“知”到“会”再到“专”的过程。

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践密不可分,特别是专业方向性课程,需要将岗位实践内容切实融入课程当中,这样才能实现专业学习与就业实践的有效衔接。物流专业方向性课程设置本身就是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而定制开发的课程,教学要融入岗位需求,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再分方向、分模块实施项目化教学。因此,开设专业方向性课程首先需要充分调研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了解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如道路运输方向、仓储配送方向、国际物流方向、货代方向、物流信息化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方向的学生就业状况等,再针对不同的方向重新梳理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式并组织差异化的教学,做到“以岗设课、课内设岗”。

例如,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功能要素和主干业务,在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微血管”和“大动脉”的双重作用,在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各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往往根据其人才培养定位开设有相应的运输类方向性课程,如面向公路运输方向的典型企业和岗位类型开设的道路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因其课程定位明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以开展学生实际岗位上的仿真训练为主,教师辅以引导和评价。教学团队按照岗位设置和工作过程分别从运输计划、线路规划、运输调度、运输组织与实施、成本与绩效管理等内容让学生体验分组设岗和轮岗工作,真正让学生将专业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岗位实践中,并通过实操过程内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既增强交流、协作等能力,又提高了面对实际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专业的“课岗融合”。

再如快递运营管理实务课程,快递作为物流业内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近十年来实现了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开设了快递方向的课程快递运营管理实务,在其中“快递包装的选择”教学项目中,要让学生掌握快递包装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快递包装的方式、材料和步骤,可以按照商品种类,如文件书籍类、电子产品类、食品类、服装类、易碎品类等等进行分别实操训练,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什么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方法、包装技术、包装标识等,以达到注重实际应用和强化实践操作的目的。

四、基于项目式教学构建“课证赛岗”融合的课程

基于项目式的“课证赛岗”融合课程构建需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岗位需求、职业资格证书等多方面的相关要求,综合设置课程具体的每个教学项目。项目需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授课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课程的教学目标。该目标要覆盖岗位需求、职业资格考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知识点。授课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分解课程内容,并细化到具体的学习任务项目,然后根据每个项目设置教学情景案例,指导学生基于项目情境找到和提出问题,随后让学生自主开展信息资料分析研究,利用该学习项目所涉及的知识,通过设计或实操的方式来提出问题解决办法,最终展示和分析项目成果。其次,教学项目内容的制订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覆盖足够的基础知識和技能点,学生通过实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项目场景中的问题,提高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同时,项目教学应引入岗位实例,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案例、项目等纳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对工作过程或典型问题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这些项目之间应该设置一些难度梯度,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对应一门专业课程和若干门基础课程,所实施的项目对应真实的岗位(群)业务和作业,需要包含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同时该项目也可以以相应的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融“教、学、思、做、赛”于一体,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以一个完整的储配项目为依托,从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到具体储配业务,真实反应储配类物流企业的真实业务和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亦是职业技能考证的知识点,因此该项目也可以有效地融入当前“智慧物流仓储与配送设计方案实施”的技能竞赛项目,借助项目式教学实现“课岗证赛”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构建是继人才培养定位后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起到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课证赛岗”融合是打破原有课程、证书、竞赛和岗位相互分离的模式,破除四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藩篱,将职业技能“1+X”考证、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岗位实际需求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让四者有机衔接,通过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让课程之间不再相互孤立,最终实现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体系对应,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标,课程衔接与职业可迁移能力共同发展,对课程内容编排模块和学分配置做出科学评判要求,为内涵式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高效培养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邓涛.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课程体系建构逻辑的偏差与治理: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23(2).

[2]曹莉.“课岗证赛”融合式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创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5).

[3]部峪佼,刘希全,王晓歌.“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课证融通混合式教改研究[J].中国市场,2021(6).

[4]涂祥策.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

[5]马瑞.互联网金融视阈下“课岗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18(3).

作者简介:袁时雨(1980— ),湖南衡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教学。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四位一体课程教学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