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特点及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预后分析

2024-02-27 07:35裴贻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脉管淋巴间隙

裴贻芳 许 海

1.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科,湖北荆州 434000;2.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妇科,湖北武汉 430070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报道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4%,患者常出现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尿频、尿急、贫血等症状,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2]。目前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有所增高,临床上将≤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为年轻宫颈癌,其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均与其他年龄宫颈癌患者存在一定差异[3]。把握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对年轻宫颈癌的预防、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以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年龄>35岁以上早期宫颈癌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病理特点及治疗术式对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方面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荆州市沙市区妇幼保健院(本院)妇科收治的92例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年龄20~25岁,平均(23.04±1.17)岁。纳入标准:原发性宫颈癌;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4年提出的临床分期标准[5],评定为ⅠA1期伴淋巴脉管肿瘤累犯或切缘阳性、ⅠA2期及ⅠB1期患者;行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或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前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无盆腔或淋巴结转移;病例资料完整,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FIGO分期为ⅡA期以上以及ⅠB2期的患者;术中病理结果证实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另择同期本院收治的93例年龄>35岁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年龄36~58岁,平均(39.12±2.54)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其中HPV检测采用血浆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Ⅱ,HCⅡ)法,可一次检测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标本中HPV-DNA≥1.0 pg/ml定义为阳性。

统计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门诊、短信、电子邮箱、微信等方式,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结果包括无瘤生存、复发、死亡,记录随访过程中无瘤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其中宫颈癌的复发以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无瘤生存时间以患者接受手术当日到该对象诊断为复发或死亡的时间间隔,生存时间为患者接受手术当日到末次随访时间或该对象以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五年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特点分析

研究组患者鳞癌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直径、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间质浸润深度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特点分析[n(%)]

2.2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中78例被检出HPV感染阳性,对照组中58例被检出HPV阳性,两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HPV16+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HPV感染型别及感染率见表2。

2.3 影响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复发、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92例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接受持续随访,19例复发(2018年3月复发1例、6月2例、10月1例;2019年1月复发1例、4月1例、5月2例、9月1例、10月1例;2020年7月复发1例,11月1例;2021年3月复发1例、6月1例、8月2例;2022年10月复发1例、12月2例),复发率为20.65%;生存时间为32~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入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84.78%(85/92)。单因素分析示,肿瘤直径、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情况及间质浸润深度是患者复发率及五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 0.05)。见表3。

表3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复发、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n(%)]

2.4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术后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间质浸润深度≥1/2是早期年轻宫颈癌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见表4~5。

表4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COX多因素分析

表5 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宫颈癌筛查工作的进展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被检出。分析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对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评估均有重要临床意义[6-7]。

本研究以年龄>35岁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鳞癌比例较低,而HPV阳性率较高。目前已有诸多研究报道了宫颈癌病理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姜昊等[8]对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证实年龄≤35岁的患者腺癌比例(12.2%)显著高于36~49岁(7.4%)及50岁以上(9.7%)患者。目前关于年轻宫颈癌患者腺癌比例更高的原因尚不明确,既往有研究认为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使用相关,也有研究认为鳞癌发病率与吸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可能为不同年龄患者病理类型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9-10]。HPV是宫颈癌的重要诱因,HPV感染与性行为有关,最常见于年轻及性生活较为活跃的人群[10-11]。本研究中年轻宫颈癌患者具有更高的HPV阳性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年轻妇女性生活频繁,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致敏,极易出现HPV感染,而持续性HPV感染者,可发展成细胞学形态异常进而发生恶变。本研究中13种高危HPV检测结果检测显示HPV16为主要的感染型别,与既往研究一致[12-13]。鉴于此,定期进行宫颈HPV检查,警惕宫颈细胞癌变倾向是及时发现、预防及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早期宫颈癌患者肿瘤侵袭程度不高,因此临床上常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进行病灶的切除,目前研究报道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早期宫颈癌患者可治愈或长期生存[14-15]。本研究92例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19例复发,复发率为20.65%;生存时间为32~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入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84.78%(85/92)。本研究进一步对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间质浸润深度≥1/2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尉洋等[16]研究结果一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间质浸润深度均为反映肿瘤侵袭性及转移性的重要参考,既往研究认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有较强的相关性[17-18],淋巴回流的途径由毛细淋巴管汇集到淋巴管,再经区域淋巴结汇集到淋巴导管;而肿瘤浸润深度也与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浸润间质越深,周围受侵犯的组织越多,越容易出现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本研究中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不良的风险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阴性患者的3.511、2.614倍;而间质浸润深度≥1/2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不良风险为间质浸润深度<1/2患者的2.751及2.252倍。除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间质浸润深度,本研究还证实肿瘤直径是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肿瘤直径越大也能预示病灶周围受侵犯的组织较多,但肿瘤直径并未被纳入多因素分析方程,提示肿瘤直径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而非独立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小、随访时间较短等限制,其对宫颈癌术后更远期复发、生存情况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扩大样本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具有鳞癌比例低、HPV感染率高等特点,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生存,但仍应注意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结局的影响。

猜你喜欢
脉管淋巴间隙
间隙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紧流形上的SchrÖdinger算子的谱间隙估计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浅谈保护间隙的利弊与应用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