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内驱力拒绝打和骂

2024-03-13 09:10温慧兰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荣誉感高光内驱力

□温慧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孩子学习积极性差、主动性低是一个大问题,这种类型的孩子一旦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消极情绪。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般采取打骂、惩罚等教育方式,结果孩子的表现更为消极,甚至产生了焦虑、抗拒等情绪。要知道,家长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但不能大事小情都细心安排、严格约束,孩子终归会有“自由翱翔”的一天,如果不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那么在脱离父母管教后,孩子很容易放任自流。

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其实,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想将孩子托举向更高更远的天空,但仅仅依靠外力难以长久,如果孩子没有生长出能够飞翔的翅膀,即使父母托举得再高,也终有坠落的一天。漫漫学习路,靠的是主动,更是自觉,想要让孩子懂得自我管理,一味地打骂没有用,家长应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上。

减少“打击式”教育让孩子体会学习的“高光时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认为,只有严格要求,孩子的成绩才能有效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很多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家长而言,他们自身在学业方面很优秀,因此对孩子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从教生涯中我发现,越是高要求的家长越容易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采用“打击式”教育,很多家长在打击孩子的时候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贬低的话语经常脱口而出。“打击式”教育不仅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打击了内驱力的形成,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柏林(化名)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父母都是985学校毕业,两口子对柏林寄予了厚望。然而,柏林的表现却让父母非常失望。柏林的妈妈告诉我,他们家几乎每周都会因作业问题上演“亲子大战”,即使是最简单的抄写生字生词的作业,柏林也会和父母大吵一架。原来,在抄写生字词时,柏林的妈妈认为孩子书写的速度慢,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走进柏林的房间进行监督,伴随而来的还有妈妈的指责:“你这写得歪七扭八的,根本就不像字!”“写作业应该是你这个状态吗?”“学习好的孩子哪个跟你一样不认真?”如此刺耳的批评让柏林感到委屈,他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跟妈妈抗争,只要妈妈在旁边,柏林就拒绝动笔,妈妈离开后他才含着泪完成作业。我找到柏林谈心,他这么跟我说:“我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不写要被骂,写了也要被骂,我真的被他们逼得崩溃了。”

其实,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柏林并不是懒惰或厌学,实际上他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任务,可妈妈一味地打击、纠错,让他产生了抗拒情绪。作为成年人,如果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收获的负面评价一直多于正面反馈,也会产生消极情绪,更何况是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孩子。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觉主动学习,家长要尽可能避免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谷底时刻”,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些“高光时刻”。

内驱力的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所要做的是不打扰、不施压,让他们沉浸在专注状态中享受纯粹的学习过程,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唤醒学习内驱力,让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在学习之路上,并不是处处都是“高光时刻”,这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创造“高光时刻”。例如:孩子写作业非常专注高效,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作文中有了精妙的语句,家长可以发朋友圈进行“宣传”;孩子考试成绩有了提高,可以在家举行“颁奖仪式”,为孩子颁发“学习小能手”奖状。这种精神上的奖励远比物质上的奖励更为有效,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积极反馈,真正领悟到学习的魅力与价值,从而提高内驱力。

培养内驱力先强化孩子的“荣誉感”

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内驱力跟荣誉感是牢牢挂钩、紧密联系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很在乎荣誉,无论是作业本上的优秀、试卷上的满分,还是墙上的“小红花”,他们都愿意通过努力与坚持获得认可。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动力、有目标、有效率,家长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强化孩子的“荣誉感”。

博文(化名)最怵头写作文,每周的周记他不拖到周日晚上是不会动笔的,即使开始动笔,也是哀叹连连,能拖延就拖延。博文的妈妈为此非常着急,督促法、奖励法都用了,可效果并不理想。博文自己也说:“我就是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可是,一次机缘巧合却让博文对作文“由恨变爱”。《流浪地球2》上映时,博文的父母带他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于是博文就将自己的观后感写成了文字,并且朗读给父母听。博文的父母很惊讶,没想到原本讨厌写作文的儿子还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观后感,于是鼓励他将读后感发到朋友圈中。没想到,博文的文章引发了很多同学、老师的共鸣,大家纷纷给他评论点赞,看着手机上持续增长的点赞量,博文激动地对父母说:“我的朋友圈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关注、点赞!”从那之后,博文突然变了。他开始频频动笔,在没有家长逼迫的情况下主动写起了作文。从害怕写作到爱上写作,博文所经历的只是一个“荣耀时刻”。

如何才能培养出学习自觉的孩子呢?家长想要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驱动力,要重视孩子的荣誉感,并用这种强烈的情绪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只要是人,就渴望被关注、希望被认同。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工厂里的女工发现自己“被关注”时,工作会更加努力,因为她希望通过行动更好地证明自己。由此可见,“被关注”的荣誉感在提高孩子的内驱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与归属感,如将孩子的奖状张贴在显眼的地方、记录孩子在学习路上的点滴进步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会激发孩子的荣誉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内驱力得到真正觉醒。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是如何为孩子创造“我能行”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意识到:我拥有把控自己的能力,我也有能力将自己变得更好。可以说,内驱力是一种精神崛起,更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荣誉感高光内驱力
见证彼此高光
培养内驱力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想做联名爆款?超级飞侠、熊出没、奥特曼等“高光”IP等你来聊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农民文学奖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